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P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930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极P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PET层、亚克力胶层、自修复层、硅胶层、离型膜层和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形成的PPU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合理,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涂覆PPU胶液,由于在涂覆过程中无横向拉伸和无纵向拉伸,在固化之后能形成极化角度为0的PPU层,确保通透率在90%以上,减少对解锁灵敏度造成不良影响,利于屏下指纹流畅解锁,提升用户体验;自修复层能在温度的变化中,实现自我修复,能够修复或减少在使用时留下刮伤痕迹,确保整体的美观性;另外整体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并且硅胶层具有高粘性,能较紧密贴合在需被保护的屏幕上,特别适用3D曲面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极P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保护膜
,特别涉及一种无极P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全面屏概念的流行,传统指纹解锁无论采用正面刮擦或按压方式解锁,还是采用背面解锁,都会影响手机等智能设备的外观。指纹识别需要指纹采集窗,势必会影响屏占比,因此屏下指纹应运而生。与传统的按键指纹解锁、后壳指纹解锁相比,屏下指纹解锁解决了全面屏的美观问题。新的解锁模式对于屏幕保护膜是个挑战。屏幕玻璃下方完成指纹解锁识别,主要利用红外或光学技术透过不同材质而达到指纹识别的过程。光是一种横波,其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光子极化是影响透率的重要因素,光子极化(偏振)是指光波电矢量振动的空间分布对于光的传播方向失去对称性的现象。现有的手机膜的光子极化效果较大,影响到光的传播方向,使用在屏下指纹解锁屏幕上会使解锁识别变迟钝,影响到屏下指纹解锁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甚至无法解锁,影响到用户体验,特别不适用于3D曲面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目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无极PPU保护膜。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涂覆PPU: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在离型基层上涂覆PPU胶液,对PPU胶无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接着复合第一剥离膜,送至固化线进行固化后在离型基层上形成PPU层;(2)涂覆硅胶:剥离第一剥离膜,将高粘硅胶涂覆在PPU层形成硅胶层,然后复合离型膜层;(3)涂覆自修复液:剥离离型基层,在PPU层上涂覆自修复液,待固化后形成自修复层,接着在自修复层上复合第二剥离膜;(4)涂亚克力胶:将亚克力胶涂覆在PET层上形成涂亚克力胶层,然后涂亚克力胶层上复合第三剥离膜;(5)复合:剥离自修复液上的第二剥离膜和剥离涂亚克力胶层上的第三剥离膜,并使亚克力胶层和自修复层相复合,制得无极PPU保护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1)预备高透有机硅离型膜作为离型基层,该离型基层的离型力为45-80g;(1.2)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上涂覆厚度为70-100微米的PPU胶液;(1.3)在PPU胶液上复合第一剥离膜;(1.4)送至固化线进行固化,固化线的线速为7-20m/min,光照波长为385-425nm,固化时间为1-4分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第一剥离膜的离型力为5-20g,该第一剥离膜的厚度为50-75微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剥离第一剥离膜(2.2)在PPU层上涂一层高粘硅胶,该高粘硅胶的粘力为500-590g,待该高粘硅胶固化后,在PPU层上形成一层厚度为25-45微米的硅胶层;(2.3)在硅胶层上复合有厚度为40-70微米的离型膜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剥离离型基层;(3.2)在PPU层上涂覆自修复液,待固化后形成厚度为20-30微米的自修复层;(3.3)接着在自修复层上复合离型力为3-8g的第二剥离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4.1)预备厚度为50-75微米的PET层;(4.2)在PET层上涂覆亚克力胶,然后在温度60-100℃下烘烤1-3分钟形成厚度为10-15微米的涂亚克力胶层;(4.3)在涂亚克力胶层上复合离型力为3-8g的第三剥离膜;(4.4)进行自然熟化24-72小时或放入熟化室于45-60℃下熟化12-36小时。一种采用上述的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制得的无极PPU保护膜,其包括PET层、亚克力胶层、自修复层、硅胶层、离型膜层和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形成的PPU层,所述自修复层位于所述PPU层的上表面,所述硅胶层位于所述PPU层的下表面,所述离型膜层复合在硅胶层的下表面,所述PET层通过亚克力胶层复合在所述自修复层的上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PU层的厚度为70-100微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修复层的厚度为20-30微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ET层的厚度为50-75微米,所述涂亚克力胶层的厚度为10-15微米,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40-70微米,所述硅胶层的厚度为25-45微米。