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倒瓶挤压测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灌装瓶泄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倒瓶挤压测漏系统。
技术介绍
PEP等塑瓶灌装后因封盖不严等问题,泄露问题时常发生,尤其针对奶制品等易变质的饮品或农药等有毒液体的灌装,若塑瓶不密封,这样的成品上市后或快速沉淀变质、或泄露出来,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也给企业品牌形象带来恶劣影响。因此灌装产品在出厂前,需进行检漏,常规的做法是通过挤压瓶体,观测是否有液体漏出。申请号为CN200420033002.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塑瓶测漏挤压机,包括传动机构、挤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挤压机构包括一个或并排的若干个的挤压辊,由传动机构带动转动,挤压辊相对的另一方设有受力支撑物,挤压辊与支撑物之间的间隙为瓶子的挤压搓动空间,通过将瓶子平躺在挤压搓动空间内受挤压,配合观察瓶体液体飞溅情况,挤压段前后经翻转笼与生产线衔接。然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翻转笼将生产线上的灌装瓶逐一翻转转移到挤压段,由挤压机构逐一挤压瓶体,检测效率低;此外,人工观察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且尤其针对一些轻微泄露的情况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倒瓶挤压测漏系统,包括用于导向传输灌装后的瓶子(10)的倒瓶输送链机构(3)以及设置在瓶子(10)传输路径上的挤压机构(1)和检测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瓶输送链机构(3)沿其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倒瓶段(100)、检测段(200)以及立瓶段(300),所述挤压机构(1)及检测机构(2)设置于所述检测段(200),且所述检测机构(2)正对平躺状态下所述瓶子(10)的瓶口设置,直立的所述瓶子(10)由倒瓶输送链机构(3)导向至平躺状态,受挤压机构(1)挤压并配合检测机构(2)检测瓶口漏液情况后,由倒瓶输送链机构(3)导向至直立状态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倒瓶挤压测漏系统,包括用于导向传输灌装后的瓶子(10)的倒瓶输送链机构(3)以及设置在瓶子(10)传输路径上的挤压机构(1)和检测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瓶输送链机构(3)沿其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倒瓶段(100)、检测段(200)以及立瓶段(300),所述挤压机构(1)及检测机构(2)设置于所述检测段(200),且所述检测机构(2)正对平躺状态下所述瓶子(10)的瓶口设置,直立的所述瓶子(10)由倒瓶输送链机构(3)导向至平躺状态,受挤压机构(1)挤压并配合检测机构(2)检测瓶口漏液情况后,由倒瓶输送链机构(3)导向至直立状态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倒瓶挤压测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1)包括挤压皮带轮(11),所述挤压皮带轮(11)沿所述倒瓶输送链机构(3)的传输方向设置,对平躺状态的所述瓶子(10)的瓶身进行滚动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倒瓶挤压测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瓶输送链机构(3)包括同速运行的传输链条组件(31)及回转支撑链板组件(32),位于所述倒瓶段(100)至立瓶段(300)之间的所述传输链条组件(31)及回转支撑链板组件(32)上对应卡设有若干组的翻转导向组件(33),所述传输链条组件(31)和回转支撑链板组件(32)之间保持相对垂直状态,且由翻转导向组件(33)驱动进行扭转,依次对所述瓶子(10)进行倾斜放倒、平躺传输及倾斜立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倒瓶挤压测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导向组件(33)垂直设置于所述倒瓶段(100)的起始处、倒瓶段(100)与检测段(200)的交接处、检测段(200)与立瓶段(300)的交接处以及立瓶段(300)的终止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谢志强,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德玛克长兴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