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撒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40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撒砂装置,所述撒砂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撒砂安装板和竖直放置的阀体,所述阀体垂直安装于撒砂安装板上部;所述撒砂安装板左端设有撒砂管路口,右端设有清砂管路口,中端下部设有出砂口;所述阀体内部固定有固定座和活塞,所述固定座和活塞内部穿过阀杆,所述阀杆由活塞上部活塞螺母固定;所述阀体上部设有第一锁固螺母、调整螺母和第二锁固螺母;所述控制管路包含气源,过滤器、溢流阀、第一压力测试器、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二压力测试器、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第三压力测试器、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和消音器。

A two-stage sanding device with residual sand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撒砂装置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撒砂装置。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用撒砂装置用于改善轮轨黏着系数的一种有效装置,该装置通过压缩空气将砂吹在轨道和车轮处,提高车轮和轨道的黏着系数,防止车轮在牵引或制动时,由于黏着系数的不足而引起的空转或制动抱死。目前国内撒砂装置都有一路撒砂供风管路,在需要撒砂时进行供风,但撒砂结束后,由于停止供风后,下砂管内的砂子不能应及时排除,下次撒砂时,若风压不够大,撒砂就容易造成堆积,从而堵塞。目前高铁上使用的差压式撒砂装置,有两路供风管路,一路为撒砂风,另一路为干燥风,但由于干燥风和撒砂风再撒砂单元内部汇集,为了防止干燥风造成撒砂目前都通过缩堵控制,防止过多的风压进入撒砂造成撒砂。为了解决撒砂后出现下砂管残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机械锁闭式的撒砂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了下砂管残砂的问题。而无需增加额外的设备,在正常启动撒砂装置时,压缩空气一路进入撒砂阀活塞开启撒砂阀,开启活塞后,压缩空气将砂子吹走;另一路在开始撒砂阀后进入下砂管,促进下砂速度,在撒砂结束后,该路空气持续供风一定时间,下砂管路不留残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撒砂后,管道内的残余砂子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撒砂装置和给两级撒砂装置提供气压的空气控制管路;所述撒砂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撒砂安装板和竖直放置的阀体,所述阀体垂直安装于撒砂安装板上部;所述撒砂安装板左端设有撒砂管路口,右端设有清砂管路口,中端下部设有出砂口;所述阀体内部固定有固定座和活塞,所述固定座和活塞内部穿过阀杆,所述阀杆由活塞上部活塞螺母固定;所述阀体上部设有第一锁固螺母、调整螺母和第二锁固螺母;所述控制控制管路包含气源,所述气源输出端与过滤器输入端连接,过滤器输出端与溢流阀输入端相连接;溢流阀输出端通过第一压力测试器分别与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通过第二压力测试器与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和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所述第二减压阀通过第三压力测试器与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输出端与清砂管路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和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输出端与撒砂管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和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输出端均设置有消音器。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两侧设有第一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活塞两侧设有第二密封圈。优选的:所述阀杆上端还设有弹簧。优选的:所述调整螺母内部滑动安装滑动座。优选的:所述调整螺母由第一锁固螺母螺纹固定在阀体。优选的:所述调整螺母上部还设有螺纹连接的调整螺杆。优选的:所述调整螺杆由第二锁固螺母固定在调整螺母上。优选的:所述阀体顶端固定安装防护罩。优选的: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控制撒砂装置的气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开始进行撒砂任务后,手动打开气源,溢流阀、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并气体经过过滤器过滤,进入溢流阀,溢流阀判断气体是否超过5.0bar,超过5.0bar则打开,输出压力,若气体压力低于5.bar,溢流阀关闭,输出为0;步骤二:经过上述步骤,第一压力测试器检测输出压力,气体进入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进行压力调节;第一减压阀降低压力至3.7bar输出;第二减压阀判断空气压力是否超过6.3bar,空气压力超过6.3bar,则降低压力至6.3bar,若未超过,则稳定输出;步骤三:经过上述步骤,进行开启撒砂,高压大量撒砂时,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通电打开,第二减压阀输出空气压力通过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空气压力进入撒砂空气管路,进入活塞,阀体开始高压撒砂;低压少量撒砂时,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通电打开,第一减压阀输出空气压力通过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空气压力进入撒砂空气管路,进入活塞,阀体开始低压撒砂;步骤四:撒砂结束时,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和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均断电,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通电,第一减压阀输出空气压力通过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空气压力进入清砂空气管路,直接到出砂口,阀体开始清砂;步骤五:清砂完毕,气源断气,溢流阀、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关断,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断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可以在垂直上方安装砂箱,利用垂直布置的撒砂阀,采用多个下砂孔,利用砂子的重力和流动性能,保证持续稳定的砂子进入撒砂单元。