所述离型膜层优选为氟素离型膜,易于剥离,给使用带来方便,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合理,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涂覆PPU胶液,由于在涂覆过程中无横向拉伸和无纵向拉伸,在固化之后能形成极化角度为0的PPU层,确保通透率在90%以上,减少对解锁灵敏度造成不良影响,利于屏下指纹流畅解锁,提升用户体验;自修复层能在温度的变化中,实现自我修复,能够修复或减少在使用时留下刮伤痕迹,确保整体的美观性;另外整体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并且硅胶层具有高粘性,能较紧密贴合在需被保护的屏幕上,特别适用3D曲面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涂覆PPU:预备高透有机硅离型膜作为离型基层,该离型基层的离型力为45-80g;通过狭缝式挤压涂布机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者通过双滚涂布机采用双滚涂布方式在离型基层上涂覆厚度为70-100微米的PPU胶液,由于PPU胶液呈液状,在涂覆过程中不会受到横向拉伸作用力和纵向拉伸作用力;PPU胶属于塑料一类,也叫热塑性聚氨酯。在PPU胶上复合第一剥离膜,避免PPU胶的流失;所述第一剥离膜的离型力优选为5-20g,该第一剥离膜的厚度优选为50-75微米。然后送至固化线进行固化,固化线的线速为7-20m/min,光照波长为385-425nm,固化时间为1-4分钟。固化后在离型基层上形成PPU层4;该PPU层4的极化角度为0,通透率高于90%;(2)涂覆硅胶:剥离第一剥离膜,在PPU层4上涂一层高粘硅胶,该高粘硅胶为干胶,粘力为500-590g,待该高粘硅胶固化后,在PPU层4上形成一层厚度为25-45微米的硅胶层5;在硅胶层5上复合有厚度为40-70微米的离型膜层6。(3)涂覆自修复液:剥离离型基层在在PPU层4上涂覆自修复液,待固化后形成厚度为20-30微米的自修复层3,接着在自修复层3上复合离型力为3-8g的第二剥离膜;(4)涂亚克力胶:预备厚度为50-75微米的PET层1,在PET层1上涂覆亚克力胶,然后在温度60-100℃下烘烤1-3分钟形成厚度为10-15微米的涂亚克力胶层2;在涂亚克力胶层2上复合离型力为3-8g的第三剥离膜;然后进行自然熟化24-72小时或放入熟化室于45-60℃下熟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1)涂覆PPU: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在离型基层上涂覆PPU胶液,在涂覆过程中对PPU胶液无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接着复合第一剥离膜,送至固化线进行固化后在离型基层上形成PPU层;/n(2)涂覆硅胶:剥离第一剥离膜,将高粘硅胶涂覆在PPU层形成硅胶层,然后复合离型膜层;/n(3)涂覆自修复液:剥离离型基层,在PPU层上涂覆自修复液,待固化后形成自修复层,接着在自修复层上复合第二剥离膜;/n(4)涂亚克力胶:将亚克力胶涂覆在PET层上形成涂亚克力胶层,然后涂亚克力胶层上复合第三剥离膜;/n(5)复合:剥离自修复液上的第二剥离膜和剥离涂亚克力胶层上的第三剥离膜,并使亚克力胶层和自修复层相复合,制得无极PPU保护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涂覆PPU: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在离型基层上涂覆PPU胶液,在涂覆过程中对PPU胶液无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接着复合第一剥离膜,送至固化线进行固化后在离型基层上形成PPU层;
(2)涂覆硅胶:剥离第一剥离膜,将高粘硅胶涂覆在PPU层形成硅胶层,然后复合离型膜层;
(3)涂覆自修复液:剥离离型基层,在PPU层上涂覆自修复液,待固化后形成自修复层,接着在自修复层上复合第二剥离膜;
(4)涂亚克力胶:将亚克力胶涂覆在PET层上形成涂亚克力胶层,然后涂亚克力胶层上复合第三剥离膜;
(5)复合:剥离自修复液上的第二剥离膜和剥离涂亚克力胶层上的第三剥离膜,并使亚克力胶层和自修复层相复合,制得无极PPU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预备高透有机硅离型膜作为离型基层,该离型基层的离型力为45-80g;
(1.2)采用狭缝式挤压方式或双滚涂布方式在离型基层上涂覆厚度为70-100微米的PPU胶液;
(1.3)在PPU胶液上复合第一剥离膜;
(1.4)送至固化线进行固化,固化线的线速为7-20m/min,光照波长为385-425nm,固化时间为1-4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第一剥离膜的离型力为5-20g,该第一剥离膜的厚度为50-7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极PPU保护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1)剥离第一剥离膜;
(2.2)在PPU层上涂一层高粘硅胶,该高粘硅胶的粘力为500-590g,待该高粘硅胶固化后,在PPU层上形成一层厚度为25-45微米的硅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上玫廖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博仕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