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148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包括上底板、冷却板、上隔热板、上模板、下模板、下隔热板、下锁板和侧板,所述上底板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上隔热板,所述上隔热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隔热板,所述下隔热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锁板,所述上模板两侧设置有所述侧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模板置的四个模芯与下模板的四个型腔配合后将原材料填充,并通过合模加温成型制作产品,能够单次同时加工出四个产品,代替了单次成型一个产品的制作方式,提升了汽车线束的过线制作效率,同时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规格一致性。

Cold runner injection mold for automobil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制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线束在布置过程中需要进行过线,比如从车身到车门的过线,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冷流道注射模具。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冷流道注射模具进行线束过线制作时仅能单次成型一个产品,造成产品的制作效率低下,且在制作完成后会造成产品的规格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冷流道注射模具进行线束过线制作时仅能单次成型一个产品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在上模板置的四个模芯与下模板的四个型腔配合后将原材料填充,并通过合模加温成型制作产品,能够单次同时加工出四个产品,代替了单次成型一个产品的制作方式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包括上底板、冷却板、上隔热板、上模板、下模板、下隔热板、下锁板和侧板,所述上底板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上隔热板,所述上隔热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隔热板,所述下隔热板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锁板,所述上模板两侧设置有所述侧板;<br>所述上底板中部开设有流道一,所述冷却板中部开设有流道二,所述上隔热板中部开设有流道三,所述上模板顶部开设有流道四,且所述流道一、所述流道二、所述流道三和所述流道四位置对应且连通;所述上模板底面中部固定有凸台,所述凸台底面固定有四个模芯,所述上模板底面两侧开设有横槽;所述侧板底面水平固定有连接板;所述下模板顶面中部开设有四个型腔,且所述型腔与所述模芯一一对应,所述下模板顶面两侧固定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能够与所述横槽配合。采用上述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在使用时,先将所述下锁板平放在操作位置,后依次将所述下隔热板和所述下模板放在上面,并将两侧的所述侧板与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下放所述上模板至所述下模板上,此过程中应确保所述模芯与所述型腔对照,在下放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横槽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方式能够准确的确保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对照吻合,之后依次将所述上隔热板、所述冷却板和所述上底板层叠放置组成模具,模具组装完成后将原材料经所述流道一倒入,原材料向下流动至所述流道二时被所述冷却板稍微冷却,后原材料经所述流道三和所述流道四流入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之间,并在所述型腔和所述模芯的配合下成型,之后将模具整体加温处理后制成产品,后将产品通过开模的方式取出,由于所述模芯和所述型腔的数量均为四个且一一对照,从而能够单次同时加工出四个产品,代替了单次成型一个产品的制作方式,提升了产品的制作效率,同时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规格一致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规格保持一致。作为优选,所述上隔热板和所述下隔热板规格保持一致。作为优选,所述横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作为优选,所述凸台与所述模芯焊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上模板置的四个模芯与下模板的四个型腔配合后将原材料填充,并通过合模加温成型制作产品,能够单次同时加工出四个产品,代替了单次成型一个产品的制作方式,提升了汽车线束的过线制作效率,同时有利于保障产品的规格一致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仰视爆炸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底板;2、冷却板;3、上隔热板;4、上模板;5、横槽;6、侧板;7、连接板;8、型腔;9、定位块;10、下模板;11、下隔热板;12、下锁板;13、流道一;14、流道二;15、流道三;16、流道四;17、模芯;18、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包括上底板1、冷却板2、上隔热板3、上模板4、下模板10、下隔热板11、下锁板12和侧板6,上底板1下方设置有冷却板2,冷却板2下方设置有上隔热板3,上隔热板3下方设置有上模板4,上模板4下方设置有下模板10,下模板10下方设置有下隔热板11,下隔热板11下方设置有下锁板12,上模板4两侧设置有侧板6;上底板1中部开设有流道一13,冷却板2中部开设有流道二14,上隔热板3中部开设有流道三15,上模板4顶部开设有流道四16,且流道一13、流道二14、流道三15和流道四16位置对应且连通;上模板4底面中部固定有凸台18,凸台18底面固定有四个模芯17,上模板4底面两侧开设有横槽5;侧板6底面水平固定有连接板7;下模板10顶面中部开设有四个型腔8,且型腔8与模芯17一一对应,下模板10顶面两侧固定有定位块9,且定位块9能够与横槽5配合。作为优选,上模板4和下模板10规格保持一致,如此设置,便于上模板4和下模板10能够稳定的开合。上隔热板3和下隔热板11规格保持一致,如此设置,便于上隔热板3和下隔热板11具有良好的适配性。横槽5的数量为两个,定位块9的数量为两个,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定位块9和横槽5配合的方式准确合并上模板4和下模板10。凸台18与模芯17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模芯17稳固的固定在凸台18上。侧板6与连接板7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连接板7在侧板6上的拆卸安装。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先将下锁板12平放在操作位置,后依次将下隔热板11和下模板10放在上面,并将两侧的侧板6与下模板10固定连接,下放上模板4至下模板10上,此过程中应确保模芯17与型腔8对照,在下放的过程中,通过横槽5与定位块9配合的方式能够准确的确保上模板4和下模板10对照吻合,之后依次将上隔热板3、冷却板2和上底板1层叠放置组成模具,模具组装完成后将原材料经流道一13倒入,原材料向下流动至流道二14时被冷却板2稍微冷却,后原材料经流道三15和流道四16流入上模板4和下模板10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包括上底板(1)、冷却板(2)、上隔热板(3)、上模板(4)、下模板(10)、下隔热板(11)、下锁板(12)和侧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板(2),所述冷却板(2)下方设置有所述上隔热板(3),所述上隔热板(3)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模板(4),所述上模板(4)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板(10),所述下模板(10)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隔热板(11),所述下隔热板(11)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锁板(12),所述上模板(4)两侧设置有所述侧板(6);/n所述上底板(1)中部开设有流道一(13),所述冷却板(2)中部开设有流道二(14),所述上隔热板(3)中部开设有流道三(15),所述上模板(4)顶部开设有流道四(16),且所述流道一(13)、所述流道二(14)、所述流道三(15)和所述流道四(16)位置对应且连通;/n所述上模板(4)底面中部固定有凸台(18),所述凸台(18)底面固定有四个模芯(17),所述上模板(4)底面两侧开设有横槽(5);/n所述侧板(6)底面水平固定有连接板(7);/n所述下模板(10)顶面中部开设有四个型腔(8),且所述型腔(8)与所述模芯(17)一一对应,所述下模板(10)顶面两侧固定有定位块(9),且所述定位块(9)能够与所述横槽(5)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线束冷流道注射模具,包括上底板(1)、冷却板(2)、上隔热板(3)、上模板(4)、下模板(10)、下隔热板(11)、下锁板(12)和侧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1)下方设置有所述冷却板(2),所述冷却板(2)下方设置有所述上隔热板(3),所述上隔热板(3)下方设置有所述上模板(4),所述上模板(4)下方设置有所述下模板(10),所述下模板(10)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隔热板(11),所述下隔热板(11)下方设置有所述下锁板(12),所述上模板(4)两侧设置有所述侧板(6);
所述上底板(1)中部开设有流道一(13),所述冷却板(2)中部开设有流道二(14),所述上隔热板(3)中部开设有流道三(15),所述上模板(4)顶部开设有流道四(16),且所述流道一(13)、所述流道二(14)、所述流道三(15)和所述流道四(16)位置对应且连通;
所述上模板(4)底面中部固定有凸台(18),所述凸台(18)底面固定有四个模芯(17),所述上模板(4)底面两侧开设有横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群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