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挂接驳的独立悬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倒三轮
,尤其涉及一种双前轮可左右摇摆能自回正平衡的机构。
技术介绍
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是一个较为新型的产品,在复杂地形环境下,平稳安全通过性较二轮为好,特别是转弯轮胎抓地力强于二轮摩托车。倒三轮(含电动)摩托车与四轮摩托车相比则显然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为些,近年来极受民众的喜爱。例如法国的标致倒三轮摩托车,其转向是通过电动和机械对前轮的控制实现的。但操控性复杂,成本高,不易为一般驾驶员习惯驾驶。国内的吉利倒三轮的双前轮总成是把四轮沙滩车的技术应用到它使用,需要两轮的轮距宽度较大,才能确保车体的稳定性,一般窄小的路面不易通过。一般倒三轮摩托车中一般采取让左右前双轮减震器来减少路面对车身的冲击,没有车身侧倾自回正平衡装置,通过高低不平路面时安全稳定性低。一般倒三轮摩托车中设有的侧倾变形装置直接组装在转向机构下部,会占用装配车轮的空间,只能设计使用小号车轮为前双轮,不能使用各种大号车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一般倒三轮车中存在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挂接驳的独立悬架机构,其特征于:包连接组件左边上摆臂(4)、右边上摆臂(5)、左边下摆臂(6)、右边下摆臂(7)、左边活动架(2)、右边活动架(3)、回位弹簧(16)、中轴固定柱(1)、车身连接件(20)、回位弹簧座(15)、平衡弹簧(10)、平衡弹簧座(9)、限角定位片(17)、轴承销(11)、其中轴承(21)放置在各摆臂的运动支点轴承座(22)内。车身连接件和限角定位片及回位弹簧座焊接在中轴固定柱上,回位弹簧调节螺栓(14)连接在回位弹簧座上用于调节左右两边的回位弹簧,用摆臂固定套螺栓(13)把摆臂固定套(8)连接在各摆臂上,平衡弹簧座焊接在左右两边上摆臂中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挂接驳的独立悬架机构,其特征于:包连接组件左边上摆臂(4)、右边上摆臂(5)、左边下摆臂(6)、右边下摆臂(7)、左边活动架(2)、右边活动架(3)、回位弹簧(16)、中轴固定柱(1)、车身连接件(20)、回位弹簧座(15)、平衡弹簧(10)、平衡弹簧座(9)、限角定位片(17)、轴承销(11)、其中轴承(21)放置在各摆臂的运动支点轴承座(22)内。车身连接件和限角定位片及回位弹簧座焊接在中轴固定柱上,回位弹簧调节螺栓(14)连接在回位弹簧座上用于调节左右两边的回位弹簧,用摆臂固定套螺栓(13)把摆臂固定套(8)连接在各摆臂上,平衡弹簧座焊接在左右两边上摆臂中的摆臂固定套上,左右活动架中的左边轮胎转向座套管(19)和右边轮胎转向座套管(18)用于连接倒三轮摩托车的减震器后和轮胎相连。各组件通过轴承销螺母(12)连接后就成了一个左右摆臂可单独或同时做上下运动的机构,摆臂做各种运动时,平衡弹簧也同时跟随作适当运动,左右活动架也跟随作上下运动。其中中轴固定柱及活动架与轴承销的焊接角度是相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接驳的独立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车身连接件用于和摩托车的方向把转动总成中的车身管上的车身连接套件驳接,车身连接件上已预设有四个螺栓孔可用共四支螺栓收紧驳接,中轴固定柱和摩托车的方向转向轴是平行的。驳接成功后,转动摩托车的方向把后本机构不能跟随方向把做转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接驳的独立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中轴固定柱上的二个轴承销同一直线排列在中轴固定柱的垂直中心线上。轴承销半径相同,从上向下排列,第一轴承销用于和左右上摆臂的轴承相连,第二轴承销用于和左右下摆臂的轴承相连。用于和中轴固定柱上的轴承销相连的摆臂各轴承是大小一样。轴承销与中轴固定柱不是垂直焊接的,而是与垂直状态时有一定的偏差角度焊接,偏差夹角大致范围为:10~20度。左右上下摆臂运动轨迹方向与中轴固定柱有一定的偏差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接驳的独立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活动架上的轴承销半径大小相同,和摆臂连接的轴承半径相同。轴承销与左右活动架不是垂直焊接的,而是与垂直状态时有一定的偏差角度焊接,偏差夹角大致范围为:10~20度。左右活动架与中轴固定柱平行,左右活动架中的轮胎转向座套管与中轴固定柱平行。左右两边的活动架的外形相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