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及微蒸烤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60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属于微蒸烤箱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风冷单元、变频板及电源板,风冷单元包括呈槽型状的底座、卡接于该底座槽口端的风道导流罩及引风组件和罩设于该引风组件上的进风罩;风道导流罩及引风组件分别盖合于底座的槽口端形成一封闭腔体,变频板及电源板设于该封闭腔体内,封闭腔体的同一侧壁开设有出风口组;该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安装便捷、制造成本低,且具有风道引流及多路风道的结构特点。另提供采用该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微蒸汽烤箱,引流风道结构有效解决现有微蒸汽烤箱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且多路风道结构可有效针对不同的机器部件的不同位置方向进行散热,解决因结构受限而不能合理布局机器部件的问题。

Integrated module of air cooling system and micro steaming ov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及微蒸烤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蒸烤箱的
,尤其涉及一种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及采用该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微蒸汽烤箱。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严格,用微波炉做出来的东西水分和营养大量流失,吃起来口感很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淘汰微波炉,将微波作为一种辅助功能,因此出现了微蒸烤一体机,使人们在蒸或烤的时候能节省时间,还能增加烹饪方式和口味的选择。微蒸烤一体机是微蒸和微烤的结合,也是微波功能更深一层的利用,也就是在蒸和烤的时候可以用微波辅助加快蒸和烤的速度。但是微蒸烤三者并不能同时使用,只能微蒸、微烤和蒸烤两两结合。市售微蒸烤箱的散热方式大多在机器顶部通过风机直接对着顶部一些部件进行风冷散热。然而这种散热方式形成不了很好的对流,且只能朝一个方向吹风,造成对顶部部件的散热效果差,影响整机部件的使用性能;另外顶部部件的结构摆放也会受此限制,需摆放在风机口前面,从而不能合理的去布局,且风机口前面的部件放置较多,同样起不到良好的散热,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其安装便捷、制造成本低,且具有风道引流及多路风道的结构特点;另提供采用该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微蒸汽烤箱,引流风道结构有效解决现有微蒸汽烤箱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且多路风道结构可有效针对不同的机器部件的不同位置方向进行散热,解决因结构受限而不能合理布局机器部件的问题。该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包括风冷单元和设于该风冷单元内的变频板及电源板;较佳地,所述风冷单元包括呈槽型状的底座、卡接于该底座槽口端的风道导流罩及引风组件和罩设于该引风组件上的进风罩;所述风道导流罩及所述引风组件分别盖合于所述底座的槽口端形成一封闭腔体,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设于该封闭腔体内;所述封闭腔体的同一侧壁开设有出风口组,在所述引风组件的吸力作用下,外界风经所述进风罩进入所述封闭腔体后,将其内的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出风口组分别散发出去。该引流风道结构设计有效解决现有微蒸汽烤箱中的主要散热元器件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诸如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的散热。较佳地,所述出风口组包括B出风口和C出风口;所述风道导流罩及所述底座的侧壁上皆开设有对应设置的缺口,一一对应设置的两缺口盖合后形成所述B出风口及所述C出风口;所述变频板卡接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B出风口处;所述电源板卡接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C出风口处。较佳地,所述风道导流罩的内壁沿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有直线导流板、第一折线导流板及第二折线导流板;所述直线导流板垂直于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朝向所述B出风口;所述第一折线导流板顺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折弯方向朝向所述C出风口处。该多路风道结构可有效针对不同的机器部件的不同位置方向进行散热,解决因结构受限而不能合理布局机器部件的问题。较佳地,远离所述出风口组一侧的所述封闭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便于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接线的接线口;所述第二折线导流板顺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折弯方向背离所述接线口。该结构设计使得所述封闭腔体的出风端一致,便于整机的合理设计。较佳地,所述引风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底座槽口端的风轮罩、设于该风轮罩外侧面上的电机支架、设于该电机支架上的风冷电机和设于该风冷电机输出轴上的风轮;所述风轮位于所述封闭腔体内,所述风轮罩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风冷电机输出轴穿过该通孔与所述风轮连接,在所述风冷电机带动下,所述风轮旋转使得所述封闭腔体处于负压状态,将外界空气吸入所述封闭腔体内。该结构设计实现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的流动,达到其内腔元器件的散热作用。较佳地,所述出风口组还包括A出风口;所述风轮罩及所述底座的侧壁上皆开设有对应设置的引流槽体,该两引流槽体盖合后形成所述A出风口。该结构设计可实现对整机主散热元器件的高效散热。