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027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主要包括上冲子、端子及下刀口,下刀口组件A、下刀口组件B及下刀口主件的中间位置处均开有凹槽,在下刀口上形成U型凹槽,端子置于U型槽中心的下刀口主件上,端子两侧边缘的下方均设有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上冲子中心处开有与端子形状相对应的端子槽;端子的两侧边缘为双边端子废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降低了模具费用,采用连接臂结构,增加下刀口强度,降低模具维护成本,降低原料宽度的同时提升冲压速度(提升一倍),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在同一工站实现双边端子废料的下料及切断动作,既实现了下刀口强度提高,又避免了端子废料冲压时的跳出,并保证了端子精度。

A cutting and cutting integrated punching lower blad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下端子切割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此类端子为保证端子下料精度会采用双边下料方式设计,这时为避免端子废料冲压时跳出,此种双边下料设计一般采用刺破结构,模具工站较多,端子所使用原料宽度较宽,冲压速度较低,且下刀口为悬臂结构,刀口强度较低,生产时易损坏,模具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主要包括上冲子、端子及下刀口,下刀口主件夹在下刀口组件A和下刀口组件B中间,三者组成下刀口,下刀口组件A、下刀口组件B及下刀口主件的中间位置处均开有凹槽,从而在下刀口上形成U型槽,上冲子的形状与U型槽相对应,端子置于U型槽中心的下刀口主件上,端子两侧边缘的下方均设有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上冲子中心处开有与端子形状相对应的端子槽,且端子槽正好位于端子的正上方;所述端子的两侧边缘为双边端子废料,且双边端子废料均处于U型槽内,通过上冲子向下压迫双边端子废料,在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的作用下,双边端子废料与端子分离,从而实现下料。进一步讲,所述U型槽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凸起,凸起下方设置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通过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将相连的双边端子废料头部切断,实现双边端子废料分离。进一步讲,所述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通过连接臂固定在下刀口主件上,使得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为连接臂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降低了模具费用,采用连接臂结构,增加下刀口强度,降低模具维护成本,降低原料宽度的同时提升冲压速度(提升一倍),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在同一工站实现双边端子废料的下料及切断动作,既实现了下刀口强度提高,又避免了端子废料冲压时的跳出,同时仍采用双边下料,保证了端子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压时下刀口主件第一阶段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压时下刀口主件第二阶段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刀口主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冲子1、双边端子废料2、端子3、下刀口组件A4、下刀口组件B5、下刀口主件6、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7、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8、U型槽9、端子槽10、凸起11、连接臂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实施例:如附图所示,这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主要包括上冲子1、端子3及下刀口,下刀口主件6夹在下刀口组件A4和下刀口组件B5中间,三者组成下刀口,下刀口组件A4、下刀口组件B5及下刀口主件6的中间位置处均开有凹槽,从而在下刀口上形成U型槽9,上冲子1的形状与U型槽9相对应,端子3置于U型槽9中心的下刀口主件6上,端子3两侧边缘的下方均设有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8,上冲子1中心处开有与端子3形状相对应的端子槽10,且端子槽10正好位于端子3的正上方;所述端子3的两侧边缘为双边端子废料2,且双边端子废料2均处于U型槽9内,通过上冲子1向下压迫双边端子废料2,在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8的作用下,双边端子废料2与端子3分离,从而实现下料;所述U型槽9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凸起11,凸起11下方设置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7,通过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7将相连的双边端子废料2头部切断,实现双边端子废料2分离;所述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7通过连接臂12固定在下刀口主件6上,使得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7为连接臂结构,连接臂结构的强度较强,可以提高模具冲速及降低下刀口更换频率,而在常规设计中往往采用悬臂结构,会导致刀口强度下降并需要经常更换。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开始时端子3置于U型槽9中心的下刀口主件6上,驱动上冲子1向下压迫端子3两端的双边端子废料2,在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8的作用下,双边端子废料2与端子3分离,从而实现下料;当双边端子废料2下降到图2的位置时其头部与下刀口主件切断刃口7接触,下降至图3位置时双边端子废料2被切断,形成两个单独的端子废料,从下刀口的下方掉落,接着上冲子1上升,切除废料的端子3移到冲模的下一工站,结束一个工作循环。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冲子(1)、端子(3)及下刀口,下刀口主件(6)夹在下刀口组件A(4)和下刀口组件B(5)中间,三者组成下刀口,下刀口组件A(4)、下刀口组件B(5)及下刀口主件(6)的中间位置处均开有凹槽,从而在下刀口上形成U型槽(9),上冲子(1)的形状与U型槽(9)相对应,端子(3)置于U型槽(9)中心的下刀口主件(6)上,端子(3)两侧边缘的下方均设有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8),上冲子(1)中心处开有与端子(3)形状相对应的端子槽(10),且端子槽(10)正好位于端子(3)的正上方;所述端子(3)的两侧边缘为双边端子废料(2),且双边端子废料(2)均处于U型槽(9)内,通过上冲子(1)向下压迫双边端子废料(2),在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8)的作用下,双边端子废料(2)与端子(3)分离,从而实现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加切断一体式冲压下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冲子(1)、端子(3)及下刀口,下刀口主件(6)夹在下刀口组件A(4)和下刀口组件B(5)中间,三者组成下刀口,下刀口组件A(4)、下刀口组件B(5)及下刀口主件(6)的中间位置处均开有凹槽,从而在下刀口上形成U型槽(9),上冲子(1)的形状与U型槽(9)相对应,端子(3)置于U型槽(9)中心的下刀口主件(6)上,端子(3)两侧边缘的下方均设有下刀口主件下料刃口(8),上冲子(1)中心处开有与端子(3)形状相对应的端子槽(10),且端子槽(10)正好位于端子(3)的正上方;所述端子(3)的两侧边缘为双边端子废料(2),且双边端子废料(2)均处于U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润黄益健汪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费诺嘉力讯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