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海潮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冷凝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68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冷凝机组,包括制冷剂冷凝器,制冷剂冷凝器的散热介质为冷却油,制冷剂冷凝器沉浸在油箱内的冷却油中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油,油箱与冷却油散热器通过两对进出油口法兰构成一条循环回路,冷却油在循环回路中流动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油散热器,冷却油散热器的散热介质为室外空气,室外空气在轴流风扇强制作用下流过冷却油散热器并带走其金属表面的热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换热效率高,在同样的制冷效果的情况下,大大节省电耗,能效比有了较大提高,相对于水冷式冷凝器,克服了冷凝管易被腐蚀的缺点,也不存在冷凝器结存污垢而影响冷凝的问题,由于不需要用水,冷却油可循环使用,安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仅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冷凝机组,特别是仅涉及一种油冷和强制风冷双冷却冷凝器的室外冷凝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所属分体式空调器室外冷凝机组的
内尚无类似的本专利技术技术。较为接近的技术有空冷式分体空调器室外冷凝机组和水冷式分体空调器室外冷凝机组。通常,房间空调器有整体式(即蒸发机组和冷凝机组合为一体)和分体式(结构上分为室内蒸发机组和室外冷凝机组)两类,只有分体式房间空调器才有室外冷凝机组。分体式房间空调器的室外冷凝机组中的冷凝器是一种把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的换热器,制冷剂冷凝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是通过冷凝器的金属传到外侧,由流经冷凝器的室外空气(或水)带走,因此,现有技术的室外冷凝机组有空气冷却式和水冷却式两类,也有采用将室外冷凝机组置于室内,通过水冷却冷凝器使得室内空调降温的现有技术,但必须通过室外设有循环冷却水将冷凝器的热量带出室外的配套技术,否则,将无法达到冷凝器冷却制冷剂以满足空调制冷降温的目的。房间空调器中使用的冷凝器,绝大多数是空气冷却式,简称空冷式,也有称之为风冷式。风冷式冷凝器由于空气的传热性较差,所以,冷凝器的体积较大,生产成本高,换热效果较差;水冷却式冷凝器的缺点是冷却管易被腐蚀,污垢排除较困难,耗水,使用不便。冷凝器也有称之为散热器或换热器的,但实质上并无区别,都是为了使某一物质降温冷却。但所有的冷凝器均需与其特定的冷却介质组合在一起方可产生冷凝作用,水冷式的冷却介质为水;油冷式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油;室内冷凝机组冷凝器的冷却介质为室内空气;室外冷凝机组冷凝器的冷却介质为室外空气,离开了特定的冷却介质,冷凝器将失去其冷凝作用。还有一些相邻领域的现有技术,如《一种空调器》(中国专利号02283945.3);《一体式空调器》(中国专利号03273090.X);《空调器》(中国专利申请号02145634.8)等,此类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与室外空气换热的无室外冷凝机组的空调器,其冷凝系统为专用于室内的室内冷凝机组,其一切技术特征均具有室内的实质内容,因此,仅可能与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室内冷凝器的冷却系统尽管也采用了油冷式,但存在如下三点缺点1、为了达到专利技术目的,将冷凝系统和整个空调系统设计为全部置于室内的一体机,与室外隔绝,于是,就空调系统与室内空间系统所组成的一个大系统来讲,由于空调系统要消耗外界对它提供的电能,其中一部分要转化成热能(如压缩机运转发热产生的热量),整个系统又是与室外隔离的,不可能对室外散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整个大系统的热能只可能增加而不可能减少,最终室内空间系统的温度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升高,根本实现不了空调制冷的目的。2、就该系统中的油冷却冷凝器这部分系统来说,由于将冷凝系统由室外设计到室内,并不仅是形式上位置关系的变化,而是实质内容发生了变化,即冷凝器中冷凝剂的热量仅能通过油冷散热器与室内空气交换而不可能与室外空气交换,最终使室内空气温度提高到接近油冷散换器表面温度而失去散热冷凝的作用。3、仅就该种油冷散热器来说,由于是通过与室内空气在自然对流状态下的热交换,且散热器选取了散热表面积较小的圆管,其散热能力极低,并不能达到使气态的冷凝剂降温成为液态冷凝剂从而进入蒸发机组蒸发吸热制冷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室外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冷凝机组,制冷剂冷凝过程中放出的热量,首先通过制冷剂冷凝器的金属传到外侧,散发给流经制冷剂冷凝器的冷却油实现第一次散热;然后热量由冷却油带到冷却油散热器,在轴流风扇强制风冷的作用下,由流经冷却油散热器的室外空气带走,实现第二次散热,冷却油循环留过制冷剂冷凝器从而将制冷剂冷凝器里的冷凝剂冷却到足以满足空调制冷的工作状况,实现空调制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冷凝机组,包括制冷剂冷凝器,其特征是制冷剂冷凝器的散热介质为冷却油,制冷剂冷凝器沉浸在油箱内的冷却油中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油,油箱与冷却油散热器通过两对进出油口法兰构成一条循环回路,冷却油在循环回路中流动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油散热器,冷却油散热器的散热介质为室外空气,室外空气在轴流风扇强制作用下流过冷却油散热器并带走其金属表面的热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冷却油散热器散热片长方形横切面的长边与轴流散热风扇的轴心线相平行。