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塞拉门专用风道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交车塞拉门专用风道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安全起见,现有的公交车门已由传统内摆门逐渐变换为塞拉门。所谓塞拉门主要是指车门具有塞和拉两种动作,即门关闭时是由车外塞入车门口处,使之关闭、密封;门开启时,塞拉门向外移至开门口一定距离后,并沿车体外侧滑动。同时,为了乘车舒适性,现有的公交车均安装有出风通道,即在车顶处沿车顶的轴向方向安装有中空壳体来形成风道,并在中空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然而因塞拉门的运动形式,导致在塞拉门处会让风道裸空造成风漏件,从而影响车内部的制冷效果。为此,现市面上出现了塞拉门专用风道,如中国技术专利2018年5月1日,公告号为207291624U所公开的一种公交车专用塞拉门风道,包括风道体,该风道体内配合装设有一有密封内罩,该密封内罩将所述风道体的内部分隔成内、外两层风道结构,其中,内层风道为塞拉门的门泵隔离区域,该门泵隔离区域为密封的风道空间,外层风道为风道通风区域,该风道通风区域与客车整车风道相匹配设置;所述风道体上还开设若干个检修盖,所述密封内罩上可拆卸地装设有若干个检修盖板,此种结构的风道,在一定程序上虽解决了漏风的问题,但是整个风道为整体体结构,安装时需先将风道装配到位后,才能将检修门以及检修盖均打开进行塞拉门携门架和门轴的安装,拆卸时也亦如此,因此,拆卸维修较为麻烦,同时,内层风道的上部为空,其与顶盖为线接触,造成顶部密封效果必受影响,则密封效果较为不佳。有鉴于此,本案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车塞拉门专用风道装置,包括密封罩、检修门和底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罩、检修门和底板均为铝合金件,上述密封罩具有内罩体和底罩,内罩体由一个上顶板及三个侧板围成的其底面和一侧面呈敞开状的中空框体,上顶板由中间平板和处于中间平板横向两侧的倾斜侧板组成,且中间平板与倾斜侧板连接在一起,上述底罩呈弧形板,上述内罩体的底面与上述底罩密封配合连接,上述内罩体与车身骨架的内侧壁拆卸连接,上述检修门呈向上倾斜设置,且上述检修门的下端与上述底罩的一侧通过锁具拆卸锁固在一起并密贴配合,上述检修门的上端位于内罩体的一侧外,且上述检修门的上端端部以能拆卸的方式转动安装在车身骨架上,上述内罩体位于与侧面敞开口相对的侧板上开设有检修窗口,且上述内罩体外锁固有密封检修窗口的检修门板;上述底罩与检修门相对的另一侧上向检修门方向凹设有向两侧板方向延伸的供携门架和门轴共处于内的条形凹缺,且上述条形凹缺落入上述内罩体范围内,上述底板为沿条形凹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板,上述底板处于条形凹缺的凹口处,并且底板与车身骨架拆卸配合,底板的两端部与上述条形凹缺凹口的两槽壁之间分别形成供携门架滑入于条形凹缺内的滑入通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塞拉门专用风道装置,包括密封罩、检修门和底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罩、检修门和底板均为铝合金件,上述密封罩具有内罩体和底罩,内罩体由一个上顶板及三个侧板围成的其底面和一侧面呈敞开状的中空框体,上顶板由中间平板和处于中间平板横向两侧的倾斜侧板组成,且中间平板与倾斜侧板连接在一起,上述底罩呈弧形板,上述内罩体的底面与上述底罩密封配合连接,上述内罩体与车身骨架的内侧壁拆卸连接,上述检修门呈向上倾斜设置,且上述检修门的下端与上述底罩的一侧通过锁具拆卸锁固在一起并密贴配合,上述检修门的上端位于内罩体的一侧外,且上述检修门的上端端部以能拆卸的方式转动安装在车身骨架上,上述内罩体位于与侧面敞开口相对的侧板上开设有检修窗口,且上述内罩体外锁固有密封检修窗口的检修门板;上述底罩与检修门相对的另一侧上向检修门方向凹设有向两侧板方向延伸的供携门架和门轴共处于内的条形凹缺,且上述条形凹缺落入上述内罩体范围内,上述底板为沿条形凹缺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条形板,上述底板处于条形凹缺的凹口处,并且底板与车身骨架拆卸配合,底板的两端部与上述条形凹缺凹口的两槽壁之间分别形成供携门架滑入于条形凹缺内的滑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塞拉门专用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汽车的行驶方向为前后方向,三侧板相应为前侧板、后侧板和左侧板,上述上顶板的右侧沿向上延伸有凸出上顶板外的上边条,且上述上边条位于两倾斜侧板与中间平板的连接处具有由上至下渐缩的V形口,上述前侧板的右侧沿和后侧板的右侧沿均向外凸设有侧边条,上边条与侧边条与车身骨架内侧壁相贴紧配合,并通过螺栓与车身骨架内侧壁锁固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交车塞拉门专用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底罩的右侧顶面位于条形凹缺的前、后两端外分别向上凸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限位型材,上述前侧板的底面右侧和后侧板的底面右侧对应于限位型材处均向上凹设有供限位型材嵌入于内的容置凹缺,上述底罩的左侧沿一体向上延伸有具有下竖部和上横部的延伸片,上述上横部处于下竖部的上部左侧并与下竖部垂直设置,上述前侧板的底部左侧和后侧板的底部左侧均与上述下竖部的右侧面相贴紧配合,上述前侧板的底面和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菁,陈都,韩锋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