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014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该技术方案在常规涂胶机的结构基础上对胶枪的驱动机构进行了集中改进,并增设了针对涂胶位点的观察组件。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托于内框架结构增设了摄像头和灯体,同时,将待涂胶的线路板搭载于一滑车上,滑车可沿第一滑道平移,从而在完成涂胶作业后可移入摄像头的视野进行近距离观察。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胶枪搭载于一套两自由度的平移运动机构上,并利用电动推杆调整胶枪高度,从而拓展了胶枪的覆盖范围。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提高涂胶作业的准确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胶作业的操作难度。

A glue applicator for circuit boar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
技术介绍
电路板又称为线路板或PCB板,是电子元器件进行电气连接的基板结构,随着电子工业的持续发展,PCB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现有技术中电路板已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其制造流程一般包括电路板的打印,裁剪覆铜板,预处理覆铜板,转印电路板,腐蚀线路板,线路板钻孔,线路板预处理,焊接电子元件。除了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之外,部分电子元件采用粘接方式与线路板固定,因此会频繁使用到涂胶机完成相关操作。涂胶机又称点胶机或打胶机,是精确控制流体胶黏剂并将其点滴、涂覆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设备。现有技术中,涂胶机的呈封闭或半封闭式结构,电路板位于设备内部,外部操作人员在肉眼观察状态下操纵运动机构来驱动胶枪执行点胶作业,由于难以近距离的观察涂胶位点局部的状态,因此准确性较低;而且,在完成涂胶后需要由人员手动取出进行质检,操作不方便。此外,目前常规涂胶机的胶枪驱动机构运动范围较为有限,不利于对电路板各个位置的途径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涂胶机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在近距离观察状态下执行涂胶作业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拓展胶枪驱动机构的运动覆盖范围,并实现胶枪的平稳移动。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包括箱体,外框架,内框架,摄像头,灯体,第一滑道,第一滑车,第一电动推杆,平板,第二滑道,第二滑车,第三滑道,第一拖链,第三滑车,第二拖链,连接架,第二电动推杆,托架,胶桶,输出管,泵体,其中,在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在箱体的顶端、位于外框架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内框架,在所述内框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摄像头和灯体,第一滑道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端,第一滑道的一部分位于内框架内部,第一滑道的另一部分位于内框架外部,第一滑车连接在第一滑道上,在第一滑车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在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连接有平板;第二滑道固定连接在箱体的顶端,第二滑道位于第一滑道的侧方,第二滑车连接在第二滑道上,第三滑道与第二滑车固定连接,第三滑道与第二滑道相互垂直,第一拖链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道及第三滑道相连接,在第三滑道上连接有第三滑车,第二拖链的一端与第三滑道相连接,第二拖链的另一端与连接架相连接,所述连接架与第三滑车固定连接,在第三滑车上竖直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在第二电动推杆的下端连接有托架,胶桶与托架固定连接,胶桶的下端连接有输出管,胶桶的上端连接有泵体。作为优选,在箱体的前端铰接有对开的门体;在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地脚。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箱通过一连接臂与外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箱位于外框架的侧方。作为优选,在平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工装夹具。作为优选,摄像头固定连接在一丝杆升降台上,所述丝杆升降台连接在一丝杆上,所述丝杆竖直的固定连接在内框架上。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箱体用于承载上端的外框架、内框架、滑道等机构;外框架可用于连接玻璃板从而形成玻璃外罩,以对内部机构起到封闭作用;内框架用于承载摄像头及灯体,摄像头用于对下方平板上的电路板进行观察,灯体用于为这种观察提供照明;第一滑道用于承载第一滑车在其上平移运动;第一滑车用于承载电动推杆,从而对电动推杆顶端的平板起到平移作用;电动推杆用于承载平板,并调整平板的高度;平板用于承载待涂胶的电路板,平板上可进一步设置工装夹具,以对电路板起到夹持作用;当完成涂胶作业后,利用第一滑车将电路板移至摄像头下方,可由操作人员在外部的显示设备上近距离观察涂胶位点的局部情况,起到质检作用,在观察过程中,可通过电动推杆调节电路板的远近,灯体起到照明作用。第二滑道、第二滑车、第三滑道、第一拖链、第三滑车、第二拖链、连接架、第二电动推杆、托架共同构成胶枪驱动机构。其中第二滑道用于供第二滑车在其上平移,从而带动第三滑道沿第二滑道平移;第三滑道用于供第三滑车在其上平移,基于上述两种平移运动的复合,可使第三滑车对箱体上端面实现全覆盖;第一拖链和第二拖链分别用于容纳必要的线缆;连接架用于供第二拖链的末端与第三滑车建立连接关系;第二电动推杆用于驱动托架上下运动,从而调整输出管的高度;托架用于承载胶桶;胶桶用于容纳胶液,胶桶下端的输出管在泵体的驱动下向下输出胶液,以完成点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该技术方案在常规涂胶机的结构基础上对胶枪的驱动机构进行了集中改进,并增设了针对涂胶位点的观察组件。