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808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模具、补水结构、排气结构、进水接头、导水腔、模腔和排水接头,所述模具的内部中心位置开有开口向上的模腔,所述模具的内部环绕开有两导水腔,所述导水腔的一端安装有进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安装在导水腔的另一端,设置电阻条,在马达的作用下,通过丝杆带动导线板的移动,改变电热管的输出功率,在进行水冷时,能够保证水由高温到低温缓慢转化,不会直接骤冷,保证模具组织不发生变化,保证模具的物理性能;在进行水冷时,设置有排气筒,能够对水冷过程中产生的高压蒸汽及时排出,减少对模具的损坏,更好的保护模具的完整性。

A kind of water cooling mechanism for hub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
本技术涉及轮毂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
技术介绍
从水冷的安装方式来看,又可以分为内置水冷和外置水冷两种。对于内置水冷而言,主要由散热器、水管、水泵、足够的水源组成,这就注定了大部分水冷散热系统"体积"较大,而且要求机箱内部空间足够宽余;在进行轮毂生产时,通过模具浇筑的方式进行制造生产,生产脱模时,需要水冷降温;现有的水冷过程一般通过喷洒冷水,对铸造模具进行水冷,水冷不彻底,水冷过程直接通过冷水直接喷洒,容易导致模具组织变化,影响模具的品质,导致后续的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解决了现有水冷过程中骤冷导致模具组织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包括:模具、补水结构、排气结构、进水接头、导水腔、模腔和排水接头,所述模具的内部中心位置开有开口向上的模腔,所述模具的内部环绕开有两导水腔,所述导水腔的一端安装有进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安装在导水腔的另一端,所述补水结构设置在模具的一侧,所述排气结构设置在模具的顶侧;所述补水结构包括水箱、水泵、电热管、加热筒、电阻条、导线板、丝杆、马达和排水管,所述水泵安装在水箱的顶侧,所述加热筒固定在水箱的顶侧,所述电热管安装在加热筒的内部,所述电阻条固定在加热筒的顶侧,所述导线板卡接在电阻条的外侧,所述马达安装在加热筒的一端顶侧,所述丝杆安装在马达的输出端部,所述丝杆通过螺纹配合贯穿安装在导线板的内部;所述排气结构包括排气管、密封塞、排气罩、排气扇、收缩弹簧、排气腔口和密封板,所述模具的顶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罩竖直固定在排气口的顶侧,所述密封板安装在排气罩的空腔内,所述排气腔口开设在密封板的内部,所述密封塞通过收缩弹簧的配合安装在排气腔口的顶端端口处,多个所述排气罩通过排气管串联连接,所述排气扇安装在排气管的一端端部。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通过导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排水端与加热筒的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筒的另一端通过排水管与进水接头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气罩的底端与导水腔连通,所述密封塞与排气腔口的内壁贴合。优选的,所述电热管、电阻条和导线板与电源通过导线串联为串联电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设置电阻条,在马达的作用下,通过丝杆带动导线板的移动,改变电热管的输出功率,在进行水冷时,能够保证水由高温到低温缓慢转化,不会直接骤冷,保证模具组织不发生变化,保证模具的物理性能;在进行水冷时,设置有排气筒,能够对水冷过程中产生的高压蒸汽及时排出,减少对模具的损坏,更好的保护模具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模具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模具内部结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排气结构分布示意图;图中标号:1模具、2补水结构、3排气结构、4进水接头、5导水腔、6模腔、7排水接头、21水箱、22水泵、23电热管、24加热筒、25电阻条、26导线板、27丝杆、28马达、29排水管、31排气管、32密封塞、33排气罩、34排气扇、35收缩弹簧、36排气腔口、37密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解决了现有水冷过程中骤冷导致模具组织发生变化的技术问题。