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包括靠背、椅座,靠背两侧枢接在椅座两侧,椅座底部设有安装支架,靠背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弹性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轴销、定位帽、复位弹簧、伸缩杆、旋钮及丝杆,其中伸缩杆具有活动杆、固定杆及轴销连接孔;所述丝杆一端连接安装支架,另一端与活动杆连接;所述旋钮为中空结构,在一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中间设有定位台阶,旋钮内螺纹端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复位弹簧、定位帽套接在伸缩杆的固定杆端,复位弹簧一端位于旋钮内并抵靠在定位台阶上,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帽的端面;所述轴销穿过伸缩杆的轴销连接孔安装固定在靠背上。采用该结构的座椅其弹性角度调节装置承力较小、弹性系数稳定且弹力可调。(*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具制造
,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涉及一种靠背 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主要由靠背和椅座组成,靠背通过一弹 性连接装置安装在椅座上,使用时,主要靠人体的背部对靠背施加一个向后 的力,使靠背与椅座之间的弹性连接装置产生弹性变形,从而改变靠背的倾 斜角度。现有的这类座椅,其靠背的支撑主要依靠弹性连接装置,要求弹性 连接装置需具有较大的支撑强度且弹性系数稳定性好,因此对生产工艺要求 非常高,必然增加座椅的生产成本。另外,座椅弹性连接装置的弹力均为一 个固定值,在实际生活中,座椅可能会由不同体骼、不同重量的人使用,如 果弹性连接装置的弹力为固定值,当一个体骼强壮的人坐在上面时,可能将 背部往靠背一靠,在自身重力下,靠背就向后倾斜到了最大角度,无法将靠背控制在最舒适的角度;反之, 一个身材较为娇小的女性或小孩坐在上面时, 背部需要对靠背施加一个非常大的力才能将靠背后倾到最大角度。而目前市 场上还没有一种座椅的弹性连接装置的弹力是可调节的,无法满足各种不同 体骼的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角度调节装置承力较小、弹性系数 稳定且弹力可调节的座椅,使各种不同体骼的人使用时,都能较好控制座椅 靠背的后倾角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包括 靠背、椅座,靠背两侧枢接在椅座的两侧,椅座底部设有一安装支架,靠背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弹性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弹性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轴销、定位帽、复位弹簧、伸缩杆、旋钮及 丝杆,其中伸縮杆具有一活动杆、 一固定杆及位于固定杆端部的轴销连接孔, 活动杆可在固定杆内前后伸縮移动;所述丝杆一端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另一 端与伸縮杆的活动杆连接;所述旋钮为中空结构,在一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中间设有一定位台阶,旋钮的内螺纹端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复位弹簧、 定位帽套接在伸縮杆的固定杆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位于旋钮内并抵靠在定位 台阶上,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帽的端面;所述轴销位于定位帽的外侧,穿过伸 縮杆的轴销连接孔安装固定在靠背上。所述伸縮杆的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设有减振垫片。所述旋钮外侧壁开有磨擦条纹。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将靠背两侧枢接在椅座的两侧,在椅座底部设 有一安装支架,靠背与安装支架之间安装一弹性角度调节装置,采用该连接 方式,靠背支撑不再单独由弹性角度调节装置支撑,其两侧枢接点可承担较 大部分的力,这样降低了对弹性角度调节装置的支撑强度的要求,因此,生 产工艺可以大幅降低,减少生产成本,且弹性系数的稳定性会更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弹性角度调节装置由轴销、定位帽、复 位弹簧、伸縮杆、旋钮及丝杆等组成,通过调节旋钮与丝杆的相对位置,即 可调节复位弹簧的的伸縮长度,从而改变弹力大小,以达到满足不同体骼人 的需要。縮杆的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设有减振垫片,减小硬冲击,由坐向躺靠转 换时,动作平稳,感觉舒适。