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肇嘉专利>正文

具有顺风导向结构的排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803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顺风导向结构的排风管,尤指一种能测试风向且可随风向调整排风口使排风管顺风的排风管结构,其结构为,排风管分为弯头本体及直接固接于房顶上的直管,二者以一可自由转动的轴杆互相架装连接,本体顶面设置一中空状的尾翼片,供风管本体得以随风向变化而将排风口转到顺风向,使排风更顺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风管能根据风向确定排风的方向,使排风管效果增加,并不会使打入的雨水流入室内。(*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顺风导向结构的排风管,特别涉及一种将排风管分成本体与底部引风的直管两部分,配合直管内装设的轴承转动装置及本体顶部的尾翼设计,使本体的排风口得以顺风向调整排风口的实际方位的排风管,以确保理想与稳定的排风效果。一般现有用于排除热气的方式极多,在一般生产工厂或饲养场,因为整个建筑均设计成近封闭状,而且内装机具的运转或饲养数量较多,使整个工作室或饲养环境的温度相对的升高,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尤其是在鸡场,这种不利的环境更直接影响到产蛋或鸡只成长的速率,因此,排除热气可以说是相当重要,于是各种通风设计便不断的被组装使用,其中最普遍的即是将整个建筑物的外观建设成一类似阶梯状的楼房式样,亦即欲称的太子楼式的建筑,借由中央高耸的太子楼导引热气自然上升飞出,还有通过组装抽风机以加强抽送风效果,排出较大的风量,而相对的使由建筑物四周面所吸入的进风量增加,进而达到使建筑物室内温度的降低的效果,然而类似太子楼式的设计,常会因下雨时风吹的关系,导致雨水被打入室内,不很实用,而且从房屋的造价上看也是明显较高而且不易建造,若以现有房改建将更是麻烦,因此,一种可简易安装的排风管便被普遍组装使用。一般现有的排风管,大都为类似弯头状的设计,如图7所示,且多为固定式组装,即将整支弯头状的排风管本体4直接与一底板41相互焊结成一体,而在焊结固定时,首先必须依屋顶的倾斜角度,通过调整整支排风管本体4出口-->端的角度,使出风口不会与屋顶相距太近而阻碍排风,但是,这类固定式组装的排风管结构,最大的缺点在于:整个排风管本体4与底板41直接焊固成一体,很明显,这种组装仅使排风口能朝一定的方向排风,但四季的变换,所吹的风向不尽相同,对排风所造成的影响不庸多言,也可想而知,尤其是逆风向时,整个排风效果恐怕等于零,若再遇上下雨时或台风时,不仅完全无排风通气的功效,更可能使雨水流入室内造成不便,因此,就整体实用性而言,实为一极待改进的结构设计。有鉴于现有排风管设计上的缺点,本技术提出一种顺风向排风管结构,通过两段式的排风管设计,并配合尾翼的风向调整,使整支风管得以顺风转向排风。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段式的排风管结构,两管体间由一组装轴承的轴杆相互架装连接,使排风口段的管本体得以配合风向转动排风,使排风口得以常保顺风向,以确保排风的正常顺畅。本技术提出的具有顺风向结构的排风管设计,包含有一支设成弯头状的风管本体及一片固定风管于屋顶面上的底板等构件,其特征在于:将风管体部分成为一段弯头本体及一段直接接固于底板上的直管,两管体间以一可自由转动的轴杆相互架装连接,使上半段的风管本体得以自由转向,而于本体顶面设置一导向的尾翼;而其中架装支撑用的连接轴杆,插装于一组由一十字架及锥形组合脚架共同组成的上下轴承座上,轴杆端上设置一锁定片;轴杆的上半段可配装一与杆体成直角的固定杆,固定杆两端各设一锁定片,供与轴杆顶端锁定片形成三角定位-->式的锁定,增加风管本体的稳定性;而且其中尾翼设计成中空尖锥状,使较尖锥一端朝向排风口一侧。本技术提出的具有顺风调整结构的排风管能根据风向确定排风的方向,使排风管的排风效果更佳,并不会使打入的雨水流入室内。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平面剖视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装配平面剖视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组装外观参考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图6为本技术的风管自动转向移位示意图;图7为现有的排风管结构平面示意图。