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包括:模具1、补水结构2、排气结构3、进水接头4、导水腔5、模腔6和排水接头7,所述模具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有开口向上的模腔6,所述模具1的内部环绕开有两导水腔5,所述导水腔5的一端安装有进水接头4,所述排水接头7安装在导水腔5的另一端,所述补水结构2设置在模具1的一侧,所述排气结构3设置在模具1的顶侧;所述补水结构2包括水箱21、水泵22、电热管23、加热筒24、电阻条25、导线板26、丝杆27、马达28和排水管29,所述水泵22安装在水箱21的顶侧,所述加热筒24固定在水箱21的顶侧,所述电热管23安装在加热筒24的内部,所述电阻条25固定在加热筒24的顶侧,所述导线板26卡接在电阻条25的外侧,所述马达28安装在加热筒24的一端顶侧,所述丝杆27安装在马达28的输出端部,所述丝杆27通过螺纹配合贯穿安装在导线板26的内部;所述排气结构3包括排气管31、密封塞32、排气罩33、排气扇34、收缩弹簧35、排气腔口36和密封板37,所述模具1的顶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罩33竖直固定在排气口的顶侧,所述密封板37安装在排气罩33的空腔内,所述排气腔口36开设在密封板37的内部,所述密封塞32通过收缩弹簧35的配合安装在排气腔口36的顶端端口处,多个所述排气罩33通过排气管31串联连接,所述排气扇34安装在排气管31的一端端部。水泵22的进水端与水箱21通过导水管连接,水泵22的排水端与加热筒24的一端连接,保证冷水顺利输送。所述加热筒24的另一端通过排水管29与进水接头4连接,保证水的输送。所述排气罩33的底端与导水腔5连通,所述密封塞32与排气腔口36的内壁贴合,能够保证水汽隔绝。所述电热管23、电阻条25和导线板26与电源通过导线串联为串联电路,能够实现对电阻的控制调节。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水冷时,水泵22作用,将水箱21内部的冷水排送到加热筒24的一端,这时马达28作业,带动丝杆27旋转,带动导线板26沿电阻条25移动,实现对电阻的改变,在导线板26的移动过程中,电热管23的功率组件减小,通过排水管29输出的水温度由高到底排入到导水腔5的内部,能够缓慢降温,不会发生骤冷情况,保证冷却时不会造成模具1的损坏,在水冷时会产生大量的蒸汽,在进行排气时,高压气体通过排气罩33排出,密封塞32与排气腔口36的分离开口,在排气扇34的作用下,实现蒸汽排送,避免蒸汽在模具内形成高压气体,保证模具1的稳定。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补水结构(2)、排气结构(3)、进水接头(4)、导水腔(5)、模腔(6)和排水接头(7),所述模具(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有开口向上的模腔(6),所述模具(1)的内部环绕开有两导水腔(5),所述导水腔(5)的一端安装有进水接头(4),所述排水接头(7)安装在导水腔(5)的另一端,所述补水结构(2)设置在模具(1)的一侧,所述排气结构(3)设置在模具(1)的顶侧;/n所述补水结构(2)包括水箱(21)、水泵(22)、电热管(23)、加热筒(24)、电阻条(25)、导线板(26)、丝杆(27)、马达(28)和排水管(29),所述水泵(22)安装在水箱(21)的顶侧,所述加热筒(24)固定在水箱(21)的顶侧,所述电热管(23)安装在加热筒(24)的内部,所述电阻条(25)固定在加热筒(24)的顶侧,所述导线板(26)卡接在电阻条(25)的外侧,所述马达(28)安装在加热筒(24)的一端顶侧,所述丝杆(27)安装在马达(28)的输出端部,所述丝杆(27)通过螺纹配合贯穿安装在导线板(26)的内部;/n所述排气结构(3)包括排气管(31)、密封塞(32)、排气罩(33)、排气扇(34)、收缩弹簧(35)、排气腔口(36)和密封板(37),所述模具(1)的顶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罩(33)竖直固定在排气口的顶侧,所述密封板(37)安装在排气罩(33)的空腔内,所述排气腔口(36)开设在密封板(37)的内部,所述密封塞(32)通过收缩弹簧(35)的配合安装在排气腔口(36)的顶端端口处,多个所述排气罩(33)通过排气管(31)串联连接,所述排气扇(34)安装在排气管(31)的一端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模具用的水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1)、补水结构(2)、排气结构(3)、进水接头(4)、导水腔(5)、模腔(6)和排水接头(7),所述模具(1)的内部中心位置开有开口向上的模腔(6),所述模具(1)的内部环绕开有两导水腔(5),所述导水腔(5)的一端安装有进水接头(4),所述排水接头(7)安装在导水腔(5)的另一端,所述补水结构(2)设置在模具(1)的一侧,所述排气结构(3)设置在模具(1)的顶侧;
所述补水结构(2)包括水箱(21)、水泵(22)、电热管(23)、加热筒(24)、电阻条(25)、导线板(26)、丝杆(27)、马达(28)和排水管(29),所述水泵(22)安装在水箱(21)的顶侧,所述加热筒(24)固定在水箱(21)的顶侧,所述电热管(23)安装在加热筒(24)的内部,所述电阻条(25)固定在加热筒(24)的顶侧,所述导线板(26)卡接在电阻条(25)的外侧,所述马达(28)安装在加热筒(24)的一端顶侧,所述丝杆(27)安装在马达(28)的输出端部,所述丝杆(27)通过螺纹配合贯穿安装在导线板(26)的内部;
所述排气结构(3)包括排气管(31)、密封塞(32)、排气罩(33)、排气扇(34)、收缩弹簧(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东高翔张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众异特巧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