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拉杆以及用于制造机动车拉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028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拉杆(1)、尤其是横拉杆,包括一体地、材料相同地构成的基体(2)。第一轴承容纳部(3)与基体连接。所述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7)的第一端部区段(6)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9)的第二端部区段(8)。此外,基体(2)包括中间区段(10)。该中间区段(10)连接第一和第二端部区段(6、8)。此外,中间区段(10)构造为空心型材(12)。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由基体(2)一体地、材料相同地形成。

Motor vehicle pull ro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vehicle pull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拉杆以及用于制造机动车拉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拉杆、尤其是横拉杆。
技术介绍
机动车拉杆通常构造为金属板拉杆、混合拉杆或锻造拉杆。这种机动车拉杆通常由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轴承的轴承容纳部的拉杆体实现。例如DE102006051609A1公开了一种横拉杆,该横拉杆构造为两件式焊接构件。在此两个壳元件彼此形锁合地嵌接并且通过焊接技术彼此接合。这种拉杆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因为各个构件必须分开制造并且精确地组装成一个构件。由此对要实现的几何形状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这类拉杆中的焊缝始终构成潜在的薄弱点。作为另一种示例由DE102010006284A1提出一种横拉杆,该横拉杆构造为铸件。这种拉杆的制造虽然便宜,但具有高重量并且需要复杂的机械再加工。在此在模具中铸造横拉杆,然后进行冷却和切削加工,以这种方式在横拉杆中设置例如轴承容纳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制造简单且制造成本低的机动车拉杆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机动车拉杆的方法。所述任务的实体部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机动车拉杆来解决。所述任务的方法部分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6的特征的用于制造机动车拉杆的方法来解决。有利的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拉杆、尤其是横拉杆包括一体地、材料相同地构成的基体和与基体连接的第一轴承容纳部,所述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的第一端部区段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的第二端部区段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中间区段,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由基体一体地、材料相同地形成并且中间区段构造为空心型材。通过中间区段的这种设计,与传统拉杆相比材料和重量大大减少并且实现了高稳定性。此外,优选在中间区段中设置附加的加强筋,以便额外加固空心体。在传统的拉杆中,通常轴承容纳部是单独制造的并且与端部区段连接。由于轴承容纳部例如是螺钉固定、铆接或焊接的,因此在拉杆的端部区段中产生潜在的薄弱点。此外,通过端部区段中的连接元件增加了重量。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拉杆的端部区段上消除了这种薄弱点或重量增加,因为端部区段与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一体地且材料相同地由基体形成。此外,省却了一个加工步骤,这使拉杆的制造更加简单且成本更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有两个从空心型材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突出的、用于容纳第一轴承容纳部的法兰。该第一轴承容纳部特别优选可由与基体不同的材料制成。由此可在第一轴承容纳部中置入不同的轴承并且因此可操作不同的底盘部件。此外,只有如此可确保第一轴承容纳开口垂直于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开口。由此实现拉杆功能。作为第一轴承容纳部在基体上的附加固定,在法兰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铆钉、螺钉或类似物的通孔。但第一轴承容纳部也可材料锁合地、即例如通过焊接或粘合技术来安装。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基体具有弯曲的形状。这种形状使得可通过三个连接点在车辆的车身与轮架之间提供连接元件。优选基体在一侧上具有与基体一体地且材料相同地连接的翼缘,该翼缘连接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的第一端部区段与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的第二端部区段。这样设置翼缘,使得翼缘稳定其中出现大作用力的基体区域。该区域位于第一端部和的第二端部之间的拉杆凹侧上。因此,通过该翼缘,机动车拉杆的弯曲的基体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出于该原因,基体优选在基体的凸侧上具有法兰形式的第一轴承容纳部。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基体的凹侧上设置有与基体一体地并且材料相同地连接的翼缘,该翼缘连接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的第一端部区段与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的第二端部区段。通过该翼缘,机动车拉杆的弯曲的基体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在这种弯曲的机动车拉杆的可能的实施变型中,可将不同的轴承置入用于其的轴承容纳部中。因此,第二轴承容纳部和第三轴承容纳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用于容纳球窝关节。在这种弯曲的机动车拉杆的另一种实施变型中,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用于容纳橡胶轴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规定,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销。该销可用作轴承销。这种轴承销构造用于容纳轴承,该轴承尤其可以是液压轴承。