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480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用遮阳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弹性遮阳组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导向通道用于使弹性遮阳组件按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移动。驱动组件用于调节弹性遮阳组件伸出导向出口的长度,以使弹性遮阳组件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前挡风玻璃。弹性遮阳组件的一端抵接于前挡风玻璃后,若弹性遮阳组件伸出导向出口的长度继续变长,弹性遮阳组件将发生弹性变形使弹性遮阳组件抵接于前挡风玻璃上的一端向前挡风玻璃的下缘靠近。无需遮阳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卷轴转动以将弹性遮阳组件卷绕于遮掩卷轴上,使弹性遮阳组件脱离前挡风玻璃。安装腔的设置保证遮阳卷轴能够正常的由导向通道伸出或卷绕于遮阳卷轴上。

A kind of vehicle sunsh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遮阳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安装有遮阳板,是为避免阳光刺眼而设计的,一方面能够防止太阳光直刺驾驶员的眼睛而影响驾驶安全,另一方面遮阳板还具有降温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通常是手动调节的,即在驾驶员觉得阳光刺眼时,驾驶员手动转动遮阳板,以遮挡从前挡风玻璃照射的光线,使驾驶员的眼睛不被阳光直射,实现遮阳降温的目的。但遮阳板通常设于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正前方,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手动调节其正前方的遮阳板时会影响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遮阳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员需要手动转动遮阳板的问题,提高了行驶安全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包括设有导向出口的导向通道,及与所述导向通道连通的安装腔;遮阳卷轴和弹性遮阳组件,所述弹性遮阳组件的一端卷绕于所述遮阳卷轴,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通道并由所述导向出口伸出,所述遮阳卷轴绕设有所述弹性遮阳组件的部分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弹性遮阳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遮阳卷轴转动以调节所述弹性遮阳组件伸出所述导向出口的长度,以使所述弹性遮阳组件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前挡风玻璃,所述弹性遮阳组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其卷绕于所述遮阳卷轴上或使所述弹性遮阳组件抵接于所述前挡风玻璃上的一端向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缘靠近。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通道由车辆顶盖向所述前挡风玻璃的下缘倾斜。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遮阳组件的自由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能够相对于所述弹性遮阳组件转动。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弹性遮阳组件的最大厚度。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遮阳组件包括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支架,及包覆在所述弹性支架外且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遮阳本体。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阳卷轴位于所述导向通道和所述车辆顶盖之间。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遮阳卷轴。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设于车辆方向盘或者车辆中控台上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正转、反转和停转。作为上述的车用遮阳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检测驾驶员眼部光强度的光强度检测单元,所述光强度检测单元设于车辆的A柱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弹性遮阳组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导向通道用于使弹性遮阳组件按照导向通道的延伸方向移动,弹性遮阳组件的一端卷绕于遮阳卷轴上,另一端穿过导向通道并由导向出口伸出。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遮阳卷轴转动以调节弹性遮阳组件由导向出口伸出的长度,以使弹性遮阳组件的一端抵接于前挡风玻璃。在弹性遮阳组件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前挡风玻璃后,若弹性遮阳组件伸出导向出口的长度继续变长,弹性遮阳组件将会发生弹性变形,使弹性遮阳组件抵接于前挡风玻璃上的一端向前挡风玻璃的下缘靠近,以满足遮阳需求。在不需要进行遮阳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卷轴转动以将弹性遮阳组件卷绕于遮掩卷轴上,使弹性遮阳组件脱离前挡风玻璃。安装腔的设置能够保证弹性遮阳组件被限制在遮阳卷轴上,使遮阳卷轴能够正常的由导向通道伸出或卷绕于遮阳卷轴上。