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反装胎轮毂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6864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反装胎轮毂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以及底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后形成模腔;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导向柱,顶出板套设在导向柱上并沿导向柱上下移动;还包括斜向连杆,该斜向连杆两端分别顶抵顶出板下表面和铸件内表面;同时在靠近铸件的一端,该斜向连杆还设有斜顶镶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减少了铸件的工艺余量,减少铸件机加工量。铸造相同一款轮毂使用的铝水更少,节约资源。从工艺学考虑由于使用镶块导致此部位的热结大幅度减小,铸件的报废率将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反装胎轮毂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仅提供了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且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随着汽车轮毂的多样化,人们对于反装胎轮毂的需求逐渐加大,因为反装胎轮毂具有外观更加好看,轮辋强度更好以及可以安装更大的刹车钳等优点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但由于反装胎轮毂里面为内凹式,在对应的上模部位形成反拔模,所以模具结构上模需要增加很大的加工余量,导致铸件厚大,后续机加工此部位缺陷严重,而且形成很大的能源浪费。故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产量,节约模具成本的针对反装胎轮毂的模具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针对反装胎轮毂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组件以及底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后形成模腔;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导向柱,顶出板套设在导向柱上并沿导向柱上下移动;还包括斜向连杆,该斜向连杆两端分别顶抵顶出板下表面和铸件内表面;同时在靠近铸件的一端,该斜向连杆还设有斜顶镶块。上模组件还包括上模,以及设置在上模中的上模芯和分流锥。还包括连通所述模腔的吸液管。所述吸液管靠近模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反装胎轮毂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以及底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后形成模腔;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导向柱,顶出板套设在导向柱上并沿导向柱上下移动;还包括斜向连杆,该斜向连杆两端分别顶抵顶出板下表面和铸件内表面;同时在靠近铸件的一端,该斜向连杆还设有斜顶镶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反装胎轮毂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以及底模组件;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后形成模腔;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设置在上模板上的导向柱,顶出板套设在导向柱上并沿导向柱上下移动;还包括斜向连杆,该斜向连杆两端分别顶抵顶出板下表面和铸件内表面;同时在靠近铸件的一端,该斜向连杆还设有斜顶镶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李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瑞阳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