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其具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空冷器、蒸发预冷器以及风机,空冷器由翅片管换热器构成,蒸发预冷器至少有一个,蒸发预冷器包括蒸发组件、上水管路、水箱以及给水泵,上水管路固定连接在蒸发组件上且上水管路的输入端通过给水泵与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化工工艺中的空冷器在夏季高温时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Evaporation precooling device for large air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夏季高温时节,应用于大型设备中的空冷器由于外界气温太高而冷却效果不佳,导致后续过程中应用的冷却空气达不到生产要求,严重影响了后续工艺中物料的加工。对此技术人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在换热过程中,热量传递的计算公式为:Q=K·A·△t,其中,Q为总的传热量,K为总的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t为流经空冷器冷介质与热介质的温差,从公式中可以看出Q与K、A和△t成正比,增大K、A和△t任意一个参量均能增大总的换热量Q的值,但是K与污垢热阻、材料热阻以及间隙热阻等换热设备本身的属性有关,A与换热设备的换热面积有关,这两个参量受限于换热设备的成本以及换热空间的体积大小,很难通过它们的改变实现较大程度地增大总的传热量的目的,因此,技术人员就设法通过增大△t来增大总的传热量。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大△t来增大总的传热量的办法是在空冷器前端设置蒸发预冷装置,但是现有的蒸发预冷装置大都是小型的,其冷却空气量有限,不适合应用于化工生产时对冷空气需求量较大的工艺设备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大型空冷器在夏季高温时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空冷器以及蒸发预冷器,所述蒸发预冷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蒸发组件以及风机。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预冷器至少有一个且多个蒸发预冷器平铺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单元、上水管路、水箱以及给水泵,所述蒸发单元、上水管路、水箱以及给水泵均设置在风机上方,所述蒸发单元包括蜂窝状纸芯以及淋水管,所述淋水管的管壁固定在蜂窝状纸芯的上方且在淋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淋水孔,所述上水管路固定连接在蜂窝状纸芯上,所述上水管路的出口端与淋水管连通,所述水箱通过给水泵与上水管路的进口端连通。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单元至少有一个且多个蒸发单元首尾依次相接。进一步限定,所述淋水孔的孔径取值范围为8~12㎜。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单元包括首尾依次相接的第一蒸发单元、第二蒸发单元、第三蒸发单元以及第四蒸发单元。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单元的蜂窝状纸芯上设置有巡检门。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预冷器还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设置在蒸发组件下方的接水槽以及连接接水槽与水箱的管路。进一步限定,所述蒸发预冷器还包括补水泵,所述补水泵与水箱连通。进一步限定,所述风机为百叶窗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空冷器以及蒸发预冷器,所述蒸发预冷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蒸发组件以及风机,这样从风机出来的空气先经过蒸发预冷器进行预冷,之后再进入空冷器,增大了进入空冷器的热介质(空气)与冷介质的换热温差,增强了换热效果;蒸发单元由蜂窝状纸芯以及淋水管构成,淋水管的管壁固定在蜂窝状纸芯的上方,所述淋水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淋水孔,用于降温的水从淋水孔出来覆在蜂窝状纸芯内部形成水膜,空气流经水膜降温,从而使水蒸发,同时淋水孔的孔径为5~8㎜,孔径较大,不易发生堵塞。2、蒸发预冷器包括回水管路,回水管路由设置在蜂窝状纸芯下方的接水槽以及连接接水槽与水箱的管路组成,没有蒸发的水沿着蜂窝状纸芯流至接水槽,之后通过管路流入水箱进行重复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蒸发预冷器还包括补水泵,所述补水泵与水箱连通,用于给水箱补水。3、蒸发单元包括有蜂窝状纸芯,蜂窝状纸芯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并且溶解空气中的部分酸碱成分,达到过滤空气的目的;同时蜂窝状结构能够吸收部分噪音,起到降噪的效果。