本技术提出的具有顺风导向结构的排风管,请参阅图1、2、4所示,将整支排风管设计为由两支不同管径的管体相互组接而成,其中弯头状一支为排风管本体1,另一段为组装于本体1底部直径较小的直管2,直管2直接固接于一可紧贴在屋顶面5上的底板21上,直管2的管面依十字向的对分位置,分设有相互对称的通孔22、25,供一只杆长与直管内径相同的十字架3套装,十字架3上一杆体的两端端片35,直接锁固于通孔25上,而另一横杆31两端所设的枢纽32,分别穿装在一可相对转动的枢纽板33内,该枢纽板33的板面上设置一垂直走向长孔34,供与螺栓23及螺帽24配合将枢纽板锁定;值得一提的是,于十字架3的中央上部配合固装一轴承座36,一设计成锥状架装的脚架37-->配合在该十字架上,于脚架37的顶部亦设置一轴承座361,使上下两轴承座36、361的轴心位于同一轴心线上,以插入一轴杆11,使轴杆11一端由上轴承座361贯穿后插抵于下轴承座36的位置,使轴杆11得以依靠轴承的滚动,可任意向转动。另于轴杆11的上半段靠上轴承座361的上方位置,固装一与轴杆11相互垂直的固定杆13,杆体两端各设置一弯弧片状的锁定片141,与轴杆11顶端的锁定片14互成三顶点状,再将一弯头状的排风管本体1由轴杆11的顶端穿套入,令轴杆11顶端及固定杆13两端的锁定片14、141分别抵顶于风管本体1内缘面上,并予以锁定使风管本体1与直管2相互连结成一体,直管2底部固装于屋顶面5上,在本体1顶部安装一只呈中空尖锥状导向的尾翼12,该尾翼12为中空组合式结构,能方便地测试风向,并通过翼片体的扁平侧面设计,使本体1所设的排风口15,得以配合风吹向自由转动到顺风向,确保排风顺畅。当本技术组装时,为求安装方便,底板21与直管2预制成二者具有一定夹角,但是,由于屋顶面5的倾斜,经常因排水的需要的不同而微有不同,故配合本技术直管内设的十字架3,在横杆31两端枢接的枢纽板33板面上设置长孔34,从而得以对轴杆11架撑的风管本体1做适当的调整组装,即如图2、3所示,为确保排风口15的适当安装角度,其调整方式,主要将十字架3上设置成的固定式而不可调整两端的端板35,预先安装以起支撑作用,然后,将交叉横杆31两端枢接的枢纽板33上的长孔34,依屋顶面5的倾斜变化上下移动而使十字架3的架装角度适当变换,并藉此达到使轴杆11的架撑角度得以修正,从而达到-->排风口15的排风角度的调整。本技术的排风口15设计,是在排风口15下缘设成一下弯的弯曲弧面151,供防止雨水不慎打入时,使雨水可顺下弯的曲弧面151而流出,排风口15上缘则设计成伸出轴心缘适当长度,使整个排风口15得以适度的封盖住,防止雨水的打入;另外,当雨水过大,雨水进入弯头状的本体1内时,雨水将顺本体1内缘面流往下流,由于本技术分成两段式的不同管径的连接方式,在直管2与风管本体1间,因为本体1管径较大,因此二者之间分隔一段适当的间距空隙16,而供打入的雨水经该间距空隙得以顺势排出,使之无法进入室内,进一步的确保使用的安全与功效。而本技术的尾翼12,其外观设计成中空状的尖锥形,于靠排出端一侧设成为较小的尖锥状,如图6所示,当配合整个排风管体使用时,如图5所示,依本技术结构的排风管,藉由内装的轴承转动设置,使整个排风管上半段的本体1得以自由转动,以调整排风口15的出风口方向;该调整主要通过顶部尾翼12的挡风及翼片中央的导风疏流完成,使风管本体1得以迅速的配合风方向而调整达顺风的转向,尤其是尖锥中空状的尾翼12结构,当强风由中央背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顺风导向结构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包含一支设成弯头状的风管本体及一片固定风管于屋顶面上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将风管体分为一段弯头本体和一段直接固接于底板上的直管,两管体以一可自由转动的轴杆相互架装配合连接,而于本体顶面设置一导风的尾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顺风导向结构的排风管,所述排风管包含一支设成弯头状的风管本体及一片固定风管于屋顶面上的底板,其特征在于:将风管体分为一段弯头本体和一段直接固接于底板上的直管,两管体以一可自由转动的轴杆相互架装配合连接,而于本体顶面设置一导风的尾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顺风导向结构的排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装支撑用的连接轴杆插装于一组由一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肇嘉
申请(专利权)人:王肇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