本技术提供的车用遮阳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驾驶员需要手动转动遮阳板的问题,提高了行驶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遮阳装置处于未遮阳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用遮阳装置处于遮阳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1、弹性遮阳组件;2、遮阳卷轴;3、固定壳体;31、导向通道;32、安装腔;4、滚轮;10、前挡风玻璃;20、车辆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用遮阳装置,用于对驾驶员进行遮阳降温。上述车用遮阳装置包括导向通道31、弹性遮阳组件1、遮阳卷轴2和驱动组件。其中,导向通道31一端设有正对前挡风玻璃10的导向出口。上述弹性遮阳组件1包括弹性支架,及包覆在弹性支架外的遮阳本体,其中遮阳本体可以由布等柔性材料制成,以便于在弹性支架发生弹性变形时,遮阳本体能够随弹性支架发生变形。通过设置弹性支架使弹性遮阳组件1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导向通道31的设置能够使弹性遮阳组件1按照导向通道31的延伸方向移动。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卷绕于遮阳卷轴2上,另一端穿过导向通道31并由导向出口伸出。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卷轴2转动,以使弹性遮阳组件1沿导向通道31移动,从而调节弹性遮阳组件1由导向出口伸出的长度,以使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前挡风玻璃10。在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抵接于前挡风玻璃10后,若弹性遮阳组件1伸出导向出口的长度继续变长,弹性遮阳组件1将会发生弹性变形,使弹性遮阳组件1抵接于前挡风玻璃10上的一端向前挡风玻璃10的下缘靠近,以满足遮阳需求。在不需要进行遮阳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遮阳卷轴2转动以将弹性遮阳组件1卷绕于遮阳卷轴2上,使弹性遮阳组件1脱离前挡风玻璃10。车辆顶盖20上设有固定壳体3,导向通道31设于固定壳体3内。固定壳体3内还设有与导向通道31连通的安装腔32,遮阳卷轴2绕设有弹性遮阳组件1的部分置于安装腔32内。在弹性遮阳组件1绕设于遮阳卷轴2上的过程中,弹性遮阳组件1会发生弹性变形,通过设置安装腔32来保证弹性遮阳组件1能够卷绕于遮阳卷轴2上,使遮阳卷轴2能够正常的由导向通道31伸出或卷绕于遮阳卷轴2上。上述固定壳体3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焊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于车辆顶盖2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优选地,弹性遮阳组件1伸出导向出口的长度最短时,弹性遮阳组件1绕设于遮阳卷轴2上的部分的周向外壁与安装腔32的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弹性遮阳组件1的厚度,以保证遮阳卷轴2能够正常的由导向通道31伸出或卷绕于遮阳卷轴2上。在采用上述车用遮阳装置进行遮阳时,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会直接接触前挡风玻璃10,为了避免因弹性遮阳组件1与前挡风玻璃10之间的滑动而磨损前挡风玻璃10,在弹性遮阳组件1的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壳体(3),所述固定壳体(3)包括设有导向出口的导向通道(31),及与所述导向通道(31)连通的安装腔(32);/n遮阳卷轴(2)和弹性遮阳组件(1),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卷绕于所述遮阳卷轴(2),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通道(31)并由所述导向出口伸出,所述遮阳卷轴(2)绕设有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的部分置于所述安装腔(32)内;/n弹性遮阳组件(1)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遮阳卷轴(2)转动以调节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伸出所述导向出口的长度,以使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前挡风玻璃(10),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其卷绕于所述遮阳卷轴(2)上或使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抵接于所述前挡风玻璃(10)上的一端向所述前挡风玻璃(10)的下缘靠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壳体(3),所述固定壳体(3)包括设有导向出口的导向通道(31),及与所述导向通道(31)连通的安装腔(32);
遮阳卷轴(2)和弹性遮阳组件(1),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卷绕于所述遮阳卷轴(2),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通道(31)并由所述导向出口伸出,所述遮阳卷轴(2)绕设有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的部分置于所述安装腔(32)内;
弹性遮阳组件(1)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遮阳卷轴(2)转动以调节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伸出所述导向出口的长度,以使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的一端能够抵接于前挡风玻璃(10),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以使其卷绕于所述遮阳卷轴(2)上或使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抵接于所述前挡风玻璃(10)上的一端向所述前挡风玻璃(10)的下缘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31)由车辆顶盖(20)向所述前挡风玻璃(10)的下缘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遮阳组件(1)的自由端设有滚轮(4),所述滚轮(4)能够相对于所述弹性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逢厉健峰张栋关忠旭闫新旭张毅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