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3414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主要包括预热和冷却两方面应用方向;预热工序和冷却工序主要包括三步:第一步,将室外空气收集到所述的被动式建筑中的进风管道,进行过滤处理;第二步,将处理过的空气送入被动式建筑内部深埋于地下的通风管道,利用地层深处与空气温差进行预热或冷却处理;第三步,将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分布在被动式建筑内部的送风管道,在所述送风管道内部设置有热水加热盘管或直接蒸发冷却器,对空气进行再次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供浅层地热应用技术,不仅实现了房间换气,也调节了新风的温度,节约了能耗,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成本低,耗能量低,应用广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
技术介绍
新疆属于严寒寒冷地区,其冬季供暖期长达6个月(10月10日至4月10日),而夏季供冷期仅2个月。就严寒地区常规建筑而言,其冬季供暖能耗(含新风能耗)是夏季供冷能耗的7倍之多,且冬季新风能耗占总供暖能耗的60%。被动式建筑又称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或被动房,是目前唯一获得官方与民间广泛公认的最先进建筑节能模式,其严格的保温及气密性要求,大幅度降低了建筑外围护结构及门窗系统的传热系数,同时采用零热桥、高性能热回收技术,使得建筑的年供暖需求不大于15kWh/(㎡·a),是常规建筑年供暖需求的1/4。但是目前结合各地独特的干热气候,主要依靠机械制热或冷却的方式来对建筑物内送风温度进行调整,甚至是继续利用空调及供暖能耗等方式,增加能源消耗,与现在提倡的降低建筑能耗,鼓励绿色建筑的理念相违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被动式建筑物内供热耗能大的问题,在不采用机械制热或制冷的情况下,依靠地道通风、新风热回收及直接蒸发冷却等技术便可满足建筑物冬夏季室内25℃的要求,实现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包括预热和冷却两方面应用方向;所述的预热工序主要包括:第一步,将室外冷空气收集到所述的被动式建筑中的进风管道,进行过滤处理;第二步,将处理过的冷空气送入被动式建筑内部深埋于地下的通风管道,利用地层深处与冷空气温差进行预热处理;第三步,将初步预热的冷空气送入分布在被动式建筑内部的送风管道,在所述送风管道内部设置有热水加热盘管,对冷空气进行二次预热。所述的冷却工序主要包括:第一步,将室外热空气收集到所述的被动式建筑中的进风管道,进行过滤处理;第二步,将处理过的冷空气送入被动式建筑内部深埋于地下的通风管道,利用地层深处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式建筑的浅层地热应用技术包括预热和冷却两方面应用方向;所述的预热工序主要包括:第一步,将室外冷空气收集到所述的被动式建筑中的进风管道,进行过滤处理;第二步,将处理过的冷空气送入被动式建筑内部深埋于地下的通风管道,利用地层深处与冷空气温差进行预热处理;第三步,将初步预热的冷空气送入分布在被动式建筑内部的送风管道,在所述送风管道内部设置有热水加热盘管,对冷空气进行二次预热。所述的冷却工序主要包括:第一步,将室外热空气收集到所述的被动式建筑中的进风管道,进行过滤处理;第二步,将处理过的冷空气送入被动式建筑内部深埋于地下的通风管道,利用地层深处与热空气温差进行冷却处理;第三步,将初步冷却的热空气送入分布在被动式建筑内部的送风管道,在所述送风管道内部设置有直接蒸发冷却器,对热空气进行二次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曾婷婷刘鸣王绍瑞彭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