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落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27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用于料带放置的料带槽,所述料带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便于料带移动的若干个浮动销,所述料带槽上设置有用于落料刀口下落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基体的末端设置有废料切口,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导柱孔;上模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冲裁料带的冲刀,冲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冲刀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切废料的切刀,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孔滑动配合的导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排气落料模具冲裁的效率低和材料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An exhaust blank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落料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
,具体是一种排气落料模具。
技术介绍
活塞销是装在活塞裙部的圆柱形销子。它的中部穿过连杆小头孔,用来连接活塞和连杆,其作用是把活塞承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或使连杆小头带动活塞一起运动。为了减轻重量,活塞销一般用优质合金钢制造,并作成空心。活塞销制作时,需要一种翼型的板材件,该种板材件通过排气落料模具进行冲裁获得。现有的排气落料的模具冲裁的料带获得活塞销的零件通过单个冲刀,按序进行冲裁,该种模具生产时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排气落料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排气落料模具冲裁的效率低和材料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排气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用于料带放置的料带槽,所述料带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便于料带移动的若干个浮动销,所述料带槽上设置有用于落料刀口下落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基体的末端设置有废料切口,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导柱孔;所述上模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冲裁料带的冲刀,所述冲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冲刀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切废料的切刀,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孔滑动配合的导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冲刀的刀面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的端面相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基体上的导柱孔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导柱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基体的拐角处,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的导柱数量为4个,4个所述导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基体的拐角处,所述导柱与所述导柱孔滑动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上模设置有打字冲刀,所述打字冲刀固接所述第二基体,所述打字冲刀位于所述冲刀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打字冲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打字冲到相对设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将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用于料带放置的料带槽,所述料带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便于料带移动的若干个浮动销,所述料带槽上设置有用于落料刀口下落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基体的末端设置有废料切口,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导柱孔;所述上模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冲裁料带的冲刀,所述冲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冲刀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切废料的切刀,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孔滑动配合的导柱,解决了现有的排气落料模具冲裁的效率低和材料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提高生产效益。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排气落料模具的上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排气落料模具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3原排气落料模具冲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现有的排气落料的模具冲裁的料带获得1P65活塞销的零件通过单个冲刀,按序一个一个进行冲裁,该种方式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包括第一基体1,所述第一基体1上设置用于料带2放置的料带2槽,所述料带2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便于料带2移动的若干个浮动销3,所述料带2槽上设置有用于落料刀口下落的开口槽4,所述开口槽4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4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基体1的末端设置有废料切口,所述第一基体1上设置有导柱9孔5;所述上模包括第二基体6,所述第二基体6上设置有用于冲裁料带2的冲刀7,所述冲刀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冲刀7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体6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切废料的切刀8,所述第二基体6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9孔5滑动配合的导柱9。通过上模和下模进行冲压,对经过的料带2进行冲裁,得到零件体,本实施例中获得的零件体为1P65系列的活塞销的零件,现有的模具在加工时,冲裁一次只出一个料,且料带2浪费较大。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相对的冲刀7进行冲裁时,且相对面设置缺口便于冲刀7的布置,使得冲刀7正常冲裁,从而可冲裁一次获得两个料,效益提高,且降低耗材。两个所述冲刀7的刀面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的端面相对。所述第一基体1上的导柱9孔5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导柱9孔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基体1的拐角处,所述第二基体6上设置的导柱9数量为4个,4个所述导柱9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基体6的拐角处,所述导柱9与所述导柱9孔5滑动配合。用于上模落下时,避免偏移,从而是的冲刀7落在正确的位置上。所述上模设置有打字冲刀10,所述打字冲刀10固接所述第二基体6,所述打字冲刀10位于所述冲刀7的一侧。所述打字冲刀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打字冲到相对设置。用于对冲裁的零件进行系列标记,用于归类和安装使用,例如本申请人加工的1P64、1P65、1P70系列活塞销的零件进行标记。本实例的打字冲刀10为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悉的。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将料带2通过卷料机送入本实施例中的模具中,具体为料带2槽中,浮动销3与料带2接触,且与料带2滑动配合,便于料带2进料和矫正;通过两个打字冲刀10,可对料带2进行打字,在通过上模的冲刀7对料带2进行冲压,两个相对的冲刀7进行冲压,得到两个料。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n所述下模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用于料带放置的料带槽,所述料带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便于料带移动的若干个浮动销,所述料带槽上设置有用于落料刀口下落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基体的末端设置有废料切口,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导柱孔;/n所述上模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冲裁料带的冲刀,所述冲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冲刀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切废料的切刀,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孔滑动配合的导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对设置;
所述下模包括第一基体,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用于料带放置的料带槽,所述料带槽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便于料带移动的若干个浮动销,所述料带槽上设置有用于落料刀口下落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基体的末端设置有废料切口,所述第一基体上设置有导柱孔;
所述上模包括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用于冲裁料带的冲刀,所述冲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冲刀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体的末端设置有用于切废料的切刀,所述第二基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孔滑动配合的导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落料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龙郭彬王艳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龙擎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