(2)本技术组成了一个锥形机械锁闭阀结构,可以有效隔离的砂与大气的互通,从而有效保持了砂箱内空气的湿度。(3)本技术具有撒砂管路清理功能,防止较长距离或者撒砂管路坡度不足,导致砂子残留在管道内。(4)本技术通过调整螺母和其他部件构成了两级撒砂功能,对应的撒砂量可以调节,可以解决不同砂子质量对下砂量的影响,保证精确的下砂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路控制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撒砂安装板,2为阀体,3为固定座,4为活塞,5为第一弹簧,6为调整螺母,7为第一锁固螺母,8为防护罩,9为调整螺杆,10为第二锁固螺母,11为第二弹簧,12为活塞螺母,13为第一密封圈,14为第二密封圈,15为阀杆,16为滑动座,17为撒砂管路口,18为清砂管路口,19为出砂口,20为消音器,AS为气源,U1为溢流阀,U2为第一减压阀,U3为第二减压阀,U4为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U5为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U6为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U7为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根据附图1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控制撒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水平放置的撒砂安装板1和竖直放置的阀体2组成。撒砂安装板1上具有三个口,撒砂管路口17,清砂管路口18和出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撒砂装置和给两级撒砂装置提供气压的空气控制管路;/n所述撒砂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撒砂安装板(1)和竖直放置的阀体(2),所述阀体(2)垂直安装于撒砂安装板(1)上部;所述撒砂安装板(1)左端设有撒砂管路口(17),右端设有清砂管路口(18),中端下部设有出砂口(19);所述阀体(2)内部固定有固定座(3)和活塞(4),所述固定座(3)和活塞(4)内部穿过阀杆(15),所述阀杆(15)由活塞(4)上部活塞螺母(12)固定;所述阀体(2)上部设有第一锁固螺母(7)、调整螺母(6)和第二锁固螺母(10);/n所述控制管路包含气源(AS),所述气源(AS)输出端与过滤器(U7)输入端连接,过滤器(U7)输出端与溢流阀(U1)输入端相连接;溢流阀(U1)输出端通过第一压力测试器(TP01)分别与第一减压阀(U2)和第二减压阀(U3)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U2)通过第二压力测试器(TP02)与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U4)和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U5);所述第二减压阀(U3)通过第三压力测试器(TP03)与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U6)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U4)输出端与清砂管路口(18)相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U5)和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U6)输出端与撒砂管路口(17)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U4)、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U5)和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U6)输出端均设置有消音器(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残砂清理的两级撒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撒砂装置和给两级撒砂装置提供气压的空气控制管路;
所述撒砂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撒砂安装板(1)和竖直放置的阀体(2),所述阀体(2)垂直安装于撒砂安装板(1)上部;所述撒砂安装板(1)左端设有撒砂管路口(17),右端设有清砂管路口(18),中端下部设有出砂口(19);所述阀体(2)内部固定有固定座(3)和活塞(4),所述固定座(3)和活塞(4)内部穿过阀杆(15),所述阀杆(15)由活塞(4)上部活塞螺母(12)固定;所述阀体(2)上部设有第一锁固螺母(7)、调整螺母(6)和第二锁固螺母(10);
所述控制管路包含气源(AS),所述气源(AS)输出端与过滤器(U7)输入端连接,过滤器(U7)输出端与溢流阀(U1)输入端相连接;溢流阀(U1)输出端通过第一压力测试器(TP01)分别与第一减压阀(U2)和第二减压阀(U3)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U2)通过第二压力测试器(TP02)与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U4)和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U5);所述第二减压阀(U3)通过第三压力测试器(TP03)与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U6)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U4)输出端与清砂管路口(18)相连接;所述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U5)和第三二位五通电磁阀(U6)输出端与撒砂管路口(17)相连接;所述第一二位五通电磁阀(U4)、第二二位五通电磁阀(U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松刘光禄俞其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铁西屋法维莱青岛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