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包括复合粘胶,所述复合粘胶的内侧设有塑料柱框,所述复合粘胶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塑料柱框,所述复合粘胶包括PET聚酯薄膜、导电层、第一胶粘层、CPP薄膜、第二胶粘层、离型纸,所述PET聚酯薄膜的底部连接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底部连接CPP薄膜,所述CPP薄膜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底部连接所述离型纸。该种设备整体便于进行对电子排线进行连接,同时可以从内部导电,外部进行绝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A kind of composite tape for electronic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
本技术涉及复合胶带
,具体为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
技术介绍
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黏合在一起。粘着剂的成份,依不同厂牌、不同种类,有各种不同的聚合物。目前在电子连接排线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胶带进行缠绕连接,然而传统的胶带功能性比较单一,粘接效果差,使用不够方便,以上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进,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解决了目前在电子连接排线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胶带进行缠绕连接,然而传统的胶带功能性比较单一,粘接效果差,使用不够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包括复合粘胶,所述复合粘胶的内侧设有塑料柱框,所述复合粘胶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塑料柱框,所述复合粘胶包括PET聚酯薄膜、导电层、第一胶粘层、CPP薄膜、第二胶粘层、离型纸,所述PET聚酯薄膜的底部连接所述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胶粘层,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底部连接CPP薄膜,所述CPP薄膜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胶粘层,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底部连接所述离型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导电层设为铝材质压制成的箔片,所述导电层的厚度设为0.3-0.7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PET聚酯薄膜的材质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PET聚酯薄膜的厚度设为0.012mm-0.3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CPP薄膜的材质设为聚丙烯。(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种设备通过设计了PET聚酯薄膜、导电层、第一胶粘层、CPP薄膜、第二胶粘层、离型纸复合而成的胶带,从整体加强了导电性能,并且可以绝缘隔离,整体功能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粘胶结构示意图。图中,复合粘胶-1、塑料柱框-2、PET聚酯薄膜-3、导电层-4、第一胶粘层-5、CPP薄膜-6、第二胶粘层-7、离型纸-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包括复合粘胶1,所述复合粘胶1的内侧设有塑料柱框2,所述复合粘胶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塑料柱框2,所述复合粘胶1包括PET聚酯薄膜3、导电层4、第一胶粘层5、CPP薄膜6、第二胶粘层7、离型纸8,所述PET聚酯薄膜3的底部连接所述导电层4,所述导电层4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胶粘层5,所述第一胶粘层5的底部连接CPP薄膜6,所述CPP薄膜6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胶粘层7,所述第二胶粘层7的底部连接所述离型纸8。所述导电层4设为铝材质压制成的箔片,所述导电层4的厚度设为0.3-0.75mm。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铝材质制作的导电层4进行加强导电性能。所述PET聚酯薄膜3的材质设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PET聚酯薄膜3的厚度设为0.012mm-0.35mm。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作而成的PET聚酯薄膜3加强绝缘性。所述CPP薄膜6的材质设为聚丙烯。通过利用聚丙烯材质制作CPP薄膜6。工作原理:该种设备在使用时,首先可以将复合粘胶1进行缠绕在塑料柱框2上,在使用时,可以抽出复合粘胶,然后撕开离型纸8,再将其覆盖在电子排线外侧然后进行缠绕,通过使用内部的导电层4加强导电,并可以利用外部的PET聚酯薄膜,进行绝缘,整体操作方便,功能性加强。本技术的复合粘胶-1、塑料柱框-2、PET聚酯薄膜-3、导电层-4、第一胶粘层-5、CPP薄膜-6、第二胶粘层-7、离型纸-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在电子连接排线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胶带进行缠绕连接,然而传统的胶带功能性比较单一,粘接效果差,使用不够方便。该种设备整体便于进行对电子排线进行连接,同时可以从内部导电,外部进行绝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包括复合粘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粘胶(1)的内侧设有塑料柱框(2),所述复合粘胶(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塑料柱框(2),所述复合粘胶(1)包括PET聚酯薄膜(3)、导电层(4)、第一胶粘层(5)、CPP薄膜(6)、第二胶粘层(7)、离型纸(8),所述PET聚酯薄膜(3)的底部连接所述导电层(4),所述导电层(4)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胶粘层(5),所述第一胶粘层(5)的底部连接CPP薄膜(6),所述CPP薄膜(6)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胶粘层(7),所述第二胶粘层(7)的底部连接所述离型纸(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连接排线用复合材料胶带,包括复合粘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粘胶(1)的内侧设有塑料柱框(2),所述复合粘胶(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所述塑料柱框(2),所述复合粘胶(1)包括PET聚酯薄膜(3)、导电层(4)、第一胶粘层(5)、CPP薄膜(6)、第二胶粘层(7)、离型纸(8),所述PET聚酯薄膜(3)的底部连接所述导电层(4),所述导电层(4)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胶粘层(5),所述第一胶粘层(5)的底部连接CPP薄膜(6),所述CPP薄膜(6)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胶粘层(7),所述第二胶粘层(7)的底部连接所述离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领,彭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振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