具体来看,本技术依托于内框架结构增设了摄像头和灯体,同时,将待涂胶的线路板搭载于一滑车上,滑车可沿第一滑道平移,从而在完成涂胶作业后可移入摄像头的视野进行近距离观察。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将胶枪搭载于一套两自由度的平移运动机构上,并利用电动推杆调整胶枪高度,从而拓展了胶枪的覆盖范围。应用本技术,有助于提高涂胶作业的准确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胶作业的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中内框架及滑道等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内框架及滑道等局部结构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胶枪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中胶枪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中:1、箱体2、外框架3、内框架4、摄像头5、灯体6、第一滑道7、第一滑车8、第一电动推杆9、平板10、第二滑道11、第二滑车12、第三滑道13、第一拖链14、第三滑车15、第二拖链16、连接架17、第二电动推杆18、托架19、胶桶20、输出管21、泵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如图1~7所示,包括箱体1,外框架2,内框架3,摄像头4,灯体5,第一滑道6,第一滑车7,第一电动推杆8,平板9,第二滑道10,第二滑车11,第三滑道12,第一拖链13,第三滑车14,第二拖链15,连接架16,第二电动推杆17,托架18,胶桶19,输出管20,泵体21,其中,在箱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2,在箱体1的顶端、位于外框架2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内框架3,在所述内框架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和灯体5,第一滑道6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端,第一滑道6的一部分位于内框架3内部,第一滑道6的另一部分位于内框架3外部,第一滑车7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外框架(2),内框架(3),摄像头(4),灯体(5),第一滑道(6),第一滑车(7),第一电动推杆(8),平板(9),第二滑道(10),第二滑车(11),第三滑道(12),第一拖链(13),第三滑车(14),第二拖链(15),连接架(16),第二电动推杆(17),托架(18),胶桶(19),输出管(20),泵体(21),其中,在箱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2),在箱体(1)的顶端、位于外框架(2)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内框架(3),在所述内框架(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和灯体(5),第一滑道(6)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端,第一滑道(6)的一部分位于内框架(3)内部,第一滑道(6)的另一部分位于内框架(3)外部,第一滑车(7)连接在第一滑道(6)上,在第一滑车(7)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8),在第一电动推杆(8)的顶端连接有平板(9);第二滑道(10)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端,第二滑道(10)位于第一滑道(6)的侧方,第二滑车(11)连接在第二滑道(10)上,第三滑道(12)与第二滑车(11)固定连接,第三滑道(12)与第二滑道(10)相互垂直,第一拖链(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道(10)及第三滑道(12)相连接,在第三滑道(12)上连接有第三滑车(14),第二拖链(15)的一端与第三滑道(12)相连接,第二拖链(15)的另一端与连接架(16)相连接,所述连接架(16)与第三滑车(14)固定连接,在第三滑车(14)上竖直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7),在第二电动推杆(17)的下端连接有托架(18),胶桶(19)与托架(18)固定连接,胶桶(19)的下端连接有输出管(20),胶桶(19)的上端连接有泵体(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加工用涂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外框架(2),内框架(3),摄像头(4),灯体(5),第一滑道(6),第一滑车(7),第一电动推杆(8),平板(9),第二滑道(10),第二滑车(11),第三滑道(12),第一拖链(13),第三滑车(14),第二拖链(15),连接架(16),第二电动推杆(17),托架(18),胶桶(19),输出管(20),泵体(21),其中,在箱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框架(2),在箱体(1)的顶端、位于外框架(2)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内框架(3),在所述内框架(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摄像头(4)和灯体(5),第一滑道(6)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端,第一滑道(6)的一部分位于内框架(3)内部,第一滑道(6)的另一部分位于内框架(3)外部,第一滑车(7)连接在第一滑道(6)上,在第一滑车(7)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8),在第一电动推杆(8)的顶端连接有平板(9);第二滑道(10)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顶端,第二滑道(10)位于第一滑道(6)的侧方,第二滑车(11)连接在第二滑道(10)上,第三滑道(12)与第二滑车(11)固定连接,第三滑道(12)与第二滑道(10)相互垂直,第一拖链(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道(10)及第三滑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仕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源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