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地板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65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地板压机,包括设置于压机一侧的上料机构及接料机构,压机为多层压机,上料机构包括呈立方体的外框架、设置于外框架内的由多个板架组成的多层板架,板架的一侧通过连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板架的另一侧活动式架设于外框架上,且架设后的每层板架高度高于压机内的每层底板的上端面,多层板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外框架的远端两侧设置有控制机构,待上料地板置于多层板架上,通过移动组件将多层板架移动至多层压机内,控制机构将多层板架上的待上料地板一端进行抵挡,多层板架退出压机,待上料地板留置于压机底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合多层推料机构,可快速进行一次性上料、下料,间接提高了压机压板效率。

Multi floor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地板压机
本技术属于地板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地板压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地板作为装饰性面板受到越来越多的喜爱。为了加快地板成型的效率,很多企业都开始采用多层压机进行压制,现有的多层成型的上、下料都通过人工进行一块块的上料,结束后,通过人工进行一块块的取料,整个上下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导致成型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地板压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层地板压机,包括设置于压机一侧的上料机构及设置于压机一侧的接料机构,所述压机为多层压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呈立方体的外框架、设置于外框架内的由多个板架组成的多层板架,所述板架的一侧通过连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板架的另一侧活动式架设于外框架上,且架设后的每层板架高度高于压机内的每层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多层板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外框架的远端两侧设置有控制机构,待上料地板置于多层板架上,通过移动组件将多层板架移动至多层压机内,控制机构将多层板架上的待上料地板一端进行抵挡,多层板架退出压机,待上料地板留置于压机底板上。优选地,所述外框架的远端横向设置有分层连杆,所述板架的远端架设于所述分层连杆上。优选地,所述外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多层板架的移动组件设置于导轨内,在所述导轨内沿压机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于分层连杆两侧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方设置有驱动气缸,两个导向杆之间连接有档杆,所述驱动气缸工作,带动所述导向杆进行上、下运动,从而驱动档杆进行上、下运动。优选地,所述档杆的数量与板架数量相当。优选地,每个所述档杆分别设置于相应板架所在横截面的上方,以下落抵挡相应板架上的地板。优选地,所述板架呈框形,且所述框形板架与固定端通过连接杆连接。优选地,所述框形板架内架设有便于安置地板的分隔条。优选地,所述分层连杆与所述压机内底板高度差为1-2cm。优选地,所述接料机构为设置于压机出料端的多层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与所述压机内的层数相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结合多层推料机构,可以快速的进行一次性的上料、下料,间接提高了压机的压板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多层地板压机,结合图1所示,所述压机1为多层压机,所述压机1进料端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压机的出料端设置有接料机构。所述接料机构为多层的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的层数与所述压机1内的层数相当,当压机内的地板出料时,直接进入到接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呈立方体的外框架2、设置于外框架2内的由多个板架6组成的多层板架。所述外框架2靠近压机一侧的一面上横向设置有分层连杆(图中未示意)。所述分层连杆的数量与多层压机内底板11层数相当,且分层连杆的高度高于所述压机内底板11的高度,一般与所述压机内底板高度差为1-2cm即可,以板架能顺利进入到压机内为限。若高度太高,在后续推动地板出压机时,有可能会造成无法触及地板,从而使得推动落空。所述板架6呈框形设置,为了能适应更多尺寸的地板,所述框形板架内均匀设置有分隔条(图中无示意)当然,所述板架可以直接采用平面板,从经济及重量考虑,一般采用框形加分隔条形式。所述板架6的一侧通过连接杆7固定连接于连杆71上,所述连杆71与所述板架6垂直设置。所述板架6的另一侧活动式架设于外框架的分层连杆上。该板架6与连杆71之间设置有距离,也是为后续档杆下压时具有一定的空间,即能在地板的一侧进行抵挡而设置。为了多层板架移动更方便,所述多层板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8,所述外框架2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多层板架的移动组件8设置于导轨内,在所述导轨内沿压机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8为移动滑轮。待上料地板置于多层板架上,通过移动组件8将多层板架移动至多层压机1内,为了能实现自动将待压地板置于压机内,所述上料机构上还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外框架的远端,即靠近压机的一侧。包括设置于垂直设置于分层连杆两侧的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上方设置有驱动气缸4。两个导向杆3之间连接有档杆5,所述档杆5的数量与板架6数量相当。所述驱动气缸4工作,带动所述导向杆3进行上、下运动,从而驱动档杆5进行上、下运动。每个所述档杆5分别设置于相应板架所在横截面的上方,以下落抵挡相应板架上的地板。使用时,通过控制机构将多层板架上的待上料地板一端进行抵挡,当多层板架退出压机,待上料地板将留置于压机底板上。为方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阐述下本技术的使用过程:首先,将待压地板放置于板架6上,多层板架通过移动组件沿着外框架2向压机方向运动。当待压地板完全进入到压机1内时,驱动气缸运动,控制导向杆3向下运动,驱动档杆5随之向下运动,即挡住地板的一侧。随后,多层板架向远离压机1方向运动,直至完全退出压机,此时,待压地板由于档杆5的作用,将留置于压机底板11上。驱动气缸4再次运动,带动档杆向上。压机1按正常的热压动作进行对地板的热压。热压完成后,多层板架再次向压机方向运动,并推动已经完成的地板一侧,使地板移动出压机。由于压机的另一侧设置有接料机构,被推出的地板将一次性的全部被推进到接料机构中。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缸4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导向杆3的上方。实际应用时,由于两侧的导向杆3通过档杆5之间进行了连接,也就是说通过一个驱动气缸4也同样可以实现导向杆3的运动。所述导向杆3外可以设置有外壳,所述驱动气缸4设置在外壳上。为更好的检测地板被完全的推入或推出压机,所述压机的输入、输出端可以设置有传感器,以更好的感应地板是否完全被推入压机或推出压机。本技术中的多层板架的运动等均可以控制电性控制机构进行连接,该实现过程属于常规的实现电路,同时,也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重点,故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的“正前方”“后方”“左边”“右边”等限制性方位词,均基于本实施例中的附图所示,不作为权利的限制。当然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层地板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压机一侧的上料机构及设置于压机一侧的接料机构,所述压机为多层压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呈立方体的外框架、设置于外框架内的由多个板架组成的多层板架,所述板架的一侧通过连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板架的另一侧活动式架设于外框架上,且架设后的每层板架高度高于压机内的每层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多层板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外框架的远端两侧设置有控制机构,待上料地板置于多层板架上,通过移动组件将多层板架移动至多层压机内,控制机构将多层板架上的待上料地板一端进行抵挡,多层板架退出压机,待上料地板留置于压机底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地板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压机一侧的上料机构及设置于压机一侧的接料机构,所述压机为多层压机,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呈立方体的外框架、设置于外框架内的由多个板架组成的多层板架,所述板架的一侧通过连杆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板架的另一侧活动式架设于外框架上,且架设后的每层板架高度高于压机内的每层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多层板架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外框架的远端两侧设置有控制机构,待上料地板置于多层板架上,通过移动组件将多层板架移动至多层压机内,控制机构将多层板架上的待上料地板一端进行抵挡,多层板架退出压机,待上料地板留置于压机底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地板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远端横向设置有分层连杆,所述板架的远端架设于所述分层连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地板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多层板架的移动组件设置于导轨内,在所述导轨内沿压机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地板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礼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