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9035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14
本公开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包括变速箱的油冷器和接入到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相分隔的第一散热部和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和油冷器流出的冷却液进行混合,且混合后的部分冷却液通过水管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部、油冷器并回流至发动机中。这样,由第一散热部和油冷器流出的冷却液部分可进入第二散热部内进行二次降温,进一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可满足变速箱的散热需求,本公开提供的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可同时满足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散热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对油冷器内润滑油的散热效果,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Powertrain cooling syste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动力总成的冷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动力总成高温冷却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出口处的冷却液的温度可达到110℃-120℃,同时,根据环保能耗法规的要求动力总成中需匹配多挡位多宽速比的变速箱,该变速箱对润滑油温度的控制需要在130℃以内,要求更高的甚至需要控制在90℃以内,以确保润滑效果来减小摩擦阻力。相关技术中,变速箱冷却系统未直接耦合在发动机冷却系统里,用于变速箱油冷器的冷却液来自于发动机的出口或进口,由于发动机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在110℃-120℃之间,对于变速箱油冷器的冷却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进口处冷却液的温度比出口处低,可满足油温限值为130℃的变速箱,但无法满足油温限值在90℃的变速箱的冷却要求,即,用于变速箱的冷却液温度和润滑油的温度相差较小,冷却能力较差,不能满足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散热需求,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的油冷器(2)和接入到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包括相分隔的第一散热部(11)和第二散热部(12),所述第一散热部(11)和所述油冷器(2)流出的冷却液进行混合,且混合后的部分冷却液通过水管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部(12)、所述油冷器(2)并回流至发动机(3)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箱的油冷器(2)和接入到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器(1),所述散热器(1)包括相分隔的第一散热部(11)和第二散热部(12),所述第一散热部(11)和所述油冷器(2)流出的冷却液进行混合,且混合后的部分冷却液通过水管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散热部(12)、所述油冷器(2)并回流至发动机(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11)上形成有第一进水口(111)和第一出水口(112),所述第二散热部(12)上形成有第二进水口(121)和第二出水口(122),所述油冷器(2)上形成有第三进水口(21)和第三出水口(22),所述第一出水口(112)上连接有第一水管(10),所述第三出水口(22)上连接有第二水管(20),所述第一水管(10)和所述第二水管(20)相连通且通过第三水管(30)连接至所述发动机(3)上,所述第三水管(30)上还连接有与所述第二进水口(121)相连通的第四水管(40),所述第二出水口(122)通过第五水管(50)连接至所述第三进水口(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3)上形成有进口(31)和第一出口(321),所述第三水管(30)连接至所述进口(31)上,所述第一出口(321)和所述第一进水口(111)通过第七水管(70)相连通。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卜江华许雪李永双于吉超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