冷却油在油箱中的流动方向与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流动方向成逆向流动。由于制冷剂冷凝器沉浸在冷却油中,冷却油成了制冷剂冷凝器的冷却介质,而冷却油又是循环流动的,因此,制冷剂冷凝器中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由流经它的冷却油冷却后形成液体制冷剂。制冷剂蒸气的热量,传递给流经它的冷却介质冷却油,并由其带出通过冷却油散热器在轴流散热风扇的强制风冷的作用下排放到其冷却介质室外空气中。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室外空气,本专利技术将无法实现。因此,室外空气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一项特殊的必要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核心就是一种双冷却(油冷十强制风冷)冷凝器的室外冷凝机组,即由冷却油冷却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和由室外空气在轴流散热风扇的强制作用下对冷却油散热器(实际上也是一个冷凝器)强制对流散热冷却组成。而强制对流散热的散热能力是自然对流风冷散热的二到三倍,如果仅有冷却油冷却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和冷却油在自然对流的散热器中自然散热而无轴流散热风扇对冷却油散热器作强制对流风冷散热,就不可能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空调所需要的液态制冷剂,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将无法实现,因此,强制风冷及其相关技术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中的作用,就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冷却散热能力量的提高,而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均包涵位于室外这一实质内容即室外空气与冷凝机组组成一个热交换系统。只有这样,冷却油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充分的散热冷却,气态制冷剂才有可能被冷凝成液态,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才能实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相对于空冷式冷凝器的冷却介质空气,油冷式冷凝器的冷却介质冷却油的导热系数要远高于空气的导热系数(5倍以上),再加上本专利技术的双冷却设计和其它一些特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专利技术对制冷剂的换热效率要数倍高于空冷式冷凝器,增加了制冷量,在同样的制冷效果的情况下,大大节省电耗。能效比有了较大提高。这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目的和优点。2、相对于水冷式冷凝器,克服了冷凝管易被腐蚀的缺点,也不存在冷凝器结存污垢而影响冷凝的问题,由于不需要用水,冷却油可循环使用,安装使用方便。3、相对于前述的室内冷凝器采用油冷式的那些现有技术来说,由于冷凝系统的位置及其与空气的作用关系在技术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从而具有了向室外空气散热的功能,同时,由于采用了双冷却系统(油冷十强制风冷),从而使得制冷剂冷凝器真正具有了将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以满足室内蒸发机组空调制冷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和图2中,1为室外冷凝机组机壳,2为隔离板,3为油箱盖,4为冷却油,5为制冷剂冷凝器,6为油箱,7为油箱出油口法兰,8为冷却油散热器进油口法兰,9为冷却油散热器,10为油泵,11为冷却油散热器出油口法兰,12为油箱进油口法兰,13为排油阀,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冷凝机组,包括制冷剂冷凝器,其特征是:制冷剂冷凝器的散热介质为冷却油,制冷剂冷凝器沉浸在油箱内的冷却油中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油,油箱与冷却油散热器通过两对进出油口法兰构成一条循环回路,冷却油在循环回路中流动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油散热器,冷却油散热器的散热介质为室外空气,室外空气在轴流风扇强制作用下流过冷却油散热器并带走其金属表面的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孙海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