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俊专利>正文

一种型煤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05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型煤锅炉,它的外层为水套结构,内部分隔成4~30个下烟室及上烟室、横烟筒,各烟室之间空隙为水室结构。本锅炉的结构使得燃烧时炉内水循环较快、热效率高,其节能效果明显。本锅炉属于型煤专用锅炉。(*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型煤锅炉,包括烟室、水套、燃烧室、炉门、出烟口等结构。带有水套、烟室结构的锅炉已有多种专利申请,如中国专利992059755、992141885,这些锅炉的结构各异、功能基本相同,但是热效率和燃烧速度还不够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煤锅炉,这种锅炉的烟室分隔成几部分并和水室互相交错,燃烧起来速度快、热效率高。本用新型的目的是由如下结构实现的炉体外层为水套1,炉体内分隔成4~30个下烟室2,每个下烟室2下方对应有2个分隔的燃烧室3,而上方由烟管4与上烟室5相连通,上烟室5又由烟管4与炉体上方的横烟筒6相连通,横烟筒6的上方设出烟口7,各烟室之间的空隙为与水套1相连通的水室结构8。本技术还可由如下结构来实现每个下烟室2内都穿过一组水管9,水管9两端与水室结构8、水套1相连通。水套1上设有1~2个通气口10。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上、下烟室5、2的四周都为水套1、水室结构8,每个下烟室2内还穿有一组水管9,所以本锅炉在燃烧时热水循环很快,热效率也很高。本锅炉属于以型煤为燃料的节能型产品。以下结合附图举一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锅炉主视半剖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的B-B半剖图如图1、图3所示,炉体外层为水套1,炉体内分隔成8个下烟室2。如图2所示,每个下烟室2下方对应有2个分隔的燃烧室3,而上方由烟管4与上烟室5相连通,上烟室5又由烟管4与炉体上方的横烟筒6相连通,横烟筒6的上方设出烟口7,各烟室之间的空隙为与水套1相连通的水室结构8。如图1、图2所示,每个下烟室2内都穿过一组水管9,水管9两端与水室结构8、水套1相连通。水套1上设有1个通气口10。权利要求1.一种型煤锅炉,包括烟室、水套、燃烧室、炉门、出烟口等结构,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层为水套,炉体内分隔成4~30个下烟室,每个下烟室下方对应有2个分隔的燃烧室,而上方由烟管与上烟室相连通,上烟室又由烟管与炉体上方的横烟筒相连通,横烟筒的上方设出烟口,各烟室之间的空隙为与水套相连通的水室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每个下烟室内都穿过一组水管,水管两端与水室、水套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水套上设有1~2个通气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型煤锅炉,它的外层为水套结构,内部分隔成4~30个下烟室及上烟室、横烟筒,各烟室之间空隙为水室结构。本锅炉的结构使得燃烧时炉内水循环较快、热效率高,其节能效果明显。本锅炉属于型煤专用锅炉。文档编号F24H9/18GK2430650SQ00243570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俊 申请人:王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煤锅炉,包括烟室、水套、燃烧室、炉门、出烟口等结构,其特征在于炉体外层为水套,炉体内分隔成4~30个下烟室,每个下烟室下方对应有2个分隔的燃烧室,而上方由烟管与上烟室相连通,上烟室又由烟管与炉体上方的横烟筒相连通,横烟筒的上方设出烟口,各烟室之间的空隙为与水套相连通的水室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