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装置及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噪音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降噪装置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制冷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制冷核心设备压缩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严峻的市场形势,要求压缩机制造业不断的提升压缩机性能,其中噪音和振动成为了衡量压缩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螺杆式压缩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行稳定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噪音大的缺点,压缩机排气压力高、流速大,且呈周期性叠加,因此气体脉动噪音成为了压缩机噪音的主要来源,长期处于强噪音的环境中,会造成听力疲劳、听力下降以及各种疾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气体脉动造成噪音过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气流回转而降低压缩机排气噪声的降噪装置及压缩机。一种降噪装置,包括:壳体,内部形成消音腔;两个隔板,设置于所述消音腔内部,且将所述消音腔分为相对密封的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和第三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和所述第三缓冲腔依次连通;流入消音腔的气流沿第一方向流入所述第一缓冲腔,沿第二方向由所述第一缓冲腔流入所述第二缓冲腔,沿第三方向由所述第二缓冲腔流入所述第三缓冲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所述消音腔为圆柱形结构,两个所述隔板沿所述圆柱形结构的轴线设置于所述消音腔内部,且所述隔板的形状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截面相同。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面上设置有排气口,且所述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一缓冲腔和所述第三缓冲腔沿所述进气口至所述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内部形成消音腔(2);/n两个隔板(3),设置于所述消音腔(2)内部,且将所述消音腔(2)分为相对密封的第一缓冲腔(4)、第二缓冲腔(5)和第三缓冲腔(6),所述第一缓冲腔(4)、所述第二缓冲腔(5)和所述第三缓冲腔(6)依次连通;/n流入消音腔(2)的气流沿第一方向流入所述第一缓冲腔(4),沿第二方向由所述第一缓冲腔(4)流入所述第二缓冲腔(5),沿第三方向由所述第二缓冲腔(5)流入所述第三缓冲腔(6),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内部形成消音腔(2);
两个隔板(3),设置于所述消音腔(2)内部,且将所述消音腔(2)分为相对密封的第一缓冲腔(4)、第二缓冲腔(5)和第三缓冲腔(6),所述第一缓冲腔(4)、所述第二缓冲腔(5)和所述第三缓冲腔(6)依次连通;
流入消音腔(2)的气流沿第一方向流入所述第一缓冲腔(4),沿第二方向由所述第一缓冲腔(4)流入所述第二缓冲腔(5),沿第三方向由所述第二缓冲腔(5)流入所述第三缓冲腔(6),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或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2)为圆柱形结构,两个所述隔板(3)沿所述圆柱形结构的轴线设置于所述消音腔(2)内部,且所述隔板(3)的形状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截面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结构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面上设置有排气口,且所述第二缓冲腔(5)、所述第一缓冲腔(4)和所述第三缓冲腔(6)沿所述进气口至所述排气口方向依次并列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7),所述第一进气管(7)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且所述第一进气管(7)一端与所述降噪装置的外部连通,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缓冲腔(5)后与所述第一缓冲腔(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7)伸入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缓冲腔(4)厚度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气管(8),所述第二进气管(8)贯穿一个所述隔板(3),且所述第二进气管(8)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缓冲腔(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8)伸入所述第一缓冲腔(4)内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缓冲腔(4)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进气管(8)伸入所述第二缓冲腔(5)内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缓冲腔(5)厚度的二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第三进气管(9),所述第三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熙,武晓昆,李磊,刘志华,侯芙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