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组(10)具备机壳(20)和室外热交换器(30),该机壳(20)具有四个侧面(4),该室外热交换器(30)具有设置在该机壳(20)内且与该机壳(20)的各侧面(4)相对应的四个热交换面(30a),该室外热交换器(30)的侧面上形成有开口(3a)。在用于防止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冷凝水冻结的加热器(75)上设置用于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的翻折部(70),该加热器(75)形成为沿着该室外机组(10)的室外热交换器(30)下端部的矩形框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热器以及具备该加热器的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和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该加热器用于防止冷凝水冻结,该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具备该加热器。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在制冷装置的室外机中,为了防止室外热交换器的冷凝水冻结而设有加热器(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中,在室外机底座上设有加热器,该加热器位于室外热交换器的下方。加热器沿着俯视时呈L字形的室外热交换器形成为L字形框状。根据这样的结构,室外热交换器的冷凝水滴落到室外机底座上而被加热器加热,冷凝水不会冻结,并且冷凝水从形成在室外机底座上的的冷凝水孔朝外排出。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 - 692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然而,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中存在有为了增加热交换面积而具有四个热交换面这样的室外热交换器(以下简称为“四面热交换器”),该四个热交换面与机壳的四个侧面相对应。在具有这种室外热交换器的情况下,用于防止该室外热交换器的冷凝水冻结的加热器沿着该室外热交换器形成,并且成为矩形框状。就这种具有沿着四面热交换器的形状的加热器来说,例如,因为后安装、保修等理由而要安装加热器时,该加热器有可能会卡在四面热交换器上,因此安装工作相当麻烦。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使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用加热器构成为容易安装的型态。—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是一种加热器,其用于防止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冷凝水冻结,该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具备机壳20和上述室外热交换器30,该机壳20具有四个侧面4,该室外热交换器30具有设置在该机壳20内且与该机壳20的各侧面4相对应的四个热交换面30a,该室外热交换器30的侧面上形成有开口 3a,上述加热器形成为沿着上述室外热交换器30下端部的矩形框状,该加热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器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用的翻折部70。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沿着室外热交换器30下端部设置的矩形框状加热器75具有用于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的翻折部70,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具有四个热交换面30a,在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的侧面上形成有开口 3a。由此,加热器75构成为能够通过翻折翻折部70而沿着长度方向翻折,加热器75在翻折后的状态下从形成在室外热交换器30侧面上的开口 3a插入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并沿着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下端部设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加热器具备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件77,上述翻折部70由连接上述第一加热元件76和上述第二加热元件77的布线78、79构成。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加热器75具备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件77,翻折部70由连接两个加热元件76、77的布线78、79构成。也就是说,由于布线78、79能够弯折,因此通过弯折布线78、79,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翻折加热器75。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第一加热元件76和上述第二加热元件77分别具有主体部76a、77a和端部76b、77b,该主体部76a、77a沿着上述机壳20的底板22延伸,该端部76b、77b形成为相对于该主体部76a、77a朝上方弯折,上述布线78、79与该端部76b、77b连接。在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成为翻折部70的布线78、79所连接的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件77的端部76b、77b形成为相对于沿着机壳20底板22延伸的主体部76a、77a朝上方弯折。由此,当往室外机组10的机壳20的底板22上安装了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件77的主体部76a、77a之后,布线78、79所连接的端部76b、77b成为从底板22朝上方竖立起来的状态。也就是说,由于连接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件77的布线78、79不配置在用于接住冷凝水的机壳20的底板22上,因此冷凝水不会附着在布线78、79上。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为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该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具备第一到第三中的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的加热器75。在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加热器75在沿着长度方向翻折后的状态下,从形成在具有四个热交换面30a的室外热交换器30的侧面上的开口 3a插入到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内侧,并且在该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内侧中展开后沿着该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下端部安装到室外机组10上。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具备设置在上述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的压缩机5a、5b。在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加热器75在沿着长度方向翻折后的状态下,从形成在具有四个热交换面30a的室外热交换器30的侧面上的开口 3a处边避开压缩机5a、5b边插入到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内侧之后,加热器75展开而将压缩机5a、5b包围在内侧,并且加热器75沿着该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下端部安装到室外机组10上。—专利技术的效果一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在矩形框状加热器75上设置了翻折部70而构成为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翻折,因此当往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安装加热器75时,能够在沿着长度方向翻折后的状态下从形成在室外热交换器30侧面上的开口 3a将该加热器75插入该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由此,即使形成在室外热交换器30侧面上的开口 3a较狭窄,也能够在不卡在室外热交换器30上的状态下容易地将加热器75插入到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在插入到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之后,将翻折后的加热器75展开,便能够在不卡在室外热交换器30上的状态下沿着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下端部容易地安装加热器75。也就是说,能够将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用加热器构成为容易安装的形态。根据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构成能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的加热器75。根据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由于使成为翻折部70的布线78、79所连接的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件77的端部76b、77b形成为相对于沿着机壳20底板22延伸的主体部76a、77a朝上方弯折,因此能够使加热器75构成为:当往室外机组10的底板22上安装了加热器75时,冷凝水不会附着在连接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件77的布线78、79上。根据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构成为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的加热器75,能够在不卡在具有四个热交换面30a的室外热交换器30上的状态下将加热器75插入到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内侧,从而将该加热器75安装到室外机组10上。根据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对在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设置有压缩机5a、5b的室外机组设置了上述加热器75。在往这样的室外机组安装加热器75时,加热器75不只是可能会卡在室外热交换器30上,还可能会卡在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的压缩机5a、5b上,因此安装工作相当麻烦。但是,在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对这样的室外机组10设置了如上述那样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的加热器75。由此,通过在翻折加热器75后的状态下从形成在室外热交换器30侧面上的开口 3a将该加热器75插入到室外热交换器30内侧,能够边容易地避免与压缩机5a、5b接触,边容易地沿着室外热交换器30的下端部设置加热器75。【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组的外观形状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中的室外机组的内部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器,其用于防止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冷凝水冻结,该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具备机壳(20)和上述室外热交换器(30),该机壳(20)具有四个侧面(4),该室外热交换器(30)具有设置在该机壳(20)内且与该机壳(20)的各侧面(4)相对应的四个热交换面(30a),该室外热交换器(30)的侧面上形成有开口(3a),上述加热器形成为沿着上述室外热交换器(30)下端部的矩形框状,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器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用的翻折部(7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2 JP 2011-2712951.一种加热器,其用于防止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中的室外热交换器(30)的冷凝水冻结,该制冷装置的室外机组(10)具备机壳(20)和上述室外热交换器(30),该机壳(20)具有四个侧面(4),该室外热交换器(30)具有设置在该机壳(20)内且与该机壳(20)的各侧面(4)相对应的四个热交换面(30a),该室外热交换器(30)的侧面上形成有开口(3a),上述加热器形成为沿着上述室外热交换器(30)下端部的矩形框状,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器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翻折用的翻折部(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器具备沿着长度方向排列的第一加热元件(76)和第二加热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彬,竿尾忠,贺川幹夫,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