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井下管柱扶正防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3843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井下管柱扶正防脱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在中心管的外侧套装有连接外管,在连接外管的外侧设有扶正管,在扶正管的内侧中部设有第一防脱器和第二防脱器,在扶正管的中部外侧设有扶正器,扶正器上设有滚珠嵌槽,在嵌槽内设有滚珠,第一防脱器包括弹簧腔、伸缩弹簧、伸缩卡键,伸缩弹簧设置在弹簧腔内,伸缩弹簧一端与弹簧腔内侧焊接,伸缩弹簧的另一端设有伸缩卡键,通过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扶正器的脱落,消除了扶正器部件散落的可能性,避免了井下落物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能够减少阻力,降低磨损,延长扶正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管柱被卡。

Centralization and anti stripping device of downhole string for oi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油井下管柱扶正防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下管柱扶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油井下管柱扶正防脱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田采油过程中,采油设备中的井下管柱在工作过程中常会出现偏磨的现象,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在井下管柱上安装扶正器,但是现有的扶正器结构仍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不足表现在其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因而造成采油成本增加,进而影响采油生产的进程,且现有装置芯管与上下管柱的螺纹联接只有采用普通螺纹,从而导致扶正器脱扣掉井的事故时常发生。而扶正器在结构设计上整体性差,落井后扶正器零件散落,又造成落井后的打捞工作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油井下管柱扶正防脱装置,本技术能够防止扶正器的脱落,消除了扶正器部件散落的可能性,避免了井下落物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能够减少阻力,降低磨损,延长扶正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能够防止管柱被卡。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中心管、连接外管、上连接头、下连接头、扶正管、第一防脱器、第二防脱器、扶正器,在中心管的上端一体设有上连接头,在中心管的下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井下管柱扶正防脱装置,在中心管(1)的上端一体设有上连接头(3),在中心管(1)的下端一体设有下连接头(4),其特征是:包括中心管(1)、连接外管(2)、扶正管(5)、第一防脱器(6)、第二防脱器(7)、扶正器(8),在中心管(1)的外侧套装有连接外管(2),在连接外管(2)的外侧设有扶正管(5),连接外管(2)与扶正管(5)的上部和下部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外管(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9)和第二卡槽(10),在扶正管(5)的内侧中部设有第一防脱器(6)和第二防脱器(7),第一防脱器(6)和第二防脱器(7)与第一卡槽(9)和第二卡槽(10)配合连接,在扶正管(5)的中部外侧设有扶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井下管柱扶正防脱装置,在中心管(1)的上端一体设有上连接头(3),在中心管(1)的下端一体设有下连接头(4),其特征是:包括中心管(1)、连接外管(2)、扶正管(5)、第一防脱器(6)、第二防脱器(7)、扶正器(8),在中心管(1)的外侧套装有连接外管(2),在连接外管(2)的外侧设有扶正管(5),连接外管(2)与扶正管(5)的上部和下部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外管(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卡槽(9)和第二卡槽(10),在扶正管(5)的内侧中部设有第一防脱器(6)和第二防脱器(7),第一防脱器(6)和第二防脱器(7)与第一卡槽(9)和第二卡槽(10)配合连接,在扶正管(5)的中部外侧设有扶正器(8),扶正器(8)上设有滚珠嵌槽,在嵌槽内设有滚珠,第一防脱器(6)包括弹簧腔(6.1)、伸缩弹簧(6.2)、伸缩卡键(6.3),伸缩弹簧(6.2)设置在弹簧腔(6.1)内,伸缩弹簧(6.2)一端与弹簧腔(6.1)内侧焊接,伸缩弹簧(6.2)的另一端设有伸缩卡键(6.3),通过焊接固定,第一防脱器(6)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爱华孙红李冬梅张函张延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