4、在蒸发预冷器的下方安装百叶窗风机,在蒸发预冷器维修或者停用期间可以打开百叶窗风机上的百叶窗,减少流入空冷器中空气的风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有蒸发预冷器空冷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蒸发预冷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蒸发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1-空冷器,2-上水管路,3-水箱,4-蜂窝状纸芯,5-淋水管,6-巡检门,7-回水管路,8-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空冷器1、蒸发预冷器,空冷器1由翅片管换热器构成;蒸发预冷器至少有一个且多个蒸发预冷器平铺在同一水平面上,蒸发预冷器自上而下包括蒸发组件以及风机8,蒸发组件上设置有蒸发单元、上水管路2、水箱3以及给水泵,蒸发单元至少有一个且多个蒸发单元首尾依次相连,参见图3,蒸发组件上设有蒸发单元,在蒸发单元上设置有蜂窝状纸芯4和淋水管5,给水泵的入口端与水箱3的出口端连接,出口端与上水管路2的入口端连接,上水管路2的出口端与淋水管5的入口端连接,淋水管的另外一端用端盖密封,淋水管5的管壁固定连接在蜂窝状纸芯4的上方且在淋水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淋水孔。在上述蜂窝状纸芯4的下方设置有由接水槽以及连接接水槽与水箱的管路组成的回水管路7;上述水箱3上还连接有补水泵,用于给水箱3进行补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蒸发预冷器下方安装的风机为百叶窗风机,参见图2,蒸发预冷器有4个,淋水管5的孔径为5㎜,蒸发组件上有4个蒸发单元,在蒸发单元的蜂窝状纸芯4上设有巡检门6,4个蒸发单元分别为第一蒸发单元、第二蒸发单元、第三蒸发单元以及第四蒸发单元,第一蒸发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蒸发单元的第一端,第二蒸发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蒸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蒸发单元的第二端与第四蒸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蒸发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蒸发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共同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蒸发组件。在工作时,从百叶窗风机出来的空气进入蒸发单元,经水箱3出来的水经给水泵加压后从上水管路2进入淋水管5,通过淋水管5上的淋水孔淋落到蜂窝状纸芯4上,在蜂窝状纸芯4上形成水膜,水膜吸收从风机8吹出来的空气的热量蒸发,从而使空气降温,降温后的空气向上流动进入空冷器1继续降温;没有蒸发掉的水沿着蜂窝状纸芯4掉落到蜂窝状纸芯4下方的接水槽,接水槽中的水顺着管路回流到水箱3中进行循环利用;水箱3中的水量不足时,可以通过补水泵给其补水;当蒸发预冷器进行检修或停机时,百叶窗风机上的百叶窗完全打开,可以降低直接进入空冷器1空气的风阻。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蒸发预冷器下方安装的风机为普通风机,蒸发预冷器有8个,淋水管5的孔径为8㎜,蒸发组件上有6个蒸发单元,在蒸发单元的蜂窝状纸芯4上设有巡检门6,6个蒸发单元分别为第一蒸发单元、第二蒸发单元、第三蒸发单元、第四蒸发单元、第五蒸发单元以及第六蒸发单元,第一蒸发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蒸发单元的第一端,第二蒸发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蒸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蒸发单元的第二端与第四蒸发单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空冷器(1)以及蒸发预冷器,所述蒸发预冷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蒸发组件以及风机(8);/n所述蒸发预冷器至少有一个且多个蒸发预冷器平铺在同一水平面上;/n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单元、上水管路(2)、水箱(3)以及给水泵,所述蒸发单元、上水管路(2)、水箱(3)以及给水泵均设置在风机(8)上方,所述蒸发单元包括蜂窝状纸芯(4)以及淋水管(5),所述淋水管(5)的管壁固定在蜂窝状纸芯(4)的上方且在淋水管(5)的管壁上开设有淋水孔,所述上水管路(2)固定连接在蜂窝状纸芯(4)上,所述上水管路(2)的出口端与淋水管(5)连通,所述水箱(3)通过给水泵与上水管路(2)的进口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空冷器(1)以及蒸发预冷器,所述蒸发预冷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蒸发组件以及风机(8);
所述蒸发预冷器至少有一个且多个蒸发预冷器平铺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单元、上水管路(2)、水箱(3)以及给水泵,所述蒸发单元、上水管路(2)、水箱(3)以及给水泵均设置在风机(8)上方,所述蒸发单元包括蜂窝状纸芯(4)以及淋水管(5),所述淋水管(5)的管壁固定在蜂窝状纸芯(4)的上方且在淋水管(5)的管壁上开设有淋水孔,所述上水管路(2)固定连接在蜂窝状纸芯(4)上,所述上水管路(2)的出口端与淋水管(5)连通,所述水箱(3)通过给水泵与上水管路(2)的进口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空冷器的蒸发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单元至少有一个且多个蒸发单元首尾依次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空冷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兰,王桂斌,席旺才,鲁辉,薛小东,王志强,孙占买,李锦,韩连鹏,
申请(专利权)人: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