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细粉体变径变距螺旋给料及微负压脱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细粉体包装给料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超细粉体变径变距螺旋给料及微负压脱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的超细粉体包装给料多采用多工位脱气,且人工参与较多,给料效率,脱气效果差,且螺旋给料精度也不高,还给作业工人带来安全隐患,这将不利于超细粉体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包装及配料。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脱气效果好、给料精度高、人体危害小、结构简单以及维修方便,解决传统超细粉体给料脱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超细粉体变径变距螺旋给料及微负压脱气装置,本专利技术节省人力、脱气效率高,减少粉尘飞扬的污染,操作简便,方便维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超细粉体变径变距螺旋给料及微负压脱气装置,包括电机支架、驱动减速电机、输送料筒、料仓、螺旋输送轴和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驱动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上,驱动减速电机、输送料筒和螺旋输送轴的中心线重 ...
【技术保护点】
1.超细粉体变径变距螺旋给料及微负压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支架、驱动减速电机、输送料筒、料仓、螺旋输送轴和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驱动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上,驱动减速电机、输送料筒和螺旋输送轴的中心线重合且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输送壳体的左端外圆下部和右端外圆下部均设有固定支撑架,输送壳体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端盖,输送料筒为左粗右细的圆台筒,螺旋输送轴设置在输送料筒内,螺旋输送轴的外圆周各处直径均相等且小于输送料筒的最小内径,螺旋输送轴的左端同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螺旋输送轴的右端同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左侧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超细粉体变径变距螺旋给料及微负压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支架、驱动减速电机、输送料筒、料仓、螺旋输送轴和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驱动减速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上,驱动减速电机、输送料筒和螺旋输送轴的中心线重合且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输送壳体的左端外圆下部和右端外圆下部均设有固定支撑架,输送壳体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端盖,输送料筒为左粗右细的圆台筒,螺旋输送轴设置在输送料筒内,螺旋输送轴的外圆周各处直径均相等且小于输送料筒的最小内径,螺旋输送轴的左端同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螺旋输送轴的右端同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左侧的轴承端盖上,第一传动轴的左端穿过左侧的轴承端盖,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右侧的轴承端盖上,第二传动轴的右端穿过右侧的轴承端盖,驱动减速电机的右侧动力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的左端传动连接,料仓的顶部敞口,料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输送料筒的左侧部上侧并与输送料筒的内部连通,输送料筒的右侧部下侧设有出料口,螺旋输送轴的左侧部位于料仓的底部的正下方,螺旋输送轴的右侧部位于出料口的正上方,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固定安装在螺旋输送轴的外圆周上,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沿螺旋输送轴的中心线螺旋布置,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自螺旋输送轴的左端延伸至出料口的上方,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的外径和螺距均自左向右逐渐减小,变径变距螺旋输送叶片的外圆与输送料筒的内圆之间的距离自左向右保持恒定,输送料筒的上侧设有位于料仓和右侧端盖之间的抽气壳体,抽气壳体为左粗右细且底部敞口的半圆台筒结构,抽气壳体的轴线与输送料筒的中心线重合,抽气壳体的内圆直径大于输送料筒的外径,抽气壳体的内圆周和输送料筒的上侧外圆周之间形成负压腔,输送料筒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与负压腔连通的粉气分离孔,抽气壳体上设有恒压阀口和抽气口,恒压阀口和抽气口的内端均与负压腔连通,恒压阀口上安装有恒压阀,抽气口连接有微负压风机。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长璞,李永祥,徐雪萌,张军顺,王震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