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30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隔离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隔离区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多个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电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显示;挡光组件,位于隔离区,挡光组件用于阻挡第一子像素的光入射到第一像素电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或开孔,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槽或开孔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例如其前置摄像头对应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且可显示,便于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隔离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隔离区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多个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电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显示;挡光组件,位于隔离区,挡光组件用于阻挡第一子像素的光入射到第一像素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隔离区围绕第一显示区的全部外周设置,挡光组件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呈围绕第一显示区的闭合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器件层,位于衬底上,第一像素电路位于器件层;平坦化层,位于器件上;以及像素定义层,位于平坦化层上;其中,挡光组件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器件层的至少部分、平坦化层以及像素定义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器件层包括:限位层,限位层与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挡光组件自像素定义层背离衬底的表面贯穿至限位层背离衬底的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挡光组件包括:第一挡光单元,第一挡光单元包括第一挡光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挡光部延伸在器件层背离衬底的表面与限位层背离衬底的表面之间,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挡光部连接并沿器件层的背离衬底的表面延伸;第二挡光单元,延伸在像素定义层背离衬底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器件层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第一挡光单元与金属层材料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设置在像素定义层上;第二挡光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挡光单元与支撑柱材料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挡光单元包括:第一子挡光单元,延伸在平坦化层背离衬底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子挡光单元,延伸在像素定义层背离衬底的表面与第一子挡光单元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子挡光单元包括第二挡光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挡光部延伸在平坦化层背离衬底的表面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挡光部连接并沿平坦化层背离衬底的表面延伸,第二子挡光单元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柱,设置在像素定义层上;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发光结构以及位于第一发光结构上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子挡光单元与第一电极材料相同;第二子挡光单元与支撑柱材料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挡光部、第二挡光部及第二子挡光单元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使得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用于驱动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显示的第一像素电路位于第二显示区,从而减少第一显示区内的布线结构,进而提高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还具有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隔离区,隔离区内设置有挡光组件,挡光组件用于阻挡所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子像素的光入射到第一像素电路,从而避免第一像素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受光照影响产生光生载流子,进而避免第一显示区产生Mura(亮度显示不均),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示出一种示例提供的图1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第一种示例提供的图4中A-A向的剖面图;图6示出第二种示例提供的图4中A-A向的剖面图;图7示出第三种示例提供的图4中A-A向的剖面图;图8示出第四种示例提供的图4中A-A向的剖面图;图9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10示出一种示例提供的图9中D-D向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显示面板;AA1-第一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TA-隔离区;NA-非显示区;110-第一子像素;111-第一发光结构;112-第一电极;113-第二电极;120-第一像素电路;01-限位层;10-衬底;20-缓冲层;30-器件层;40-平坦化层;50-像素定义层;60-挡光组件;70-支撑柱;31-第一绝缘层;32-第二绝缘层;33-层间介质层;61-第一档光单元;611-第一挡光部;612-第一连接部;62-第二挡光单元;621-第一子挡光单元;622-第二子挡光单元;6211-第二挡光部;6212-第二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隔离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隔离区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第一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n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显示;/n挡光组件,位于所述隔离区,所述挡光组件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光入射到所述第一像素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隔离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隔离区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子像素,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第一像素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像素电路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电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子像素显示;
挡光组件,位于所述隔离区,所述挡光组件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光入射到所述第一像素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全部外周设置,所述挡光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呈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闭合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器件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像素电路位于所述器件层;
平坦化层,位于所述器件上;以及
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平坦化层上;
其中,所述挡光组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器件层的至少部分、所述平坦化层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所述器件层包括:
限位层,所述限位层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
所述挡光组件自所述像素定义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贯穿至所述限位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组件包括:
第一挡光单元,所述第一挡光单元包括第一挡光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挡光部延伸在所述器件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与所述限位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挡光部连接并沿所述器件层的背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胜王光辉蔡俊飞楼均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