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13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26
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包括锁紧罩和套筒,套筒为空心柱状结构,一端加工有空心柱状凸台;锁紧罩为环状槽形结构,端面中心处加工有通孔,通孔位于槽形结构内侧的一端加工有环状凸台;装配时,锁紧罩用于固定待装组合体,套筒空心柱状凸台端面推动轴承内环的端面沿轴运动,到达预装位置时,解除锁紧罩与待装组合体的固定,最终推动待装组合体与预装在轴上的轴承内环组成完整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工装操作代替手动操作,彻底解决内环分瓣轴承手动装配时内环受力不均的问题,且工装保证轴承内外圈同轴度要求,摆脱对工人技术素质的依赖,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Efficient assembly device of inner ring split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属于装配领域。
技术介绍
某产品内环分瓣轴承由轴承内环1、滚珠、轴承外圈、轴承保持架、轴承内环2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轴承内环与轴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座配合,且轴承内外圈同轴度要求为技术要求较高。长期以来,内环分瓣轴承的装配仅靠装配人员手动操作完成,装配成功率高度依赖工人的操作水平,且一次装配成功率很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轴承内环施力稍有不均,便导致轴承散套,滚珠散落。按照要求需更换轴承,重新装配,严重制约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2)轴承装完以后需要二次调整轴承内外圈位置,以保证同轴度要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以工装操作代替手动操作,彻底解决内环分瓣轴承手动装配时内环受力不均的问题,且工装保证轴承内外圈同轴度要求,摆脱对工人技术素质的依赖,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包括锁紧罩和套筒;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罩(3)和套筒(4);/n套筒(4)为空心柱状结构,一端加工有空心柱状凸台;/n锁紧罩(3)为环状槽形结构,端面中心处加工有通孔,通孔周围的端面上均布四个观察孔;通孔位于槽形结构内侧的一端加工有环状凸台;锁紧罩(3)的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钉孔;/n装配时,锁紧罩(3)用于固定待装组合体,所述待装组合体为由轴承内环(1)、滚珠、轴承外圈和轴承保持架构成的整体结构,套筒(4)空心柱状凸台端面推动轴承内环(1)的端面沿轴运动,到达预装位置时,解除锁紧罩与待装组合体的固定,最终推动待装组合体与预装在轴上的轴承内环(2)组成完整轴承。/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罩(3)和套筒(4);
套筒(4)为空心柱状结构,一端加工有空心柱状凸台;
锁紧罩(3)为环状槽形结构,端面中心处加工有通孔,通孔周围的端面上均布四个观察孔;通孔位于槽形结构内侧的一端加工有环状凸台;锁紧罩(3)的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钉孔;
装配时,锁紧罩(3)用于固定待装组合体,所述待装组合体为由轴承内环(1)、滚珠、轴承外圈和轴承保持架构成的整体结构,套筒(4)空心柱状凸台端面推动轴承内环(1)的端面沿轴运动,到达预装位置时,解除锁紧罩与待装组合体的固定,最终推动待装组合体与预装在轴上的轴承内环(2)组成完整轴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罩(3)环状槽形结构的槽深与轴承外圈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罩(3)内径与轴承外圈的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罩(3)内径与锁紧罩(3)通孔的同轴度为Φ0.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环分瓣轴承高效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罩(3)上的环状凸台端面外径与轴承内环(1)外径相同,环状凸台端面外径与内径的差值为轴承内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修伟李志强王超刘江红冀晓来王广松贾云鹏丁琳刘奇路文文赵赫崔磊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