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369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48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基板中,像素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极由第二补偿晶体管和第一补偿晶体管二者有源层的相连区域构成,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位于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有源层朝向基底一侧,第二电容的第二极通过过孔连接临近的一条电源线。能够提供电容值较大的第二电容,从而在发光阶段稳定第一补偿晶体管和第二补偿晶体管二者相连位置处的电压。

Display base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属于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类的显示装置例如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其中一个行周期通常包含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在数据写入阶段向对应的像素电路写入数据电压,在发光阶段根据该数据电压进行发光。如何提高在发光阶段数据电压的稳定性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和一种显示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以及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布的像素电路、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线、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线、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相邻列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和一条电源线,相邻行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栅线,每行像素电路对应连接一条栅线,每列像素电路至少连接沿其行方向两侧的两条电源线中的一条;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第一补偿晶体管、第二补偿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对应的栅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补偿晶体和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二者栅极之间有源层部分被导体化,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以及对应的栅线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电源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发光器件,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二者的有源层位于其栅极朝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由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和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二者有源层的相连区域构成,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位于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有源层朝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通过过孔连接临近的一条电源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复位控制线、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复位信号线,每行像素电路对应一条复位控制线和一条复位信号线,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复位晶体管,所述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对应的复位控制线,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对应的复位信号线,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控制线与所述栅线同层设置,所述复位信号线位于所述栅线远离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电源线位于所述复位信号线远离所述基底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电源线同层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复位信号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电源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行像素电路中的第一电容的第二极连为一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沿行方向延伸的发光控制线,每行像素电路对应一条发光控制线,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对应的发光控制线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与对应的驱动晶体管二者的栅极之间的有源层被导体化;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与对应的驱动晶体管二者的栅极之间的有源层被导体化,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所述发光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所述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对应的复位控制线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和所述复位晶体管二者栅极之间的有源层被导体化,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与对应的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同层设置且分别通过一个过孔均连接至发光器件。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显示基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图2为图1所示像素电路的版图。图3为图2所示版图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所示显示基板的层叠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为: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T4、第一开关晶体管;T3、驱动晶体管;T21、第一补偿晶体管;T22、第二补偿晶体管;T1、复位晶体管;T5、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T6、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T7、第二开关晶体管;Gate、栅线;Reset、复位控制线;Data、数据线;VDD、电源线;Vint、复位信号线;Em、发光控制线;H、过孔;1、基底;2、第二电容的第二极;3、第一绝缘层;4、有源层;5、第二绝缘层;6、第三绝缘层;7、第四绝缘层;8、电源线VDD所在层;9、第五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中,两结构“同层设置”是指二者是由同一个材料层形成的,故它们在层叠关系上处于相同层中,但并不代表它们与基底间的距离相等,也不代表它们与基底间的其它层结构完全相同。参考图1-图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1,以及包括设置在基底1上的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布的像素电路、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线Gate、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线VDD、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Data,相邻列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Data和一条电源线VDD,相邻行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栅线Gate,每行像素电路对应连接一条栅线Gate,每列像素电路对应连接一条数据线Data,每列像素电路至少连接沿其行方向两侧的两条电源线VDD中的一条电源线VDD。图2中相同的层结构采用相同的线形描画。图4中仅实例性地表示各结构的层关系。本公开中行方向和列方向仅表示相交的两个方向,并不限定于垂直相交,也与显示基板相对于观察者的放置方式无关。由于电源线VDD通常都是等电位的,故像素电路可以根据实际布图设计的需要与沿行方向两侧的两条电源线VDD中的任意一条电源线VDD连接。参考图2,像素电路与其沿行方向的两侧的两条电源线VDD均连接。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4、驱动晶体管T3、第一补偿晶体管T21、第二补偿晶体管T22,第一开关晶体管T4的栅极连接对应的栅线Gate,第一开关晶体管T4的第一极连接对应的数据线Data,第一开关晶体管T4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连接第二补偿晶体管T22的第一极,第二补偿晶体管T22的有源层4与第一补偿晶体管T21的有源层4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第二补偿晶体和第一补偿晶体管T21二者栅极之间有源层4部分被导体化,第二补偿晶体管T22的栅极与第一补偿晶体管T21的栅极以及对应的栅线Gate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第一补偿晶体管T21的第二极连接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驱动晶体管T3的第一极连接电源线VDD,驱动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用于连接发光器件,第一补偿晶体管T21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以及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布的像素电路、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线、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线、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相邻列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和一条电源线,相邻行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栅线,每行像素电路对应连接一条栅线,每列像素电路至少连接沿其行方向两侧的两条电源线中的一条;/n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第一补偿晶体管、第二补偿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对应的栅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补偿晶体和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二者栅极之间有源层部分被导体化,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以及对应的栅线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电源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发光器件,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二者的有源层位于其栅极朝向所述基底一侧;/n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由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和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二者有源层的相连区域构成,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位于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有源层朝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通过过孔连接临近的一条电源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以及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沿行方向和列方向排布的像素电路、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栅线、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电源线、沿列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相邻列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数据线和一条电源线,相邻行像素电路之间设置一条栅线,每行像素电路对应连接一条栅线,每列像素电路至少连接沿其行方向两侧的两条电源线中的一条;
所述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第一补偿晶体管、第二补偿晶体管,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对应的栅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补偿晶体和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二者栅极之间有源层部分被导体化,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栅极以及对应的栅线同层设置且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电源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用于连接发光器件,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二者的有源层位于其栅极朝向所述基底一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由所述第二补偿晶体管和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二者有源层的相连区域构成,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位于所述第一补偿晶体管的有源层朝向所述基底一侧,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通过过孔连接临近的一条电源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复位控制线、沿行方向延伸的多条复位信号线,每行像素电路对应一条复位控制线和一条复位信号线,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复位晶体管,所述复位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对应的复位控制线,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对应的复位信号线,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