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930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和PU泡棉层;且所述泡棉胶带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PU泡棉层、改性丙烯酸胶层和离型膜保护层。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使用PU粘合剂和树脂,由涂布工艺加工生产PU泡棉;再以PU泡棉为基材,在其两面加涂强粘型改性丙烯酸压敏胶粘剂,制成的具有防水、防震功能的泡棉胶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气孔发泡,为闭孔状态,每个孔的大小一致,孔间距离很平均;具有防水,防震功能,可以调节软硬度,发泡倍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十分便利,无需做预先发泡,无需额外加工,只要将粘合剂和相关树脂,混合搅拌后,涂布即可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泡棉胶带是以EVA或者是PE泡棉为基材在其一面或两面涂以溶剂型(或热熔型)压敏胶再覆以离型纸制造而成,具有密封、减震的作用,其具有出色的密封性、抗压缩变形性、阻燃性、浸润性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产品、机械零部件、各类小家电、手机配件、工业仪表、电脑及周边设备、汽车配件、影音器材、玩具、化妆品等。但是目前的泡棉胶带需要预先发泡,加工复杂,成本高,而且预发泡的气孔不均匀防震防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泡棉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泡棉胶带,包括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和PU泡棉层;且所述泡棉胶带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PU泡棉层、改性丙烯酸胶层和离型膜保护层。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保护层为透明单面离型膜保护层。进一步的,所述PET底衬膜层为黑色PET底衬膜层。进一步的,所述PU泡棉层是由下述重量份组成,45-55份丙烯酸压敏胶粘剂,40-50份PU粘合剂,1-3份发泡玻璃珠精粉,0.1-1份固化剂和0.1-1份抗氧剂。进一步的,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b1)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A胶55μ,机尾用140μ*1000mmPU泡棉泡棉面复合,做成单面。b2)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A胶55μ,机尾用做好的单面拉出离型膜用胶面复合,做成单面。b3)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B胶60μ,机尾用做好的单面PET面复合,做成三文治。b4)机头用75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B胶60μ,机尾用做好的三文治放卷;拉出三文治的23μ透明单面离型膜用胶面复合,最后做成总厚为360~370μ的三文治收卷。进一步地所述PU泡棉层制作步骤如下:a1)把称好的物料发泡玻璃珠精粉,加入到搅拌中的PU粘合剂内并充分搅拌均匀,时间为20-4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料;a2)用250-350目的滤网过滤第一混合物料;a3)把过滤第一混合物料称好后加入到称好的搅拌中的物料PU粘合剂中并同时加入抗氧剂,以300-400r/min的转速搅拌20-4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料;a4)把称好的物料固化剂加入到搅拌中的第二混合物料中,并以300-400r/min的转速搅拌20-40min得到第三混合物料;a5)用250-350目的滤网过滤第三混合物料;a6)机头用36μ*1000mm黑色PET膜放卷,膜双面电晕预处理,后膜的外面直涂80μ胶,机尾用23μ*1030mm单面离型膜离型面复合做成三文治收卷;a7)做好的本产品放于40℃-60的恒温烘箱中进行熟化24h。进一步地,处理电压为25-40KV。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配方使用PU粘合剂和树脂,由涂布工艺加工生产PU泡棉;再以PU泡棉为基材,在其两面加涂强粘型改性丙烯酸压敏胶粘剂,制成的具有防水、防震功能的泡棉胶带;(2)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孔发泡,为闭孔状态,每个孔的大小一致,孔间距离很平均;具有防水,防震功能,可以调节软硬度,发泡倍率。(3)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十分便利,无需做预先发泡,无需额外加工,只要将粘合剂和相关树脂,混合搅拌后,涂布即可完成。(4)本专利技术的成本比同类功能的亚克力泡棉,PO泡棉,poron泡棉要便宜,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泡棉胶带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离型膜保护层;2、改性丙烯酸胶层;3、PET底衬膜层;4、PU泡棉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泡棉胶带,包括离型膜保护层1、改性丙烯酸胶层2、PET底衬膜层3PET和PU泡棉层4PU;且所述泡棉胶带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离型膜保护层1、改性丙烯酸胶层2、PET底衬膜层3PET、PU泡棉层4PU、改性丙烯酸胶层2和离型膜保护层1。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保护层1为透明单面离型膜保护层1。进一步的,所述PET底衬膜层3PET为黑色PET底衬膜层3PET。进一步的,所述PU泡棉层4PU是由下述重量份组成,45份丙烯酸压敏胶粘剂,50份PU粘合剂,3份发泡玻璃珠精粉,1份固化剂和1份抗氧剂。进一步的,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b1)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A胶55μ,机尾用140μ*1000mmPU泡棉泡棉面复合,做成单面。b2)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A胶55μ,机尾用做好的单面拉出离型膜用胶面复合,做成单面。b3)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B胶60μ,机尾用做好的单面PET面复合,做成三文治。b4)机头用75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B胶60μ,机尾用做好的三文治放卷;拉出三文治的23μ透明单面离型膜用胶面复合,最后做成总厚为360~370μ的三文治收卷。进一步地所述PU泡棉层4PU制作步骤如下:a1)把称好的物料发泡玻璃珠精粉,加入到搅拌中的PU粘合剂内并充分搅拌均匀,时间为20-4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料;a2)用250-350目的滤网过滤第一混合物料;a3)把过滤第一混合物料称好后加入到称好的搅拌中的物料PU粘合剂中并同时加入抗氧剂,以300-400r/min的转速搅拌20-4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料;a4)把称好的物料固化剂加入到搅拌中的第二混合物料中,并以300-400r/min的转速搅拌20-40min得到第三混合物料;a5)用250-350目的滤网过滤第三混合物料;a6)机头用36μ*1000mm黑色PET膜放卷,膜双面电晕预处理,后膜的外面直涂80μ胶,机尾用23μ*1030mm单面离型膜离型面复合做成三文治收卷;a7)做好的本产品放于40℃-60的恒温烘箱中进行熟化24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和PU泡棉层;/n且所述泡棉胶带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PU泡棉层、改性丙烯酸胶层和离型膜保护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和PU泡棉层;
且所述泡棉胶带的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离型膜保护层、改性丙烯酸胶层、PET底衬膜层、PU泡棉层、改性丙烯酸胶层和离型膜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保护层为透明单面离型膜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底衬膜层为黑色PET底衬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PU泡棉层是由下述重量份组成,45-55份丙烯酸压敏胶粘剂,40-50份PU粘合剂,1-3份发泡玻璃珠精粉,0.1-1份固化剂和0.1-1份抗氧剂。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b1)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A胶55μ,机尾用140μ*1000mmPU泡棉泡棉面复合,做成单面。
b2)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A胶55μ,机尾用做好的单面拉出离型膜用胶面复合,做成单面。
b3)机头用23μ*1030mm透明单面离型膜放卷,离型面直涂B胶60μ,机尾用做好的单面PET面复合,做成三文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红崔耀硕杨永强吴冬杨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新亚洲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