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85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座和控制面板,机座设有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和弹片组装机构,门盖组装机构连接有门盖输送机构,弹片组装机构连接有弹片输送机构,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输送到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弹片组装机构、门盖输送机构、弹片输送机构和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均与控制面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组装效率和精度高,劳动强度低,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Automatic assembling machine for door cover shrap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具体涉及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及电脑技术的进步,电脑的使用得到了大量的普及,运用也日渐多元。电脑在联网时,需要通过光纤连接座与外界的光纤进行连接,光纤连接座多数在连接口处设置有门盖,在于电脑的网线脱离连接后,门盖可以通过弹片自动将连接口盖合,避免粉尘或水汽通过连接口进去到光纤连接座内,对其造成损坏,目前对于光纤连接座的门盖以及弹片进行组装时,多数通过人工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组装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组装的精度低,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自动化程度高,组装效率和精度高,劳动强度低,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座和控制面板,机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和弹片组装机构,门盖组装机构连接有门盖输送机构,弹片组装机构连接有弹片输送机构,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输送到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弹片组装机构、门盖输送机构、弹片输送机构和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均与控制面板连接,第一输送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通过第一移动气缸驱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板的后侧设有驱动第一移动板朝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气缸,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包括连接座震动盘、连接座输送通道和连接座推送块,连接座震动盘通过连接座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连接,连接座推送块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接座推送块朝向第一输送通道方向活动的连接座推送气缸,连接座推送块用于将连接座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推送到第一输送通道上,门盖输送机构包括门盖震动盘、门盖输送通道、门盖连接块和门盖推送块,门盖震动盘与门盖连接块连接,门盖推送块设置在门盖连接块的下端,门盖连接块内设有门盖连接通道,门盖推送块上设有与门盖连接通道对应的门盖放置通孔,门盖推送块连接有用于驱动门盖推送块朝向门盖组装机构方向移动的门盖推送气缸,门盖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门盖抵压块和用于驱动门盖抵压块上下活动的门盖抵压气缸,门盖抵压块和门盖抵压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安装架通过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机座上,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与门盖放置通孔对应的定位通孔,定位通孔的位置与抵压板的位置对应;使用时,门盖抵压气缸驱动门盖抵压块将放置通孔内的门盖向下抵压,穿过定位通孔插入光纤连接座内,弹片输送机构包括弹片震动盘、弹片输送通道和吸盘,吸盘设置在弹片输送通道的末端,弹片组装机构包括弹片推块、弹片限位块和用于驱动弹片推块朝第一输送通道移动的弹片推动气缸,弹片限位块上设有用于防止弹片偏移的弹片限位槽,吸盘用于将弹片输送通道上的弹片移动到弹片限位槽内,弹片推块用于将弹片限位槽上的弹片推送到第一输送通道上,第二输送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通过第三移动气缸驱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板的后侧设有驱动第二移动板朝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气缸,检测机构包括检测针和用于驱动检测针插入光纤连接座内的检测气缸,出料机构包括取料吸嘴、用于驱动取料吸嘴吸附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的取料气缸以及用于收纳光纤连接座的收纳板和用于驱动收纳板前后移动的电机,电机通过丝杆与收纳板连接,丝杆的两侧设有导杆。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机座上通过第一支撑架设有可活动地第二安装板,第一移动板可活动地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导轨,第二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一导轨对应的第一滑座,第一移动气缸通过第一滑座和第一导轨的滑动配合,驱动第二安装板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安装板设有朝向第一输送通道的第二导轨,第一移动板的下端设有与第二导轨对应的第二滑座,第二移动气缸驱动第一移动板朝向第一输送通道方向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移动板上设有若干个与光纤连接座匹配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卡住第一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第一移动气缸驱动第一移动板带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一输送通道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门盖连接块的下端设有门字形连接座,门字形连接座设有与门盖连接块连通的连接孔,门盖推送气缸驱动门盖推送块穿过连接孔,朝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通过第三移动气缸驱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板的后侧设有驱动第二移动板朝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气缸。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机座上通过第二支撑架设有可活动地第三安装板,第二移动板可活动地安装在第三安装板上,第二支撑架上设有第三导轨,第三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三导轨对应的第三滑座,第三移动气缸通过第三滑座和第三导轨的滑动配合,使第三安装板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安装板设有朝向第二输送通道的第四导轨,第二移动板的下端设有与第四导轨对应的第四滑座,第四移动气缸驱动第四移动板朝向第二输送通道方向活动。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检测针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在第二输送通道的上方,第二安装架上设有与检测针大小适配的开口,检测气缸驱动检测针穿过开口插入光纤连接座内。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第三安装架,取料气缸通过第四安装板安装在第三安装架上,第三安装架上设有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设置的第五导轨,第四安装板上设有与第五导轨对应的第五滑座,通过第一位移气缸驱动第四安装板沿第五导轨方向移动,第四安装板上设有上下方向设置的第六导轨,取料气缸设有与第六导轨对应的第六滑座,通过第二位移气缸驱动取料气缸朝向第二输送通道移动。