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76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对称的两侧端设有两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依次向上排列设有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所述第二模盒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之间设有模仁,所述两支撑块之间设置有二次顶出装置,所述二次顶出装置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产品胶位顶针,在开模时通过第一顶升板将其顶出,使得产品胶位顶针上的刮胶头剪切浇口,在顶出后通过流道顶针将其产品顶出,实现产品与流道浇口自动分离的全自动生产,节省人工剪切的工序流程,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问题。

A kind of secondary ejection gate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普通顶出方式在实际生产中产品成型后,产品和浇口无法分离,需人工剪切胶口,这样不但增加人工成本,而且人工剪切易产生不良品,采用潜浇口和点浇口进胶方式,虽然可以实现产品和浇口的自动分离,但对产品的进浇口位置和模具空间都有一定在要求,点浇口还存在浪费料头的问题,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该装置通过各结构的合理布局及配合运作,无需人工剪切浇口,在顶出后可实现产品与流道浇口自动分离的全自动生产,节省人工剪切的工序流程,有效的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对称的两侧端设有两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依次向上排列设有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所述第二模盒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之间设有模仁,所述两支撑块之间设置有二次顶出装置,所述二次顶出装置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所述二次顶出装置包括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位于第一顶升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顶升板上设有多个产品胶位顶针和多个流道顶针,所述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贯穿第二顶升板和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且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设有刮胶头,所述流道顶针与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对称的两侧端设有两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依次向上排列设有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所述第二模盒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模盒和第二模盒之间设有模仁,所述两支撑块之间设置有二次顶出装置,所述二次顶出装置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所述二次顶出装置包括第一顶升板和第二顶升板,所述第二顶升板位于第一顶升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顶升板上设有多个产品胶位顶针和多个流道顶针,所述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贯穿第二顶升板和第一模盒延伸至模仁内,且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设有刮胶头,所述流道顶针与产品胶位顶针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上模仁盖设在下模仁上中间形成一塑模空腔,所述下模仁在位于塑模空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产品胶位顶针和流道顶针分别位于导向孔内,所述刮胶头与下模仁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模具二次顶出切浇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仁上设有与刮胶头相匹配的放置槽,所述下模仁在刮胶头对应一侧端设有导流道,所述导流道与塑模空腔相连接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斌华林嘉辉梁晓斌詹仕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倍鑫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