旋钮外侧壁开有磨擦条纹,调节时增加与手的磨擦力,在调节过程中手 不易打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说明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包括靠背1、椅座2,靠背1两侧支撑架10枢接在椅座2的两侧端边20处, 椅座2底部设有一安装支架3,靠背1与安装支架3之间设有弹性角度调节装 置4,该弹性角度调节装置4主要由轴销40、定位帽41、复位弹簧42、伸縮 杆43、旋钮44及丝杆45等部件组成,其中伸縮杆43具有一活动杆430、 一 固定杆431及位于固定杆端部的轴销连接孔432,活动杆430 —端位于固定杆 431内,并且能在固定杆431内前后移动,伸缩杆43可采用气缸、油缸等; 所述丝杆43 —端连接在安装支架3上,另一端与伸縮杆43的活动杆430连 接;所述旋钮44为中空结构,在一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440,中间设有一定 位台阶441,旋钮44的内螺纹端螺纹连接在丝杆45上;所述定位帽41、复 位弹簧42套接在伸縮杆43的固定杆431端,复位弹簧42的一端位于旋钮44 内并抵靠在定位台阶441上,另一端抵靠定位帽41的端面;所述轴销40位 于定位帽41的外侧,穿过伸縮杆43的轴销连接孔432安装固定在靠背1上。 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伸縮杆43的活动杆430端与丝杆45连接,可采用螺 钉连接、焊接或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然后将旋钮44的内螺纹端螺纹旋紧在 丝杆45上,另一端开口朝向固定杆431,再把定位帽41、复位弹簧42套接 在固定杆431的上,对定位帽41施加一个朝向丝杆45端的压力,复位弹簧 42长度稍微縮短一定距离,使定位帽41位于轴销连接孔432的右端,此时把 轴销40穿设在伸縮杆43的轴销连接孔432上,最后将轴销40安装在靠背1 上,丝杆45端部安装在安装支架3上即组装完成。使用时,根据不同使用者 的体型去调节旋钮44位于丝杆45上的位置,身材娇小的女性或小孩使用时, 将旋钮44狞到丝杆45的右端,复位弹簧42的伸縮长度调到较长状态,此时 复位弹簧42弹力较小,使用时只需对靠背1施加较小的力就能通过靠背1对 复位弹簧42施加一个足以使复位弹簧42产生压縮的压力,复位弹簧42压縮 后,压迫伸縮杆43的活动杆430向固定杆431端移动,使伸缩杆43的总长 度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靠背倾斜角度。而对于身材强壮的人使用时,则将旋 钮44调到丝杆的左端,使复位弹簧42的伸縮长度较短,此时,复位弹簧42弹力较大,使用时同样需要背部对靠背1施加一定力量才能让复位弹簧42进 一步压縮,使伸縮杆43的总长度发生改变,去控制靠背1的最佳倾斜角度。 为了使座椅靠背1转换动作平稳,在伸縮杆43的固定杆431与活动杆430之 间设有减振垫片433,另外,为了方便调节旋转44,在其外侧壁开有磨擦条 纹442,防止调节时手打滑。权利要求1. 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包括靠背、椅座,其特征在于靠背两侧枢接在椅座的两侧,椅座底部设有一安装支架,靠背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弹性角度调节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弹性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轴销、定位帽、复位弹簧、伸縮杆、旋钮及丝杆,其 中伸縮杆具有一活动杆、 一固定杆及位于固定杆端部的轴销连接孔,活动杆 可在固定杆内前后伸縮移动;所述丝杆一端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另一端与伸 縮杆的活动杆连接;所述旋钮为中空结构,在一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中间 设有一定位台阶,旋钮的内螺纹端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复位弹簧、定位 帽套接在伸縮杆的固定杆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位于旋钮内并抵靠在定位台阶 上,另一端抵靠在定位帽的端面;所述轴销位于定位帽的外侧,穿过伸縮杆 的轴销连接孔安装固定在靠背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伸縮杆的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设有减振垫片。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 旋钮外侧壁开有磨擦条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包括靠背、椅座,靠背两侧枢接在椅座两侧,椅座底部设有安装支架,靠背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弹性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轴销、定位帽、复位弹簧、伸缩杆、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靠背倾斜角度可调的座椅,包括靠背、椅座,其特征在于:靠背两侧枢接在椅座的两侧,椅座底部设有一安装支架,靠背与安装支架之间设有弹性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蔡国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