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4607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S1获得冲压目标产品的2D或3D图;S2生成目标产品的冲压工站流程图;S3生成冲压工站流程中每个模具的三视图;S4:为S3中每个模具的零件一一对应并标注加工要求;S5生成STD标准零件图,并依次获得Plate图和Part图;S6根据Part图依次获得模具加工要求说明信息和作业标准信息,之后输出提供组试用标准图;S7根据提供组试用标准图逐个机床加工冲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模具制备的模块化、流水线作业化;降低了模具制备难度和开发成本;有利于新模具的或模具改进的规模化设计,适合规模化模具开发。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multi station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模具制造行业中,通常新模具的初次制备2D或者3D,都是完全取决于制造人员的手工的技能和经验,并通过制造人员的直觉去把控和制备,这样或多或少会出现很多设计异常,导致模具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反复出现异常、漏孔、漏位等等问题。但是电子电器、五金、连接器等多方面均由塑胶、五金或者冲压件制作加工,而加工零件制作加工特别是模具研发和设计方面尤其重要,对模具设计要求更为严谨,所以针对新模具的设计及研发很有必要研发一套的制备工艺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实现了模具制备的模块化、流水线作业化,降低了模具制备难度和开发成本,有利于新模具的或模具改进的规模化设计,适合规模化模具开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中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冲压目标产品的2D或3D图;S2:生成目标产品的冲压工站流程图;S3:生成冲压工站流程中每个模具的三视图;S4:为S3中每个模具的零件一一对应并标注加工要求;S5:生成STD标准零件图,并依次获得Plate图和Part图;S6:根据Part图依次获得模具加工要求说明信息和作业标准信息,之后输出提供组试用标准图;S7:根据提供组试用标准图逐个机床加工冲压模具。进一步地,S2中的冲压工站流程图包括排料图、成型步骤图、零件示意简图、工站名称、工站编码、材料利用率、设计参数表、条件设定表、出件方式、相关配套设备、模具基本标准。进一步地,S3中所述的三视图包括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其中该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要能反应出模具的细节全貌。进一步地,S4中的零件包括上模板零件、上成型零件、上冲压冲子零件、下模刀口零件、下模成型零件、浮升零件辅助拼块零件。进一步地,S4中的零件还包括脱料板零件、脱料板成型零件和脱料板辅助拼块零件。进一步地,S5中所述的STD标准零件图包括标准件零件图,所述的标准件零件图中对应有摆放位置信息和零件修改信息。进一步地,S6中所述的Part图包括零件图特殊特性信息、加工说明信息、标准尺寸图纸信息。进一步地,S6中所述的模具加工要求说明信息包括模具零件材质信息和热处理要求信息。进一步地,S6中所述的作业标准信息包括模具转移清单信息、零件清单信息、标准件清单信息、工程图面信息、模具M01A/STD、模具维修记录保养信息。进一步地,S6中所述的提供组试用标准图包括模具料带工站排布说明图、下模模具组装图、上模模具组装图、各工站成型结构图、模具整体结构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了模具制备的模块化、流水线作业化。2、降低了模具制备难度和开发成本。3、有利于新模具的或模具改进的规模化设计,适合规模化模具开发。4、有利于实现模具标准化作业,方便后序模具设计设变和修改。5、提高了模具制作的效率和良率,降低模具设计的设计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冲压目标产品的2D或3D图。S2:生成目标产品的冲压工站流程图。S2中的冲压工站流程图包括排料图、成型步骤图、零件示意简图、工站名称、工站编码、材料利用率、设计参数表、条件设定表、出件方式、相关配套设备、模具基本标准。S3:生成冲压工站流程中每个模具的三视图。三视图包括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其中该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要能反应出模具的细节全貌。S4:为S3中每个模具的零件一一对应并标注加工要求。零件包括上模板零件、上成型零件、上冲压冲子零件、下模刀口零件、下模成型零件、浮升零件辅助拼块零件,还包括脱料板零件、脱料板成型零件和脱料板辅助拼块零件。S5:生成STD标准零件图,并依次获得Plate图和Part图。STD标准零件图包括标准件零件图,所述的标准件零件图中对应有摆放位置信息和零件修改信息。S6:根据Part图依次获得模具加工要求说明信息和作业标准信息,之后输出提供组试用标准图。Part图包括零件图特殊特性信息、加工说明信息、标准尺寸图纸信息。模具加工要求说明信息包括模具零件材质信息和热处理要求信息。作业标准信息包括模具转移清单信息、零件清单信息、标准件清单信息、工程图面信息、模具M01A/STD、模具维修记录保养信息。提供组试用标准图包括模具料带工站排布说明图、下模模具组装图、上模模具组装图、各工站成型结构图、模具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时,模具料带工站排布说明图应包括排料图、设计参数表、产品或零件简图。模具整体结构图包括等高套、限位柱、锁模板螺丝、压板位置、导料方式等。S7:根据提供组试用标准图逐个机床加工冲压模具。具体实施时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本实施例中制备方法的每一步流程都可以模块化的独立完成,可根据设计目标反复确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还可以根据工艺流程分布分开制作,每一工序的下一步都可以检查和审核前面的工序工艺是否正确,还可以形成流水作业的工作方式,显著的提升了新模具的生产研发效率。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得冲压目标产品的2D或3D图;/nS2:生成目标产品的冲压工站流程图;/nS3:生成冲压工站流程中每个模具的三视图;/nS4:为S3中每个模具的零件一一对应并标注加工要求;/nS5:生成STD标准零件图,并依次获得Plate图和Part图;/nS6:根据Part图依次获得模具加工要求说明信息和作业标准信息,之后输出提供组试用标准图;/nS7:根据提供组试用标准图逐个机床加工冲压模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冲压目标产品的2D或3D图;
S2:生成目标产品的冲压工站流程图;
S3:生成冲压工站流程中每个模具的三视图;
S4:为S3中每个模具的零件一一对应并标注加工要求;
S5:生成STD标准零件图,并依次获得Plate图和Part图;
S6:根据Part图依次获得模具加工要求说明信息和作业标准信息,之后输出提供组试用标准图;
S7:根据提供组试用标准图逐个机床加工冲压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的冲压工站流程图包括排料图、成型步骤图、零件示意简图、工站名称、工站编码、材料利用率、设计参数表、条件设定表、出件方式、相关配套设备、模具基本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的三视图包括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站冲压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的零件包括上模板零件、上成型零件、上冲压冲子零件、下模刀口零件、下模成型零件、浮升零件辅助拼块零件。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贵方培喜朱新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