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包括顶棚(100)和连接在所述顶棚(100)前方的风挡玻璃(200),所述风挡玻璃(200)包括外层玻璃(210)和内层玻璃(220),所述外层玻璃(210)和所述内层玻璃(220)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顶棚(100)内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间隙中的遮阳板(30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遮阳板容纳在车辆的顶棚中,并在需要展开时从顶棚伸入到风挡玻璃的内外层玻璃之间,使得遮阳板无论是在使用状态或是非使用状态均不占用车辆内部空间,提高了车辆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配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遮阳板的车辆。
技术介绍
遮阳板是车辆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其能够在阳光直射驾驶员时起到一定的遮阳作用。现有的遮阳板大多数采用卡接形式固定在车身的前风挡玻璃上端,当需要遮阳时驾驶员手动扳下遮阳板即可。但是此种遮阳板结构简单,遮阳面积有限,而若是增加遮阳板的遮阳面积,则会影响车内其它功能模块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能够在保证遮阳板遮阳面积的前提下减少遮阳板的占用空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顶棚和连接在所述顶棚前方的风挡玻璃,所述风挡玻璃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顶棚内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间隙中的遮阳板。可选地,所述遮阳板包括可伸缩设置在所述顶棚内的第一遮阳板和可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阳板内的第二遮阳板。可选地,所述顶棚的内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遮阳板的边缘滑动配合地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遮阳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遮阳板厚度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遮阳板的边缘滑动配合地伸入所述第二滑槽内。可选地,所述顶棚内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遮阳板伸入所述间隙中的驱动机构,所述车辆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器。可选地,所述遮阳板包括可伸缩设置在所述顶棚内的第一遮阳板和可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阳板内的第二遮阳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遮阳板的第一驱动件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遮阳板的第二驱动件。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遮阳板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相连,以及/或者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阳板内部的丝杠、与所述丝杠传动配合的螺母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的电机,所述第二遮阳板与所述螺母相连。可选地,所述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感光器,所述感光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根据光照信息调节所述遮阳板的伸出长度。可选地,所述车辆的内部设置有供用户操作的开关锁,所述开关锁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器开启或关闭。可选地,所述遮阳板为弹性材质。可选地,所述遮阳板为能够遮光的透明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遮阳板容纳在车辆的顶棚中,并在需要展开时从顶棚伸入到风挡玻璃的内外层玻璃之间,使得遮阳板无论是在使用状态或是非使用状态均不占用车辆内部空间,提高了车辆的内部空间利用率。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从顶棚伸入到风挡玻璃的间隙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遮阳板和第二遮阳板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遮阳板控制系统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顶棚200风挡玻璃210外层玻璃220内层玻璃300遮阳板310第一遮阳板311第二滑槽320第二遮阳板400驱动机构500控制器600感光器700开关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是以车辆为基准进行定义的,即前后为车辆的行驶方向,“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参照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顶棚100和连接在顶棚100前方的风挡玻璃200。风挡玻璃200位于遮阳区域的部分可以包括外层玻璃210和内层玻璃220,外层玻璃210和内层玻璃220之间形成有间隙,顶棚100内设置有能够伸入到间隙中的遮阳板300。这样,遮阳板300在非使用状态时可以容纳在车辆的顶棚100中,当驾驶员需要使用遮阳板300遮挡来自前方的光照时,遮阳板300从顶棚100伸入到风挡玻璃200的内外层玻璃形成的间隙中,并在不需要遮阳时从间隙中缩回以收纳在顶棚100内部,结构简单,设计美观。如此一来,具有足够遮阳面积的遮阳板300无论是在使用状态或是非使用状态均不占用车辆内部空间,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外层玻璃210和内层玻璃220可以为两块独立的玻璃,也可以为开设有凹槽的一块玻璃,只要能够为遮阳板300在伸出时提供容纳空间即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遮阳板300可以包括可伸缩设置在顶棚100内的第一遮阳板310和可伸缩设置在第一遮阳板310内的第二遮阳板32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为满足遮阳面积的需求,同时又考虑到顶棚100和风挡玻璃200的位置关系,遮阳板300可以设置为伸缩式结构。例如第一遮阳板310可以具有正常的遮阳面积,遮阳板300在使用时,第一遮阳板310首先伸入到上述间隙中,当第一遮阳板310完全伸展后若是遮阳面积不足,第二遮阳板320可以继续从第一遮阳板310内部伸出,以为车内乘客提供足够的遮阳面积。当不需要使用遮阳板300或遮阳板300伸出过多而影响视线时,第二遮阳板320可以首先缩回至第一遮阳板310的内部,随后第一遮阳板310再缩回至顶棚100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仅以遮阳板300为二级伸缩式结构为例进行阐述,考虑到顶棚100和风挡玻璃200的角度关系或是其他因素,遮阳板300还可以具有任意合适的多级伸缩结构,每级伸缩的子遮阳板可以设计为相对较小的尺寸。进一步地,顶棚10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滑槽,第一遮阳板310的沿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边缘滑动配合地伸入第一滑槽内,以在需要遮阳时能够沿第一滑槽朝向风挡玻璃200的间隙伸出。参照图2,第一遮阳板310的内壁上也可以形成有与第二遮阳板320厚度适配的第二滑槽311,第二遮阳板320的边缘滑动配合地伸入第二滑槽311内,以能够沿第二滑槽朝向风挡玻璃200的间隙伸出。其中,如图1所示,本公开示例性示出了第二遮阳板320与第一遮阳板310朝向同一方向即车辆前后方向伸出的结构图。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遮阳板320还可以沿车辆的宽度方向伸出,以对来自侧向的光照进行遮挡。第二遮阳板320的伸出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应设定,第一遮阳板310内部的第二滑槽311与第二遮阳板320的伸出方向适配设置即可。另外,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二滑槽311和第二遮阳板320的边缘的一种滑动配合形式,第二滑槽311与第二遮阳板320的滑动配合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第一滑槽与第一遮阳板310的滑动配合也可以参照该形式设置,或者设置为其他形式,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此外,在本公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包括顶棚(100)和连接在所述顶棚(100)前方的风挡玻璃(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玻璃(200)包括外层玻璃(210)和内层玻璃(220),所述外层玻璃(210)和所述内层玻璃(220)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顶棚(100)内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间隙中的遮阳板(3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包括顶棚(100)和连接在所述顶棚(100)前方的风挡玻璃(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挡玻璃(200)包括外层玻璃(210)和内层玻璃(220),所述外层玻璃(210)和所述内层玻璃(220)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顶棚(100)内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间隙中的遮阳板(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300)包括可伸缩设置在所述顶棚(100)内的第一遮阳板(310)和可伸缩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阳板(310)内的第二遮阳板(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00)的内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遮阳板(310)的边缘滑动配合地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遮阳板(3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遮阳板(320)厚度适配的第二滑槽(311),所述第二遮阳板(320)的边缘滑动配合地伸入所述第二滑槽(3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00)内设置有能够驱动所述遮阳板(300)伸入所述间隙中的驱动机构(400),所述车辆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400)的控制器(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板(300)包括可伸缩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艳,孙庆,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