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93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包括负离子反应层、HC防炫层、玻璃基材、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纳米耐UV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HC防炫层覆盖于玻璃基材的顶面,HC防炫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反应层,玻璃基材背离HC防炫层的一侧向外依次设有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纳米耐UV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HC抗红外阻隔层,能够最大限度的阻挡热能侵入,维持相对空间内的温度平衡,达到真正的节能、降耗、减排的效果,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的负离子反应层,使得负离子反应层遇光时能够分解、释放出高浓度负氧离子,让空间内的空气随时随刻保持清新。

A new nano energy saving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贴膜
,具体涉及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迈进普通百姓的家庭,汽车上的配件的多的数不胜数,其中玻璃贴膜是一种将玻璃膜贴附在玻璃上,达到改善玻璃光学性能、热工性能及其他物理性能的技术,主要使用在车载玻璃、建筑玻璃等领域,汽车贴膜能够使驾驶员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进而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目前,人们的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对环境进行改善,目前生活中,天气过于炎热或者过于寒冷时,人们在室内都会打开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由于目前的玻璃膜保温效果不理想,外界的冷空气或热空气容易透过玻璃传递到室内,因此要将空调调制到大功率模式,并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改变室内温度,这种情况下会耗费大量的电能,而且空调在大功率模式下,也会排除很多的污染物,不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而且目前的玻璃窗户需要打开才能实现透气,空调在长时间开启的情况下,室内的空气质量必然会下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具备节能环保、清新空气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玻璃贴膜保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包括负离子反应层、HC防炫层、玻璃基材、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纳米耐UV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所述HC防炫层覆盖于玻璃基材的顶面,所述HC防炫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反应层,所述玻璃基材背离HC防炫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所述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纳米耐UV层,所述纳米耐UV层的底部胶合固定有离型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其中压敏胶层为丙烯酸酯制成的薄膜状结构,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0.01mm至0.015mm,所述压敏胶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粘合于纳米耐UV层的底部和离型层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其中纳米耐UV层为高透明PC抗UV塑料制成的薄膜状结构,所述纳米耐UV层的厚度为0.006mm至0.009mm,所述纳米耐UV层的顶部涂覆有纳米抗老化涂层,所述抗老化涂层的厚度为0.001mm至0.004m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其中离型层为PET硅油制成的薄膜状结构,,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005mm至0.008m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其中HC防炫层为聚酯基片制成的薄膜状结构,所述HC防炫层的厚度为0.008mm至0.01m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其中纳米耐UV层的透光度为15%或35%或75%,所述纳米耐UV层的厚度为0.005mm至0.007mm。所述玻璃基材的厚度为0.05mm至0.055mm,所述负离子反应层的厚度为0.003mm至0.007mm,所述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的厚度为0.01mm至0.0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HC抗红外阻隔层,热能阻隔效果最高可达95%,远高于市面其他同类产品,最大限度的阻挡热能侵入,维持相对空间内的温度平衡,运用在空调环境下,使空调功率不必开很大也能享受凉爽通透,达到真正的节能、降耗、减排的效果,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负离子反应层,使得负离子反应层遇光时能够分解、释放出高浓度负氧离子,让空间内的空气随时随刻保持清新,同时高浓度负氧离子还能够辅助分解空间内部残留甲醛,有效降解室内的异味。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压敏胶层,使得节能膜本体具有高强度的粘附能力,当意外发生时可防止爆裂产生的碎片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纳米耐UV层,使得节能膜能够全效阻挡紫外线的侵袭,避免紫外线对皮肤造成伤害,能够有效的防止人们皮肤变黑、长斑、过敏以及皮肤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发生。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纳米抗老化涂层,极大限度地延长了该节能膜的使用年限,经年累月的阳光照晒也不会降低玻璃膜本身的功能效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负离子反应层;2、HC防炫层;3、玻璃基材;4、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5、纳米抗老化涂层;6、纳米耐UV层;7、压敏胶层;8、离型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包括负离子反应层1、HC防炫层2、玻璃基材3、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4、纳米耐UV层6、压敏胶层7和离型层8,HC防炫层2覆盖于玻璃基材3的顶面,HC防炫层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反应层1,玻璃基材3背离HC防炫层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4,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纳米耐UV层6,纳米耐UV层6的底部胶合固定有离型层8。压敏胶层7为丙烯酸酯制成的薄膜状结构,压敏胶层7的厚度为0.01mm,压敏胶层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粘合于纳米耐UV层6的底部和离型层8的顶部。纳米耐UV层6为高透明PC抗UV塑料制成的薄膜状结构,纳米耐UV层6的顶部涂覆有纳米抗老化涂层5,纳米耐UV层6的厚度为0.006mm,纳米抗老化涂层5的厚度为0.001mm。离型层8为PET硅油制成的薄膜状结构,离型层8的厚度为0.005mm。HC防炫层2为聚酯基片制成的薄膜状结构,HC防炫层2的厚度为0.008mm。玻璃基材3的厚度为0.05mm,负离子反应层1的厚度为0.003mm,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4的厚度为0.01mm。纳米耐UV层6的透光度为15%,纳米耐UV层6的厚度为0.005mm。当纳米耐UV层6的透光度为15%时,红外线阻隔率为97%、紫外线阻隔率为99.99%,负离子释放量大于5000万/cm3。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压敏胶层7的厚度为0.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包括负离子反应层、HC防炫层、玻璃基材、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纳米耐UV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HC防炫层覆盖于玻璃基材的顶面,所述HC防炫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反应层,所述玻璃基材背离HC防炫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所述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纳米耐UV层,所述纳米耐UV层的底部胶合固定有离型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包括负离子反应层、HC防炫层、玻璃基材、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纳米耐UV层、压敏胶层和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HC防炫层覆盖于玻璃基材的顶面,所述HC防炫层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反应层,所述玻璃基材背离HC防炫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所述HC纳米抗红外阻隔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纳米耐UV层,所述纳米耐UV层的底部胶合固定有离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酯制成的薄膜状结构,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0.01mm至0.015mm,所述压敏胶层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粘合于纳米耐UV层的底部和离型层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纳米节能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耐UV层为高透明PC抗UV塑料制成的薄膜状结构,所述纳米耐UV层的厚度为0.006mm至0.009mm,所述纳米耐UV层的顶部涂覆有纳米抗老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辉王珂嘉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凡生易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