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少生专利>正文

一种轴承组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93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组装模具,包括铆压成型冲头、钢珠漏斗、下内圈固定芯棒、下模座和下模座固定板,所述铆压成型冲头通过一端设置的铆压成型冲头柱固定在上模具上,所述钢珠漏斗、下内圈固定芯棒、下模座和下模座固定板组成下模具,所述钢珠漏斗安装在组成下模具的下模座上,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安装在下模座内,所述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固定板上,所述铆压成型冲头、钢珠漏斗、下内圈固定芯棒、下模座的几何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钢柱漏斗内居中设有钢珠限位圈、钢柱漏斗凸柱和漏珠孔能顺了将钢珠引入轴承内,所述铆压成型冲头压下即可完成轴承的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组装简单、结构稳固、制作精度高、生产效益高的特点。

A bearing assembly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组装模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作领域,具体是一种轴承组装模具。
技术介绍
带有钢珠的轴承被运用在许多领域,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此类轴承大多由内圈、外圈和做为滚动体的钢珠组成,三者的组装环节直接关系到轴承的品质,轴承的组装是轴承在组装时先将制作完成的内圈和外圈固定在模具中,再进行钢珠的填充以及压制成型,轴承的组装过程非常重要,也相比较耗费制作成本,尤其是许多尺寸较小的轴承组装,由于轴承各零部件的尺寸小,组装难度更大,生产效益也不高,在组装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由于设备精度不够而产品较多劣质产品,故而用于轴承组装的模具在轴承的组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些轴承组装模具虽然精度高,但组装过程较为繁琐,生产效益大大降低,同时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
技术介绍
中轴承组装精度低,组装繁琐的缺点,提供一种精度高、效益高的轴承组装模具,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组装模具,包括铆压成型冲头、钢珠漏斗、下内圈固定芯棒、下模座和下模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成型冲头设置有铆压成型冲头杆和铆压成型冲头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组装模具,包括铆压成型冲头、钢珠漏斗、下内圈固定芯棒、下模座和下模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成型冲头设置有铆压成型冲头杆和铆压成型冲头柱,所述铆压成型冲头固定设置在铆压成型冲头杆的一端,所述铆压成型冲头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铆压成型冲头柱上,所述铆压成型冲头朝下设置在钢珠漏斗上方,所述钢珠漏斗内设有装珠槽,所述装珠槽呈漏斗形,所述装珠槽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钢珠限位圈,所述钢珠限位圈有若干漏珠孔,所述钢珠限位圈中心位置设有钢珠漏斗凸柱,所述钢珠漏斗底部设有钢珠漏斗安装孔,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呈圆柱体结构,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的上端的一部分套有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的顶部居中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组装模具,包括铆压成型冲头、钢珠漏斗、下内圈固定芯棒、下模座和下模座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成型冲头设置有铆压成型冲头杆和铆压成型冲头柱,所述铆压成型冲头固定设置在铆压成型冲头杆的一端,所述铆压成型冲头杆的另一端固定在铆压成型冲头柱上,所述铆压成型冲头朝下设置在钢珠漏斗上方,所述钢珠漏斗内设有装珠槽,所述装珠槽呈漏斗形,所述装珠槽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钢珠限位圈,所述钢珠限位圈有若干漏珠孔,所述钢珠限位圈中心位置设有钢珠漏斗凸柱,所述钢珠漏斗底部设有钢珠漏斗安装孔,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呈圆柱体结构,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的上端的一部分套有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的顶部居中位置设有内圈固定头,所述内圈固定头顶面与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顶面相平,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和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安装在下模座内,所述钢珠漏斗安装在下模座顶部,所述下模座外形呈圆柱型,所述下模座圆柱型中心位置设有高于下模座圆柱型平面的下模座承台,所述下模座居中设有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安装孔和下内圈固定芯棒安装孔,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安装孔位于下内圈固定芯棒安装孔上部且二者相通,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和下内圈固定芯棒插入下模座承台中心的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安装孔和下内圈固定芯棒安装孔内且突出下模座承台顶面,所述下内圈固定芯棒固定套和下内圈固定芯棒安装后的突出下模座承台的高度尺寸与钢珠漏斗底部设置的钢珠漏斗安装孔深度尺寸适配,所述下模座圆柱型顶面沿下模座承台设有内凹的环沟槽,所述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少生
申请(专利权)人:曾少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