较佳地,所述进风罩经紧固件穿过所述风轮罩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其远离所述A出风口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该结构设计强化所述引风组件及所述进风罩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蒸烤箱,包括烤箱主体、搅拌电机、磁控管、盖合在该磁控管上方的排风罩、设于所述烤箱主体顶端的上盖板和设于该上盖板与所述烤箱主体内烤腔之间的上隔热板。较佳地,该微蒸烤箱还包括上述所述的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其中,所述底座、所述磁控管、所述排风罩及所述搅拌电机分别固接于所述上隔热板;所述排风罩与所述A出风口导通,所述搅拌电机位于所述B出风口处。该结构设计实现对所述磁控管及所述搅拌电机的单独散热,有效提高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较现有的微蒸烤箱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所述风道导流罩及所述引风组件分别盖合于所述底座的槽口端形成一封闭腔体,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设于该封闭腔体内;其中,所述进风罩罩设于所述引风组件上,所述封闭腔体的同一侧壁开设有出风口组,在所述引风组件的吸力作用下,外界风经所述进风罩进入所述封闭腔体后,将其内的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出风口组分别散发出去。所述进风罩、所述封闭腔体及所述出风口组构成了一引流风道的结构,且较敞开式的微蒸烤箱具有高效对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等主要散热元器件进行散热,解决现有微蒸汽烤箱中的主要散热元器件的散热效果差的问,延长其使用寿命。2、采用在所述风道导流罩的内壁上,且沿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有直线导流板、第一折线导流板及第二折线导流板;其中,所述直线导流板垂直于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朝向所述B出风口,所述变频板卡位于所述B出风口处;所述第一折线导流板顺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折弯方向朝向所述C出风口处,所述电源板位于所述C出风口处。所述直线导流板及所述第一折线导流与所述风道导流罩构成多路风道的结构,且将主要散热元器件置于对应的出风口,可有效针对不同的元器件的不同位置方向进行散热,解决现有敞开式的微蒸烤箱的多个散热器件因散热安装位置的结构受限而不能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的缺陷,且通过采用该多路风道结构设计可合理布局主要散热元器件,且优化微蒸烤箱散热结构的设计。3、采用远离所述出风口组一侧的所述封闭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便于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接线的接线口,且所述第二折线导流板顺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折弯方向背离所述接线口。通过所述第二折线导流板的设置,减少所述封闭腔体中的流动空气从所述接线口散发,使得所述封闭腔体的出风侧相一致,便于微蒸烤箱整机的合理设计,简化其结构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风冷系统集成模块的风冷系统工作原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包括风冷单元和设于该风冷单元内的变频板及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包括呈槽型状的底座、卡接于该底座槽口端的风道导流罩及引风组件和罩设于该引风组件上的进风罩;所述风道导流罩及所述引风组件分别盖合于所述底座的槽口端形成一封闭腔体,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设于该封闭腔体内;所述封闭腔体的同一侧壁开设有出风口组,在所述引风组件的吸力作用下,外界风经所述进风罩进入所述封闭腔体后,将其内的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出风口组分别散发出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包括风冷单元和设于该风冷单元内的变频板及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单元包括呈槽型状的底座、卡接于该底座槽口端的风道导流罩及引风组件和罩设于该引风组件上的进风罩;所述风道导流罩及所述引风组件分别盖合于所述底座的槽口端形成一封闭腔体,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设于该封闭腔体内;所述封闭腔体的同一侧壁开设有出风口组,在所述引风组件的吸力作用下,外界风经所述进风罩进入所述封闭腔体后,将其内的所述变频板及所述电源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出风口组分别散发出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组包括B出风口和C出风口;所述风道导流罩及所述底座的侧壁上皆开设有对应设置的缺口,一一对应设置的两缺口盖合后形成所述B出风口及所述C出风口;所述变频板卡接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B出风口处;所述电源板卡接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C出风口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导流罩的内壁沿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有直线导流板、第一折线导流板及第二折线导流板;所述直线导流板垂直于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朝向所述B出风口;所述第一折线导流板顺着所述封闭腔体内空气流动方向设置,且其折弯方向朝向所述C出风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系统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出风口组一侧的所述封闭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便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锐杨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倬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