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831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它包括一端盖,端盖的内侧面向内凸出设有密封环部以用于将端盖的内腔分隔为高压排气腔和增焓进气腔;端盖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使高压排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端盖的外壁上还开设有用于使增焓进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增焓进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结构与增焓腔组件配合,使端盖的内腔位于密封环部内侧部分与增焓腔组件形成增焓进气腔,并通过增焓进气通道与端盖外部相连通;同时使端盖的内腔位于密封环部的外侧部分形成高压排气腔,并通过排气通道与端盖外部相连通;可实现将高压排气口和增焓进气口设置在一个端盖上,减少整机的成本、重量,也使装配变得更加简单。

An intake end cover structure of enthalpy increasing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空调压缩机
,尤其是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的制热能力和实现超低温快速制热,增焓压缩机正被广泛应用于热泵系统中。增焓涡旋压缩机是通过中间压力吸气孔吸入一部分中间压力的气体,与压缩腔内的部分压缩冷媒混合再压缩,通过增加制冷剂流量而提高压缩机效率,因此需要有高压排气口和补气增焓口。通常压缩机设计两个盖板结构件,排气口设置在排气端盖上,增焓口设置在增焓盖板上,然后通过螺栓将排气端盖、增焓盖板锁在壳体上,此结构增加了增焓盖板零部件,不仅增加了整机成本而且也增加了压缩机整体的重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空调压缩机中的端盖提出改进方案,以将高压排气口和增焓进气口设置在一个端盖上,可同时起到油气分离和补气增焓的功能,既减少了整机的成本、重量,也使装配变得更加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它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面向内凸出设置有一密封环部以用于与增焓腔组件配合将端盖的内腔分隔为高压排气腔和增焓进气腔;所述端盖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使高压排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端盖的外壁上还开设有用于使增焓进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增焓进气通道。优选地,所述密封环部的内侧面上沿着密封环部的走向环周地开设有一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用于安装密封圈以对高压排气腔和增焓进气腔进行密封隔离。优选地,所述密封环部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孔和一个或多个螺栓孔以用于对增焓腔组件进行定位安装,所述定位孔和螺栓孔均分布于密封环槽的轮廓外侧。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内腔还设置有与高压排气腔相分隔的回油腔,所述排气通道的内端开设有与回油腔相连通的回油口,所述排气通道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高压排气腔相连通的排气口。优选地,所述排气通道的外端口开设于端盖的侧壁且排气通道由端盖的侧壁向其内侧延伸分布,所述排气通道内设有一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端分布于排气口的外侧且排气管的外端周壁与排气通道的内周壁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排气管的内端延伸分布至回油口处,所述排气管的内端外径小于排气通道内端口径。优选地,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且位于密封环部的内侧开设有增焓口,所述增焓进气通道通过增焓口与增焓进气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增焓进气通道由增焓口沿直线向端盖的顶面延伸与端盖的外部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增焓进气通道由端盖的侧壁向其内侧延伸分布,所述增焓进气通道内端通过斜面过渡与增焓口相连通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密封结构与增焓腔组件配合,使端盖的内腔中位于密封环部内侧的部分形成增焓进气腔,并通过增焓进气通道与端盖外部相连通;同时使端盖的内腔中位于密封环部外侧的部分形成高压排气腔,并通过排气通道与端盖外部相连通;从而实现将高压排气口和增焓进气口设置在一个端盖上,减少了整机的成本、重量,也使装配变得更加简单。基于此,其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盖和增焓腔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端盖和增焓腔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状态下的剖视图(一);图9是图7状态下的剖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10结构,它包括一端盖10,端盖10的内侧面向内凸出设置有一密封环部11以用于与增焓腔组件20配合将端盖10的内腔分隔为高压排气腔a和增焓进气腔b;端盖10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使高压排气腔a与端盖10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12,端盖10的外壁上还开设有用于使增焓进气腔b与端盖10外部相连通的增焓进气通道13。基于以上结构设置,可将增焓腔组件20装配在密封环部11上,从而使端盖10的内腔位于密封环部11内侧部分与增焓腔组件20装配形成增焓进气腔b,并通过增焓进气通道13与端盖10外部相连通;过同时使端盖10的内腔位于密封环部11外侧部分形成高压排气腔a,并通过排气通道12与端盖10外部相连通;从而实现将高压排气口和增焓进气口设置在一个端盖10上,减少了整机的成本、重量,也使装配变得更加简单。为提高高压排气腔a和增焓进气腔b之间的密封隔离效果,作为优选方案,参考图2、图4、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环部11的内侧面上沿着密封环部11的走向环周地开设有一密封环槽111,密封环槽111内用于安装密封圈14以对高压排气腔a和增焓进气腔b进行密封隔离。当增焓腔组件20装配在密封环部11上时,密封环槽111与密封圈14可夹设在增焓腔组件20与端盖10的内侧面(即密封环部11的内侧面)之间,从而实现高压排气腔a和增焓进气腔b之间的密封隔离。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参考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环部11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孔112和一个或多个螺栓孔113以用于对增焓腔组件20进行定位安装,定位孔112和螺栓孔113均分布于密封环槽111的轮廓外侧。通过增焓腔组件20上对位分布的定位孔112和螺栓孔113,配合相应的销柱及螺栓,即可实现对增焓腔组件20的精确定位安装。为使端盖10能同时起到油气分离和补气增焓的功能,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端盖10的内腔还设置有与高压排气腔a相分隔的回油腔c,排气通道12的内端开设有与回油腔c相连通的回油口121,排气通道1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高压排气腔a相连通的排气口12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参考图4、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排气通道12的外端口开设于端盖10的侧壁且排气通道12由端盖10的侧壁向其内侧延伸分布,排气通道12内设有一排气管15,排气管15的外端分布于排气口122的外侧且排气管15的外端周壁与排气通道12的内周壁之间密封套接,排气管15的内端延伸分布至回油口121处,排气管15的内端外径小于排气通道12内端口径。由此,高压排气腔a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122可进入排气通道12内,并沿着排气管15的外周侧向排气通道12的内端移动,并由排气管15的内端进入排气管15,通过排气管15向排气通道12的外端移动,排到端盖10外部。在此过程中,气流在排气管15的内端处产生涡旋碰撞,其中冷媒从排气管15的内端进入排气管15,通过排气管15向排气通道12的外端移动,排到端盖10外部,而冷冻油经回油孔进入回油腔c并回入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面向内凸出设置有一密封环部以用于与增焓腔组件配合将端盖的内腔分隔为高压排气腔和增焓进气腔;所述端盖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使高压排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端盖的外壁上还开设有用于使增焓进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增焓进气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面向内凸出设置有一密封环部以用于与增焓腔组件配合将端盖的内腔分隔为高压排气腔和增焓进气腔;所述端盖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使高压排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端盖的外壁上还开设有用于使增焓进气腔与端盖外部相连通的增焓进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部的内侧面上沿着密封环部的走向环周地开设有一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内用于安装密封圈以对高压排气腔和增焓进气腔进行密封隔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部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孔和一个或多个螺栓孔以用于对增焓腔组件进行定位安装,所述定位孔和螺栓孔均分布于密封环槽的轮廓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焓压缩机的进气端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内腔还设置有与高压排气腔相分隔的回油腔,所述排气通道的内端开设有与回油腔相连通的回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乐郑惠凤彭建云许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宇信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