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854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7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包括:固定架、内封堵件和外封堵件,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站台门柱上,固定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直连接面;内封堵件包含一对内封堵板和内顶板,两个内封堵板一个侧边均与站台门柱的侧壁相接触,两个内封堵板的内侧壁分别与固定架上的一个竖直连接面相接触;外封堵件包含一对外封堵板和外顶板,两个外封堵板的内侧面分别与两个内封堵板的外侧壁相接触,两个外封堵板的一个侧边均与柱墙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可以随封堵区域的大小自由调节封堵宽度,在实际施工时不会受到加工误差和测量误差等诸多因素影响,不需要做填缝处理,节约了施工工作量。

A plugging device for platform door post and column wall of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站台半高门通常设置于高架车站或地面车站,用于隔离轨行区,保障乘客安全、美化候车环境。车站土建结构误差较大,如图1所示,在柱墙和站台门柱之间存在间隙,且大小不一致,致使站台的整体封闭带来一定的难度。现有方案如图2所示,采用在站台门柱上安装支架,根据间隙大小实测确定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宽度,将三面封口的前盖板和后盖板紧贴站台门柱和柱墙,再用螺钉或铆钉与支架相连而形成封堵结构。现有方案需要精确测量每个柱墙与钢结构立柱的间隙尺寸,制作较多规格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以尽量接近间隙的大小尺寸。在实际施工时,由于加工误差、测量误差等诸多因素影响,会使较多间隙不能完全贴合封闭,这样存在的缝隙还需要做填缝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内容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用于连接柱墙与站台门柱,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柱墙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用于连接柱墙(1)与站台门柱(2),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位于所述柱墙(1)与所述站台门柱(2)之间,所述固定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站台门柱(2)上,所述固定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直连接面(301);/n内封堵件(4),所述内封堵件(4)包含相平行的一对内封堵板(401)和连接在两个所述内封堵板(401)的顶部之间的内顶板(402),两个所述内封堵板(401)一个侧边均与所述站台门柱(2)的侧壁相接触,两个所述内封堵板(401)的内侧壁分别与所述固定架(3)上的一个所述竖直连接面(301)相接触;/n外封堵件(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柱与柱墙封堵装置,用于连接柱墙(1)与站台门柱(2),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位于所述柱墙(1)与所述站台门柱(2)之间,所述固定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站台门柱(2)上,所述固定架(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直连接面(301);
内封堵件(4),所述内封堵件(4)包含相平行的一对内封堵板(401)和连接在两个所述内封堵板(401)的顶部之间的内顶板(402),两个所述内封堵板(401)一个侧边均与所述站台门柱(2)的侧壁相接触,两个所述内封堵板(401)的内侧壁分别与所述固定架(3)上的一个所述竖直连接面(301)相接触;
外封堵件(5),所述外封堵件(5)包含相平行的一对外封堵板(501)和连接两个所述外封堵板(501)的顶部之间的外顶板(502),两个所述外封堵板(501)的内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内封堵板(401)的外侧壁相接触,两个所述外封堵板(501)的一个侧边均与所述柱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青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索今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