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窗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930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窗膜,包括硬质保护膜和胶黏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高耐候层和反射层,高耐候层上设置有细密凹凸层,利用光的漫反射原理,可以使其表面有一定的雾度,不容易发生反光现,同时利用反射层一侧面的拉丝面层,可以将光波进行反射,将光波进行弱化,有效的降低因反射而造成的光学污染,且高耐候层可以有效的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污性及其他性能,能够有效的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隔热层可以配合反射层对室内进行降温,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用性,且纤维层可以在玻璃破碎时,有效的避免碎玻璃渣飞溅,能够有效的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性。

A kind of building window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窗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窗膜。
技术介绍
建筑窗膜是一种多层的功能化的聚酯复合薄膜材料,在多层超薄高透明聚酯薄膜上经染色、磁控溅射、层压复合等工艺加工而成,装有背胶,贴在建筑玻璃表面上用于改善玻璃的性能,使其具有保温、隔热、节能、防紫外线、美化外观、遮避私密、防爆、安全及防护等功能。现有的建筑窗膜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建筑窗膜的耐候性较低,容易出现老化,且难以阻隔紫外线对膜材的破坏,同时现有的建筑窗膜的隔热性较低,从而导致实用性较低,且现有的建筑窗膜对光线的反射率较低,容易造成光学污染,且现有的建筑窗膜不具有保护性,当玻璃碎裂时,玻璃渣容易飞溅,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窗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耐候性较低和容易造成光学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窗膜,包括硬质保护膜和胶黏剂层,所述硬质保护膜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胶黏剂层,所述胶黏剂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PE膜,所述PE膜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紫外线膜,所述防紫外线膜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高耐候层,所述高耐候层包括原基层、功能调节膜层、纤维层、隔热复合胶层和细密凹凸层,所述原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调节膜层,所述功能调节膜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复合胶层,所述隔热复合胶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细密凹凸层,所述高耐候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软质保护膜。优选的,所述纤维层包括粘结边层和纤维编织层,所述纤维编织层的四边上均设置有粘结边层。优选的,所述PE膜的厚度为0.02mm。优选的,所述反射层的外侧表面为拉丝状面层,且反射层的厚度为0.03mm。优选的,所述高耐候层、防紫外线膜、PE膜、隔热层和反射层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粘合剂层。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0.02mm,所述防紫外线膜的厚度为0.03mm-0.05mm。优选的,所述纤维编织层内填充有透明胶体,且纤维编织层的厚度为0.02mm,四条所述粘结边层的宽度均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窗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高耐候层和反射层,高耐候层上设置有细密凹凸层,利用光的漫反射原理,可以使其表面有一定的雾度,不容易发生反光现,同时利用反射层一侧面的拉丝面层,也可以将光波进行反射,将光波进行弱化,可以有效的降低因反射而造成的光学污染,且高耐候层可以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抗污性及其他性能,能够有效的延长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设置的隔热层可以配合反射层对室内进行降温,使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且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纤维层可以在玻璃破碎时,有效的避免碎玻璃渣飞溅,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窗膜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高耐候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纤维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质保护膜;2、高耐候层;3、防紫外线膜;4、PE膜;5、隔热层;6、反射层;7、胶黏剂层;8、硬质保护膜;21、原基层;22、功能调节膜层;23、纤维层;24、隔热复合胶层;25、细密凹凸层;231、粘结边层;232、纤维编织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窗膜,包括硬质保护膜8和胶黏剂层7,其特征在于:硬质保护膜8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胶黏剂层7,胶黏剂层7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反射层6,反射层6的外侧表面为拉丝状面层,且反射层6的厚度为0.03mm,利用反射层6的外侧表面为拉丝状面层课余有效的提高反射率,将光波进行弱化,可以有效的降低因反射而造成的光学污染,反射层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隔热层5,隔热层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PE膜4,PE膜4的厚度为0.02mm,利用PE膜4的防水防潮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性能,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PE膜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紫外线膜3,隔热层5的厚度为0.02mm,防紫外线膜3的厚度为0.03mm-0.05mm,利用隔热层5和防紫外线膜3可以有效的弱化光线,对室内进行降温,使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性。一种建筑窗膜,包括防紫外线膜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高耐候层2,高耐候层2包括原基层21、功能调节膜层22、纤维层23、隔热复合胶层24和细密凹凸层25,原基层21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调节膜层22,功能调节膜层22的上表面设置有纤维层23,纤维层23包括粘结边层231和纤维编织层232,纤维编织层232的四边上均设置有粘结边层231,纤维编织层232内填充有透明胶体,且纤维编织层232的厚度为0.02mm,四条粘结边层231的宽度均相同,利用纤维编织层232的高弹性可以使窗膜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可以避免破碎的玻璃飞溅,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与实用性,纤维层23可以在玻璃破碎时,有效的避免碎玻璃渣飞溅,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纤维层23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复合胶层24,隔热复合胶层24的上表面设置有细密凹凸层25,高耐候层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软质保护膜1,高耐候层2、防紫外线膜3、PE膜4、隔热层5和反射层6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粘合剂层,粘合剂层使高耐候层2、防紫外线膜3、PE膜4、隔热层5和反射层6便于安装,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便捷性。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安装好过后,使用者先检查本专利技术的外部外观是否完整,确认本专利技术处于可以正常工作的状态,然后使用者将本专利技术移至所需使用的位置处,当需要进行贴膜时,先将硬质保护膜8撕掉,然后再将本专利技术通过胶黏剂层7贴合在需要黏贴的玻璃窗上,然后再将本专利技术上的软质保护膜1撕开即可,本专利技术设置有高耐候层2和反射层6,高耐候层2上设置有细密凹凸层25,利用光的漫反射原理,可以使其表面有一定的雾度,不容易发生反光现,同时利用反射层6一侧面的拉丝面层,也可以将光波进行反射,将光波进行弱化,可以有效的降低因反射而造成的光学污染,且高耐候层2可以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抗污性及其他性能,能够有效的延长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设置的隔热层5可以配合反射层6对室内进行降温,使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性,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且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纤维层23可以在玻璃破碎时,有效的避免碎玻璃渣飞溅,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窗膜,包括硬质保护膜(8)和胶黏剂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保护膜(8)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胶黏剂层(7),所述胶黏剂层(7)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反射层(6),所述反射层(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PE膜(4),所述PE膜(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紫外线膜(3),所述防紫外线膜(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高耐候层(2),所述高耐候层(2)包括原基层(21)、功能调节膜层(22)、纤维层(23)、隔热复合胶层(24)和细密凹凸层(25),所述原基层(21)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调节膜层(22),所述功能调节膜层(22)的上表面设置有纤维层(23),所述纤维层(23)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复合胶层(24),所述隔热复合胶层(24)的上表面设置有细密凹凸层(25),所述高耐候层(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软质保护膜(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窗膜,包括硬质保护膜(8)和胶黏剂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保护膜(8)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胶黏剂层(7),所述胶黏剂层(7)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反射层(6),所述反射层(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PE膜(4),所述PE膜(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防紫外线膜(3),所述防紫外线膜(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高耐候层(2),所述高耐候层(2)包括原基层(21)、功能调节膜层(22)、纤维层(23)、隔热复合胶层(24)和细密凹凸层(25),所述原基层(21)的上表面设置有功能调节膜层(22),所述功能调节膜层(22)的上表面设置有纤维层(23),所述纤维层(23)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复合胶层(24),所述隔热复合胶层(24)的上表面设置有细密凹凸层(25),所述高耐候层(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软质保护膜(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窗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23)包括粘结边层(231)和纤维编织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军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梦之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