由于销一体地由基体形成,因此可优化基于负荷产生的应力峰值。加工以修剪、铣削或冲压的形式进行。在这种弯曲的机动车拉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空心型材在中间区段中具有多个通过腹板隔开的空腔。腹板指向基体弯曲的方向。通过该设计变型可实现基体的附加刚度。优选这种底盘拉杆的基体由挤出型材制成。因此,可在一个挤出步骤中制造用于多个基体的型材,从而显著降低制造成本。用于底盘拉杆的基体的挤出型材横向于挤出方向具有至少三个彼此邻接的区段。第一区段具有两个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凸缘,所述凸缘以其自由端部背离挤出型材。第二区段由至少一个空腔形成。多个空腔也可通过沿挤出方向形成的腹板彼此分开地形成。第三区段构造为实心材料。实心材料在此表示这样的区域,该区域在其整个体积中由挤出材料制成并且没有任何空隙。因此,在挤出型材的整个长度上横向于挤出方向存在两个材料突出部,这两个材料突出部背离所述至少一个空腔。材料突出部彼此平行并且优选相应于挤出型材的高度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尤其是法兰由凸缘形成。有利的是,法兰可通过切割技术或通过其它方式的机械加工由挤出型材的凸缘形成。有利的是,空心型材由至少一个空腔形成。各个空腔通过沿挤出方向的腹板形成。因此,挤出型材的第二区段构成机动车拉杆基体的构造为空心型材的中间区段。由于该中间区段构造为空心型材,因此它具有高刚度并且具有低重量。刚度可通过改变空腔的数量来调整。此外,优选第一和第二轴承容纳部由实心材料形成。因此,挤出型材的第三区段构成基体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区段(该第一和第二端部区段具有位于其中的轴承容纳部)。通过使用实心材料,端部区段具有用于高稳定性,以形成轴承容纳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变型中,挤出型材的第三区段除了基体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区段之外还构成将基体的端部区段彼此连接的翼缘。通过该翼缘附加地支撑基体的中间区段,并且附加地增加了稳定性。用于制造机动车拉杆、尤其是横拉杆的方法包括下述方法步骤:-挤出连续的铝型材,该铝型材横向于挤出方向包括下述三个彼此邻接的区段:具有两个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凸缘的第一区段,所述凸缘以其自由端部背离挤出型材;由至少一个空腔形成的第二区;构造为实心材料的第三区段;-定长切断型材;-弯曲型材,使得第一区段凹形弯曲并且第三区段凸形弯曲;-机械加工型材,以形成拉杆的基体。拉杆的这种制造方法是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制造车辆拉杆的方法,该拉杆具有稳定的基体并且具有用于不同轴承的相应轴承容纳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规定,通过修剪形成这样的基体,其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的第一端部区段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的第二端部区段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中间区段。通过各端部区段的连接,可实现端部区段与轴承容纳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用于制造机动车拉杆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拉杆(1)、尤其是横拉杆,包括一体地、材料相同地构成的基体(2)和包括与基体连接的第一轴承容纳部(3),所述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7)的第一端部区段(6)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9)的第二端部区段(8)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中间区段(10),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由基体(2)一体地、材料相同地形成,并且中间区段(10)构造为空心型材(12)。/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9 DE 102018128077.71.一种机动车拉杆(1)、尤其是横拉杆,包括一体地、材料相同地构成的基体(2)和包括与基体连接的第一轴承容纳部(3),所述基体包括具有第二轴承容纳部(7)的第一端部区段(6)和具有第三轴承容纳部(9)的第二端部区段(8)以及连接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的中间区段(10),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由基体(2)一体地、材料相同地形成,并且中间区段(10)构造为空心型材(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具有两个从空心型材(12)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突出的、用于容纳第一轴承容纳部(3)的法兰(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容纳部(3)由与基体(2)不同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具有弯曲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4)设置在基体(2)的凸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在基体的凹侧上设置有连接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的翼缘(1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用于球窝关节的容纳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用于橡胶轴承的容纳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轴承容纳部(7、9)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销(1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由挤出型材(16)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型材(16)包括至少三个横向于挤出方向彼此邻接的区段(17、18、19)。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动车拉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型材(16)包括下述横向于挤出方向彼此邻接的区段:
具有两个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凸缘(4.1、4.2)的第一区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迈尔F·保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