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机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和弹片组装机构,门盖组装机构连接有门盖输送机构,弹片组装机构连接有弹片输送机构,通过设置门盖输送机构和弹片输送机构,实现了门盖与弹片的自动化上料,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通过设置检测机构,可以对完成组装的光纤连接座进行门盖和弹片的检测,提高光纤连接座的良品率,通过设置出料机构可以完成光纤连接座的自动收纳和出料,提高出料效率,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组装效率和精度高,劳动强度低,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工成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主视方向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图1中B部分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图1中C部分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后视方向立体图;附图标识说明:10-机座,11-第一输送通道,111-第一移动板,11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座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和弹片组装机构,门盖组装机构连接有门盖输送机构,弹片组装机构连接有弹片输送机构,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输送到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弹片组装机构、门盖输送机构、弹片输送机构和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均与控制面板连接,第一输送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通过第一移动气缸驱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板的后侧设有驱动第一移动板朝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气缸,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包括连接座震动盘、连接座输送通道和连接座推送块,连接座震动盘通过连接座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连接,连接座推送块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接座推送块朝向第一输送通道方向活动的连接座推送气缸,连接座推送块用于将连接座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推送到第一输送通道上,门盖输送机构包括门盖震动盘、门盖输送通道、门盖连接块和门盖推送块,门盖震动盘与门盖连接块连接,门盖推送块设置在门盖连接块的下端,门盖连接块内设有门盖连接通道,门盖推送块上设有与门盖连接通道对应的门盖放置通孔,门盖推送块连接有用于驱动门盖推送块朝向门盖组装机构方向移动的门盖推送气缸,门盖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门盖抵压块和用于驱动门盖抵压块上下活动的门盖抵压气缸,门盖抵压块和门盖抵压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安装架通过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机座上,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与门盖放置通孔对应的定位通孔,定位通孔的位置与抵压板的位置对应;使用时,门盖抵压气缸驱动门盖抵压块将放置通孔内的门盖向下抵压,穿过定位通孔插入光纤连接座内,弹片输送机构包括弹片震动盘、弹片输送通道和吸盘,吸盘设置在弹片输送通道的末端,弹片组装机构包括弹片推块、弹片限位块和用于驱动弹片推块朝第一输送通道移动的弹片推动气缸,弹片限位块上设有用于防止弹片偏移的弹片限位槽,吸盘用于将弹片输送通道上的弹片移动到弹片限位槽内,弹片推块用于将弹片限位槽上的弹片推送到第一输送通道上,第二输送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通过第三移动气缸驱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板的后侧设有驱动第二移动板朝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气缸,检测机构包括检测针和用于驱动检测针插入光纤连接座内的检测气缸,出料机构包括取料吸嘴、用于驱动取料吸嘴吸附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的取料气缸以及用于收纳光纤连接座的收纳板和用于驱动收纳板前后移动的电机,电机通过丝杆与收纳板连接,丝杆的两侧设有导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包括机座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从左往右依次设有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和弹片组装机构,门盖组装机构连接有门盖输送机构,弹片组装机构连接有弹片输送机构,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依次设有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第一输送通道与第二输送通道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一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输送到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门盖组装机构、弹片组装机构、门盖输送机构、弹片输送机构和光纤连接座夹持气缸均与控制面板连接,第一输送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一移动板,第一移动板通过第一移动气缸驱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板的后侧设有驱动第一移动板朝第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气缸,光纤连接座输送机构包括连接座震动盘、连接座输送通道和连接座推送块,连接座震动盘通过连接座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连接,连接座推送块连接有用于驱动连接座推送块朝向第一输送通道方向活动的连接座推送气缸,连接座推送块用于将连接座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推送到第一输送通道上,门盖输送机构包括门盖震动盘、门盖输送通道、门盖连接块和门盖推送块,门盖震动盘与门盖连接块连接,门盖推送块设置在门盖连接块的下端,门盖连接块内设有门盖连接通道,门盖推送块上设有与门盖连接通道对应的门盖放置通孔,门盖推送块连接有用于驱动门盖推送块朝向门盖组装机构方向移动的门盖推送气缸,门盖组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门盖抵压块和用于驱动门盖抵压块上下活动的门盖抵压气缸,门盖抵压块和门盖抵压气缸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安装架通过第一安装板设置在机座上,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与门盖放置通孔对应的定位通孔,定位通孔的位置与抵压板的位置对应;使用时,门盖抵压气缸驱动门盖抵压块将放置通孔内的门盖向下抵压,穿过定位通孔插入光纤连接座内,弹片输送机构包括弹片震动盘、弹片输送通道和吸盘,吸盘设置在弹片输送通道的末端,弹片组装机构包括弹片推块、弹片限位块和用于驱动弹片推块朝第一输送通道移动的弹片推动气缸,弹片限位块上设有用于防止弹片偏移的弹片限位槽,吸盘用于将弹片输送通道上的弹片移动到弹片限位槽内,弹片推块用于将弹片限位槽上的弹片推送到第一输送通道上,第二输送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移动板,第二移动板通过第三移动气缸驱动光纤连接座沿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板的后侧设有驱动第二移动板朝第二输送通道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气缸,检测机构包括检测针和用于驱动检测针插入光纤连接座内的检测气缸,出料机构包括取料吸嘴、用于驱动取料吸嘴吸附第二输送通道上的光纤连接座的取料气缸以及用于收纳光纤连接座的收纳板和用于驱动收纳板前后移动的电机,电机通过丝杆与收纳板连接,丝杆的两侧设有导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军刘联涛袁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