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结构、车头结构以及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20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40
涉及滑板技术领域。减震结构包括基梁、传动件和第一减震器。传动件具有用于同第一减震器铰接的第一端部和用于同外部零件连接的第二端部,传动件还连接有用于同基梁铰接的侧叶。基梁的一端同传动件的侧叶铰接,第一减震器的一端同传动件的第一端部铰接。基梁的另一端同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或者基梁的另一端同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也由传动件间接铰接。车头结构包括该减震结构。滑板包括该减震结构或该车头结构。其具备非常好的减震效果,能够使减震能力细腻化,对越野地形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精确、有效的减震,明显提升了运动体验,此外,这对于减小滑板的机械损耗、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

Damping structure, head structure and slid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结构、车头结构以及滑板
本技术涉及滑板
,具体而言,涉及减震结构、车头结构以及滑板。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水准越来越高,现有的滑板(特别是越野滑板)的种类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的滑板(特别是越野滑板)的减震组件仍然非常传统,其对于特殊越野地形的适应能力不足,在使用过程中,会对运动体验造成不良影响,且会明显加快滑板的机械损耗,使滑板的整体使用寿命缩短。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和使用,同时具备非常好的减震效果,能够使减震能力细腻化,对越野地形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精确、有效的减震,明显提升了运动体验,此外,这对于减小滑板的机械损耗、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头结构,其将上述的减震结构结合于车头之中,使整个车头的减震能力和抗震能力大大提高,实现了减震能力的细腻化,对越野地形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精确、有效的减震,明显提升了运动体验,此外,这对于减小机械损耗、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其利用上述的减震结构或车头结构对滑板本身进行了改良,使整个滑板的减震能力和抗震能力大大提高,实现了减震能力的细腻化,对越野地形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精确、有效的减震,明显提升了运动体验,此外,这对于减小滑板的机械损耗、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震结构,其包括:基梁、传动件和第一减震器。传动件具有用于同第一减震器铰接的第一端部和用于同外部零件连接的第二端部,传动件还连接有用于同基梁铰接的侧叶。基梁的一端同传动件的侧叶铰接,第一减震器的一端同传动件的第一端部铰接。基梁的另一端同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或者基梁的另一端同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也由传动件间接铰接。进一步地,上述减震结构的传动件包括:连接筋和两个基板,基板呈条型板状,两个基板平行且间隔设置。连接筋沿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连接于两个基板的板面之间。两个基板的端部分别构成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进一步地,第一减震器的端部铰接于两个基板之间。进一步地,传动件的每个基板均连接有侧叶,侧叶由基板的板面朝远离另一个基板的一侧延伸,侧叶的尾端具有朝向基梁弯折的弯折部。传动件的侧叶的两个弯折部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基梁的间隙,基梁铰接于传动件的两个弯折部之间。进一步地,侧叶由基板朝基梁偏折,侧叶和弯折部还均朝传动件的第一端部所在的一侧延伸。一种车头结构,其包括:基座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的基梁安装于基座,传动件的第二端部同安装于基座的轮轴组件连接。进一步地,上述车头结构的减震结构的基梁的两端均连接有传动件,传动件均通过侧叶同基梁铰接,第一减震器的两端铰接于两个传动件的第一端部之间。基梁架设于基座,两个传动件的第二端部分别与位于基座两侧的轮轴组件连接。进一步地,轮轴组件包括:车轮、定子和连接件。车轮可转动地装配于定子,定子由连接件连接于基座,定子和基座二者与连接件之间均为铰接。传动件的第二端部同定子连接。进一步地,基座和/或基梁还铰接有传动臂,传动臂的另一端铰接于定子。传动臂位于连接件和传动件之间。进一步地,自然状态下,基梁平行于基座,且第一减震器和传动臂也平行于基座。进一步地,连接件铰接于定子的底部,传动件铰接于定子的顶部,传动臂铰接于定子的前端。进一步地,车头结构还包括第二减震器。基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铰接于传动件。进一步地,基梁处于位于两侧的第二减震器之间。一种滑板,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的基梁安装于滑板的车身,传动件的第二端部同滑板的轮轴组件连接。一种滑板,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车头结构。车头结构的基座同滑板的底盘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结构在经过不平整的路段时,车轮会随地形变化而发生“跳动”,车轮将会推动传动件向上运动,传动件会以基梁为基础支撑相对基梁发生转动,从而利用第一端部将震动传递至第一减震器,进而依靠第一减震器将震动缓冲掉。减震结构优化了震动的传递路径,其依靠传动件将震动从第一端部传递至第二端部,最后再传递给第一减震器。在震动经过传动件传递的过程中,传动件会相对基梁发生转动,相当于在震动经传动件传递时同时进行了一次“转弯”,这个转动的动作会直接消耗掉一部分震动的能量,对震动进行以及缓冲。而当震动最终传递至第一减震器后,再由第一减震器进行第二级缓冲。将减震结构应用于滑板(特别是越野滑板)中,能够对滑板的减震能力进行全面优化,使滑板的减震能力范围变得更大且减震效果也可以变得更好。总体而言,减震结构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和使用,同时具备非常好的减震效果,能够使减震能力细腻化,对越野地形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精确、有效的减震,明显提升了运动体验。此外,这对于减小滑板的机械损耗、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头结构将上述的减震结构结合于车头之中,使整个车头的减震能力和抗震能力大大提高,实现了减震能力的细腻化,对越野地形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精确、有效的减震,明显提升了运动体验,此外,这对于减小机械损耗、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板利用上述的减震结构或车头结构对滑板本身进行了改良,使整个滑板的减震能力和抗震能力大大提高,实现了减震能力的细腻化,对越野地形具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做到精确、有效的减震,明显提升了运动体验,此外,这对于减小滑板的机械损耗、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减震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他的实施例中的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减震结构的传动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减震结构的传动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减震结构的传动件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车头结构的基梁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9为图8中拆去基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7中车头结构处于转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板的底座与车头结构的连接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拆去基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标:减震结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梁、传动件和第一减震器;/n所述传动件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一减震器铰接的第一端部和用于同外部零件连接的第二端部,所述传动件还连接有用于同所述基梁铰接的侧叶;所述基梁的一端同所述传动件的所述侧叶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一端同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部铰接;/n所述基梁的另一端同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或者所述基梁的另一端同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也由所述传动件间接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梁、传动件和第一减震器;
所述传动件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一减震器铰接的第一端部和用于同外部零件连接的第二端部,所述传动件还连接有用于同所述基梁铰接的侧叶;所述基梁的一端同所述传动件的所述侧叶铰接,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一端同所述传动件的第一端部铰接;
所述基梁的另一端同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或者所述基梁的另一端同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也由所述传动件间接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连接筋和两个基板,所述基板呈条型板状,两个所述基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筋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连接于两个所述基板的板面之间;两个所述基板的端部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的端部铰接于两个所述基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每个所述基板均连接有所述侧叶,所述侧叶由所述基板的板面朝远离另一个所述基板的一侧延伸,所述侧叶的尾端具有朝向所述基梁弯折的弯折部;所述传动件的所述侧叶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基梁的间隙,所述基梁铰接于所述传动件的两个所述弯折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叶由所述基板朝所述基梁偏折,所述侧叶和所述弯折部还均朝所述传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所在的一侧延伸。


6.一种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的所述基梁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传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同安装于所述基座的轮轴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的所述基梁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传动件,所述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山德罗诺切利
申请(专利权)人:巴哈勃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