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华专利>正文

双回层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20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回层热风炉,属于空气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主体结构包括炉体,炉体下部分别设置燃烧室、冷风进口、热风出口、排烟口、炉门,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外侧及上部炉体的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内换热层、外换热层及炉体外壁,分别构成热风道、烟道、冷风道,炉体顶部设置顶换热层及相应的进风口,冷风道与热风道相通,顶换热层与中心换热层的夹层与烟道相通,顶换热层外侧顶部与热风道相通。该热风炉,结构简单、体积小,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由于炉体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内换热层、外换热层结构,且在炉体顶部设置顶换热层,显著提高热风炉的热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可广泛应用于茶叶、食品、木材、等物品的加热、烘干、防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热交换装置
,具体为双回层热风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筒式热风炉的结构主要由燃烧室、烟管道、风管道、进风口、热风出口、排烟口等结构组成,空气经过风管道沿着烟管道、炉膛外壁受热后,达到所需温度,由热风出口排出。然而,这种热风炉普遍存在着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内部烟道易堵灰、使用寿命低以及燃料产生的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热利用率高的热风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主体结构包括炉体,炉体下部分别设置燃烧室、冷风进口、热风出口、排烟口、炉门,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外侧及上部炉体的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内换热层、外换热层及炉体外壁,分别构成热风道、烟道、冷风道,炉体顶部设置顶换热层及相应的进风口,冷风道与热风道相通,顶换热层与中心换热层的夹层与烟道相通,顶换热层外侧顶部与热风道相通。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顶换热层上设置导流片。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中心换热层上设置导流片。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顶换热层为深凹形结构。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烟道内配合设置除尘装置。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下部设置底座,底座上对应烟道下部设置烟尘沉降室及相应的出尘口、排烟口,底座上对应燃烧室下部设置出灰口。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炉体下部设置底座,炉体与底座之间设置与冷风道相通的冷风进口。上述热风炉,结构简单、体积小,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由于炉体的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内换热层、外换热层的结构,且在炉体顶部设置顶换热层,显著提高热风炉的热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可广泛应用于茶叶、食品、木材、等物品的加热、烘干、防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炉体17下部分别设置燃烧室6、冷风进口4、热风出口5、排烟口1、炉门2,燃烧室6外侧及上部炉体15的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9、内换热层12、外换热层11及炉体外壁18,分别构成热风道10、烟道8、冷风道7,炉体17顶部设置深凹形结构的顶换热层16及相应连通可调的进风口15,顶换热层16外侧顶部与热风道10相通。本实施例的炉体17下部设置底座20,炉体17与底座20之间设置与冷风道7相通的冷风进口4,底座20上对应烟道8下部设置烟尘沉降室3及相应的出尘口21、排烟口1,底座20上对应燃烧室6下部设置出灰口19,使得其排烟、出尘、出灰更加方便。冷风进口4与冷风道7、热风道10、热风出口5相连通,顶换热层16与中心换热层9的夹层与烟道8上端相通,下端通过烟尘沉降室3与排烟口1连接。中心换热层9、顶换热层16上靠空气一侧壁上设置导流片13。导流片13强化了传热效果,增大了传热面积,相对减小设备的体积,节省了制造成本,并且还起到空气导流作用,达到节能效果。烟道8内配合设置除尘装置14,该除尘装置14为两个对称的除尘半圆环,每个除尘半圆环上设置垂直连接的拉杆。除尘装置14能够在热风炉运行或停运的任何时段,对其进行及时除灰,防止烟道8堵塞,增强热交换效率,降低热风炉的烟道阻力和排尘浓度,进一步达到了节能和环保的效果,且延长热风炉的使用寿命。冷风主要从冷风进口4进入热风炉,经过冷风道7、热风道10,由外换热层11、内换热层12、中心换热层9吸收热量后,从热风出口5离开热风炉。另外,从可调的进风口15进入热风炉的部分冷风,经过顶换热层16预热后进入热风道10。通过在燃烧室6的正顶部设置的顶换热层16,可以及时并充分地吸收燃料燃烧烟气的辐射热,由于辐射传热面积比对流传热面积相对减少,缩小了整个热风炉的体积,也就节约了热风炉制造成本。而且顶换热层16的设置还使得烟气中的尘粒受到撞击而掉落,达到初步除尘效果。通过调节进风口15的风量,可以来调节控制热空气的温度,并提高热交换的效率。权利要求1.双回层热风炉,主体结构包括炉体(17),炉体(17)下部分别设置燃烧室(6)、冷风进口(4)、热风出口(5)、排烟口(1)、炉门(2),其特征在于燃烧室(6)外侧及上部炉体(15)的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9)、内换热层(12)、外换热层(11)及炉体外壁(18),分别构成热风道(10)、烟道(8)、冷风道(7),炉体(17)顶部设置顶换热层(16)及相应的进风口(15),冷风道(7)与热风道(10)相通,顶换热层(16)与中心换热层(9)的夹层与烟道(8)相通,顶换热层(16)外侧顶部与热风道(10)相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顶换热层(16)上设置导流片(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中心换热层(9)上设置导流片(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顶换热层(16)为深凹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烟道(8)内配合设置除尘装置(1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炉体(17)下部设置底座(20),底座(20)上对应烟道(8)下部设置烟尘沉降室(3)及相应的出尘口(21)、排烟口(1),底座(20)上对应燃烧室(6)下部设置出灰口(1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回层热风炉,其特征在于炉体(17)下部设置底座(20),炉体(17)与底座(20)之间设置与冷风道(7)相通的冷风进口(4)。专利摘要双回层热风炉,属于空气热交换装置
主体结构包括炉体,炉体下部分别设置燃烧室、冷风进口、热风出口、排烟口、炉门,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外侧及上部炉体的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内换热层、外换热层及炉体外壁,分别构成热风道、烟道、冷风道,炉体顶部设置顶换热层及相应的进风口,冷风道与热风道相通,顶换热层与中心换热层的夹层与烟道相通,顶换热层外侧顶部与热风道相通。该热风炉,结构简单、体积小,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由于炉体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内换热层、外换热层结构,且在炉体顶部设置顶换热层,显著提高热风炉的热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可广泛应用于茶叶、食品、木材、等物品的加热、烘干、防潮。文档编号F24H3/00GK2826282SQ200520013928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建华 申请人:李建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回层热风炉,主体结构包括炉体(17),炉体(17)下部分别设置燃烧室(6)、冷风进口(4)、热风出口(5)、排烟口(1)、炉门(2),其特征在于燃烧室(6)外侧及上部炉体(15)的换热壁由内至外设置中心换热层(9)、内换热层(12)、外换热层(11)及炉体外壁(18),分别构成热风道(10)、烟道(8)、冷风道(7),炉体(17)顶部设置顶换热层(16)及相应的进风口(15),冷风道(7)与热风道(10)相通,顶换热层(16)与中心换热层(9)的夹层与烟道(8)相通,顶换热层(16)外侧顶部与热风道(10)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