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56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先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边缘设有框条的塑料后背门内板和外板,用遮蔽物遮蔽外板上的框条,对外板外表面喷涂低温油漆,低温油漆完全固化后移除遮蔽物;对位粘接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的框条随之拼接成与玻璃相吻合的粘接框;最后将玻璃粘接在粘接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外板、内板同时与玻璃粘接,不但能够满足复杂的型面设计要求,同时解决了低温油漆基底与玻璃粘接强度低的问题,外板低温油漆喷涂可以与外饰行业常用材料PP、ABS等制造零件共用油漆喷涂、烘烤生产线,节约了油漆喷涂、烘烤生产线的建设成本。

An improved bonding process of plastic back door and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塑料后背门材料粘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
技术介绍
后背门是汽车行李舱上重要的开闭件,材料通常选用钢板,采用热塑性塑料为材料的后背门是新近几年在国外发展起来的,它能够实现后背门重量减少20%-40%,能够实现钢铁后背门无法实现的造型,能够实现零部件结构一体化,实现后背门装配的模块化,同时还具有防腐性能好以及无线传播性能好的特点。然而,目前很少生产商进行塑料后背门的开发和车辆量产应用,塑料后背门一般由外板和内板复合而成,外板使用PP(PP+EPDM),内板使用长玻纤增强的PP(PP-LGF),全部使用注塑工艺成型,然后使用涂胶粘接工艺进行粘合装配,最后粘接上后风窗玻璃,完成后背门的组装。塑料后背门外板的可视面,一般需要喷涂与车身同色的油漆,油漆烘干,与内板粘接后,再粘接后风窗玻璃。油漆分为高温烘烤油漆和低温烘烤油漆,高温烘烤油漆性能更好,粘接时更容易满足粘接性能要求,但烘烤能耗高,且塑料后背门外板在烘烤温度(120℃-150℃)下容易发生形变,不能与其它外饰零件共线生产;若外板喷涂烘烤温度为70℃-90℃的低温油漆,塑料后背门外板不会发生形变,且能耗低,然而即使涂了底涂剂的玻璃胶在低温油漆基底上的粘接性能依然很差,玻璃胶只能与内板粘接,使塑料后背门型面设计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以解决喷涂低温油漆的外板与玻璃粘接强度低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塑料后背门内板和外板,塑料后背门内板和外板靠近边缘处均设有用于粘接玻璃的框条,内板和外板对位后,二者的框条拼接成与玻璃边缘形状相吻合的粘接框;(2)用遮蔽胶带遮蔽外板上的框条,向外板外表面喷涂低温油漆,喷漆完毕后,70~90℃烘烤至低温油漆完全固化,移除遮蔽胶带;(3)对位粘接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的框条随之拼接成粘接框;(4)对粘接框进行表面处理,将玻璃粘接在粘接框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内板和外板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各设有两条平行的凸起线条,框条位于两条平行的凸起线条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凸起线条宽度小于0.5mm、高度小于0.5mm,且肉眼可辫。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粘接框为矩形框。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粘接框上下两侧为外板框条,左右两侧为内板框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表面处理的手段为火焰灼烧或等离子处理。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4)中,对粘接框进行表面处理后,涂底涂剂;(i)24h内涂玻璃胶,或(ii)1~7天内再次涂底涂剂后涂玻璃胶;将玻璃粘接在粘接框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外板为PP/EPDM复合材料,所述内板为PP/LGF复合材料。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遮蔽胶带为耐高温胶带,遮蔽胶带撕除后框条上无残留物。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框条宽度为8~25mm,框条宽度小于玻璃黑釉宽度,以避免玻璃胶被阳光照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塑料后背门外板喷涂低温油漆,以保证烘烤之后塑料后背门不变型;外板、内板同时与玻璃粘接,一方面能够满足复杂的型面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提高了玻璃与塑料后背门的粘接强度,在国内属首例。