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12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包括手环、电池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手环右侧外壁焊接有第二垫片,且第二垫片左侧螺纹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垫片和手环与第一手部相焊接,所述第一手部右侧焊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内嵌在手环内壁内,所述第一手部中部表面螺纹安装有电池舱,所述第一手部底端内嵌有弹簧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手部转动,使腕部进行上下摆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手部进行转动,使腕部进行左右摆动,提高腕部转动的灵活性,同时通过第三限位块在第二手部内部开设的凹槽内移动,对把手进行前后调节,把手方便不同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
本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的腕部连接
,具体为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
技术介绍
外骨骼,是一种由钢铁框架构成,并且可让人穿上的机器装置,这个装备可以提供额外能量来供四肢运动,腕部的外骨骼以一般是通过转轴进行连接,通过转轴连接的外骨骼腕部,在使用时手臂上的挡板可能会抵压到手腕上,导致使用者感到不适,同时现在的腕部连接方式设计比较复杂,轻便型、灵活性不够,影响装置的使用舒适度,因此亟需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机箱散热效果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包括手环、电池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手环右侧外壁焊接有第二垫片,且第二垫片左侧螺纹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垫片和手环与第一手部相焊接,所述第一手部右侧焊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内嵌在手环内壁内,所述第一手部中部表面螺纹安装有电池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包括手环(1)、电池舱(3)、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1)右侧外壁焊接有第二垫片(17),且第二垫片(17)左侧螺纹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垫片(17)和手环(1)与第一手部(2)相焊接,所述第一手部(2)右侧焊接有第二限位块(15),且第二限位块(15)内嵌在手环(1)内壁内,所述第一手部(2)中部表面螺纹安装有电池舱(3),所述第一手部(2)底端内嵌有弹簧槽(10),且弹簧槽(10)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表面套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上肢外骨骼柔顺性腕部连接,包括手环(1)、电池舱(3)、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1)右侧外壁焊接有第二垫片(17),且第二垫片(17)左侧螺纹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贯穿第二垫片(17)和手环(1)与第一手部(2)相焊接,所述第一手部(2)右侧焊接有第二限位块(15),且第二限位块(15)内嵌在手环(1)内壁内,所述第一手部(2)中部表面螺纹安装有电池舱(3),所述第一手部(2)底端内嵌有弹簧槽(10),且弹簧槽(10)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表面套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杆(16)上,是弹簧(13)的另一端焊接在弹簧槽(10)上,所述连接杆(16)的左侧焊接在挡板(11)上,所述挡板(11)底端焊接有第一垫片(9),且第一垫片(9)底端螺纹安装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方分别贯穿第一垫片(9)和挡板(11)与第二手部(4)相焊接,所述第二手部(4)右侧焊接有第一限位块(12),且第一限位块(12)内嵌在挡板(11)内壁内,所述第二手部(4)内嵌有第三限位块(6),且第三限位块(6)内部焊接有把手(5),所述第二手部(4)和第三限位块(6)中部皆设置有插销(7),所述插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新柳川张嘉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