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蓄热式被动太阳房,属于太阳能利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蒸蒸日上,建筑用电量及其能耗也迅猛增长。建筑耗能大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30%,在不久的将来,将占30%~40%,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在我国总能耗中,清洁能源仅占一小部分。与煤、石油、铀等矿物燃料相比,太阳能具有普遍、清洁、长久和量大四大优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建立特朗勃集热墙的被动式太阳就是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发展太阳房建筑对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有限的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太阳房建筑,简单地说就是能够直接吸收和利用太阳能的建筑。被动式而太阳房建筑,就是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恰当选择,使其在冬季能集取、蓄存和分配太阳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建筑物的采暖要求,而在夏季又能遮蔽太阳辐射和散逸室内热量,使之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目前的被动太阳房的太阳能利用率较低,对蓄热能力和效率也较低,在冬季仍然需要设置煤电等供暖设备,影响建筑能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颖的太阳能蓄热式被动太阳房,提高蓄热效果和能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蓄热式被动太阳房,其包括房顶、太阳能热水器、玻璃封板、被动通风换热墙体、保温板、混凝土后墙、房顶取暖组件和地下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顶的阳面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与所述的房顶取暖组件连通,所述的玻璃封板封闭设置在被动太阳房的阳面,所述的玻璃封板的内侧设置有被动通风换热墙体,所述的玻璃封板与被动通风换热墙体之间设置有20‑120cm宽度的空腔,所述的被动通风换热墙体的上部设置有上通风组件,所述的被动通风换热墙体的上部设置有下通风组件,所述的上通风组件使得气流从空腔流向室内,所述的下通风组件使得气流从室内流向空腔,该被动太阳房的背面为混凝土后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蓄热式被动太阳房,其包括房顶、太阳能热水器、玻璃封板、被动通风换热墙体、保温板、混凝土后墙、房顶取暖组件和地下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房顶的阳面设置有太阳能热水器,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与所述的房顶取暖组件连通,所述的玻璃封板封闭设置在被动太阳房的阳面,所述的玻璃封板的内侧设置有被动通风换热墙体,所述的玻璃封板与被动通风换热墙体之间设置有20-120cm宽度的空腔,所述的被动通风换热墙体的上部设置有上通风组件,所述的被动通风换热墙体的上部设置有下通风组件,所述的上通风组件使得气流从空腔流向室内,所述的下通风组件使得气流从室内流向空腔,该被动太阳房的背面为混凝土后墙,且混凝土后墙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蓄热式被动太阳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通风换热墙体包括支撑钢板、相变材料蓄热箱、外蜂窝结构传热层和内蜂窝结构传热层,其中,所述的支撑钢板作为支撑墙体主架结构,所述的支撑钢板的上端设置与与之垂直的支撑顶板,所述的支撑顶板朝向被动房外部设置,所述的支撑钢板与所述的支撑顶板之间为一体结构设置,且所述的玻璃封板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的支撑顶板上,所述的支撑钢板的内壁上粘贴固定设置有内蜂窝结构传热层,所述的支撑钢板的外壁上粘贴固定设置有外蜂窝结构传热层,所述的外蜂窝结构传热层的外部固定设置有相变材料蓄热箱,且所述的相变材料蓄热箱与所述的外蜂窝结构传热层接触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以便将热量传递给所述的外蜂窝结构传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坚,高钰琛,李思佳,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