2.本专利技术外板喷涂油漆后在70~90℃进行烘烤固化,可以与外饰行业常用材料PP、ABS等制造零件(譬如蒙皮和保险杠)共用油漆喷涂、烘烤生产线,节约了油漆喷涂、烘烤的生产线建设成本,减少投入近千万。附图说明图1为塑料后背门上粘接框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塑料后背门上粘接框的局部示意图;其中,1-外板,2-内板,3-框条,4-凸起线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术语中,“PP”代表聚丙烯,“LGF”代表长玻纤,“EPDM”代表乙丙橡胶,“ABS”代表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低温油漆为PPG公司生产的丙烯酸-聚氨酯体系低温油漆,所采用的玻璃胶为陶氏化学公司生产的聚氨酯玻璃胶,所采用的底涂剂为陶氏化学公司生产的聚氨酯玻璃胶的配套底涂剂。本专利技术中,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流程,具体如下:外板、内板注塑成型→外板框条用遮蔽胶带遮蔽→外板非遮蔽区域表面清洁→外表面处理→喷涂油漆并低温烘烤→外板去掉遮蔽胶带→外板、内板粘接面表面处理并粘合→外板、内板框条位置清洁→表面处理→涂底涂剂→底涂剂激活→涂玻璃胶并粘接玻璃。实施例1(1)如图1所示,采用PP/EPDM-TD30材料注塑成型塑料后背门外板,采用PP/LGF40材料注塑成型塑料后背门内板;注塑时,在外板和内板外表面靠近处边缘设计出两条宽0.4mm、高度0.4mm的凸起线条,两线条之间的区域为涂底涂剂和玻璃胶的区域,该区域称之为框条,框条宽度为8mm,玻璃黑釉宽度为18mm。(2)用10mm宽的纸胶带完全遮蔽外板表面的框条区域,以保证外板表面喷涂油漆时,油漆不会进入框条区域;对外板上未遮蔽区域进行表面清洁、表面处理,并喷涂低温油漆,然后在70℃烘烤至低温油漆固化。(3)撕除外板框条上的纸胶带,将喷涂油漆后的外板和注塑成型后的内板粘合在一起;内板和外板外表面的凸起线条随之拼接成一个与玻璃边缘形状相吻合的类四边形,该类四边形与玻璃边缘形状相吻合,内板和外板上的框条也随之拼接成一个类四边形的粘接框,该粘接框外表面与玻璃黒釉区域内表面相贴合。(4)清洁粘接框,对粘接框进行火焰处理,控制火焰温度为500℃,移动速度为500mm/s处理10s,然后在粘接框表面涂覆底涂剂,待底涂剂凝固后,将粘接好的内板和外板整体送入汽车主机厂。(5)在涂底涂剂后10h左右在框条区域涂玻璃胶,然后将玻璃与凸起线条对齐,施加100N压力至玻璃胶初步固化,室温下,玻璃胶完全固化需要7天。实施例2(1)采用PP/EPDM-TD30材料注塑成型塑料后背门外板,采用PP/LGF40材料注塑成型塑料后背门内板;注塑时,在外板和内板外表面靠近处边缘设计出两条宽0.3mm、高度0.4mm的凸起线条,两线条之间的区域为涂底涂剂和玻璃胶的区域,该区域称之为框条,框条宽度为10mm,玻璃黑釉宽度为20mm。(2)用15mm宽的纸胶带完全遮蔽外板表面的框条区域,以保证外板表面喷涂油漆时,油漆不会进入框条区域;对外板上未遮蔽区域进行表面清洁、表面处理,并喷涂低温油漆,然后在90℃烘烤至低温油漆固化。(3)撕除外板框条上的纸胶带,将喷涂油漆后的外板和注塑成型后的内板粘合在一起;内板和外板外表面的凸起线条随之拼接成一个与玻璃边缘形状相吻合的类四边形,该类四边形与玻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塑料后背门内板和外板,所述塑料后背门内板和外板靠近边缘处均设有用于粘接玻璃的框条,所述内板和外板对位后,二者的框条拼接成与玻璃边缘形状相吻合的粘接框;/n(2)用遮蔽胶带遮蔽外板上的框条,向外板外表面喷涂低温油漆,喷漆完毕后,70~90℃烘烤至低温油漆完全固化,移除遮蔽胶带;/n(3)对位粘接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的框条随之拼接成粘接框;/n(4)对粘接框进行表面处理,将玻璃粘接在粘接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塑料后背门内板和外板,所述塑料后背门内板和外板靠近边缘处均设有用于粘接玻璃的框条,所述内板和外板对位后,二者的框条拼接成与玻璃边缘形状相吻合的粘接框;
(2)用遮蔽胶带遮蔽外板上的框条,向外板外表面喷涂低温油漆,喷漆完毕后,70~90℃烘烤至低温油漆完全固化,移除遮蔽胶带;
(3)对位粘接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的框条随之拼接成粘接框;
(4)对粘接框进行表面处理,将玻璃粘接在粘接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和外板外表面靠近边缘处各设有两条平行的凸起线条,所述框条位于两条平行的凸起线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线条宽度小于0.5mm、高度小于0.5mm,且肉眼可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后背门与玻璃粘接的工艺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框为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黄骏霖刘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