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人飞行器用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用框架,更加特定的是涉及多旋翼飞行器中使用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
技术介绍
对于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框架,无人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移动等的动作时,从机翼部或脚部等被传递应力,另外,由于支承框架的动力源等的构成部件的重量增加了局部的负荷。例如,对于用于多旋翼飞行器的框架,在多旋翼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移动、盘旋等的动作时,从包含臂在内的机翼部或滑橇(skid)等传递应力,另外由于框架支承的电池等的构成部件的重量而添加局部的负荷。但是,需要进行应对,以使得不由于这些应力或负荷而使框架受到损伤并且不使惯性系统传感器等的其它的构成部件受到恶劣影响。这里,作为这种现有技术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农药散播用无人驾驶飞机。该无人驾驶飞机包括:主体部;在连结地设置在主体部的侧面的机翼部;连结地设置在主体部的下部的支承部;和对机翼部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部,主体部包括第1框架和第2框架。第1框架和第2框架以彼此隔开一定距离的方式配置在水平方向上,机翼部的紧固件被固定在第1框架和第2框架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为在具有动力源的无人飞行器中使用的框架,该无人飞行器用框架的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主体,其在1个面具有开口,并且具有能够收纳所述动力源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凹部;和/n在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开口侧,在整周上具有与所述框架主体一体地形成的凸缘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6 JP 2017-1960201.一种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为在具有动力源的无人飞行器中使用的框架,该无人飞行器用框架的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主体,其在1个面具有开口,并且具有能够收纳所述动力源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凹部;和
在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开口侧,在整周上具有与所述框架主体一体地形成的凸缘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与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开口侧的边缘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设置于同一平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主体具有空冷用的第1孔部和形成于所述第1孔部的整周的肋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孔部包括在所述框架主体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形成的多个第1通气孔,
所述肋部形成于所述各第1通气孔的整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孔部包括与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开口相对的第2通气孔,
所述肋部形成于所述第2通气孔的整周。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为了安装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翼部,在所述框架主体的外周面还包括一体地形成的机翼部安装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以与所述机翼部安装部对应的部分比其以外的部分的宽度宽的方式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人飞行器用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翼部安装部包括:在除了所述框架主体的所述开口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原慧纪,吉原正典,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