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技术

技术编号:241640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换热扁管,第一集流管和/或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用于导流冷媒流入各个换热扁管的导流板,导流板呈弧面状且冷媒的流向朝向导流板的凹面,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内冷媒直接流通的同一段内的各个导流板的半径沿着冷媒的流向依次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在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内设置导流板,而且在将导流板的半径设计为沿着冷媒的流向依次增大。使得冷媒在流入同一批换热扁管内时被分配地更加均匀。弧面状的导流板使得冷媒的流向被改变为渐变,而不是突变,压降变小。使得冷媒的流动质量有了极大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
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就是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μm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扁平管内有数条细微流道,在扁平管的两端与圆形集管相联。集管内设置隔板,将换热器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微通道换热器用于空气能热水器时,有着冷媒在微通道内流体分配不均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换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加工方法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体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换热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用于导流冷媒流入各个所述换热扁管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弧面状且冷媒的流向朝向所述导流板的凹面,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内冷媒直接流通的同一段内的各个所述导流板的半径沿着冷媒的流向依次增大。进一步地,冷媒直接流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用于导流冷媒流入各个所述换热扁管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弧面状且冷媒的流向朝向所述导流板的凹面,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内冷媒直接流通的同一段内的各个所述导流板的半径沿着冷媒的流向依次增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连通有多个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设置有用于导流冷媒流入各个所述换热扁管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弧面状且冷媒的流向朝向所述导流板的凹面,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内冷媒直接流通的同一段内的各个所述导流板的半径沿着冷媒的流向依次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冷媒直接流通的同一段内的各个所述导流板的半径按照等差数列依次增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增大的公差为2d/n,其中,d为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径,n为冷媒直接流通的同一段内的所述换热扁管或所述导流板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分为冷媒直接流通的多段,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上相邻两段分隔冷媒的流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内相正对的两段通过所述换热扁管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相邻的两段所连通的换热扁管内的冷媒流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扁管内设置有用于扰动冷媒流动的粗糙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糙元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换热扁管内壁的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绵源袁明征白国建史帆刘志孝闫克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