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耳圆窗膜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777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治疗内耳疾病的内耳圆窗膜给药器。它是一叉头状双腔导管,由头部(1)、体部(2)、尾部(3)三部分组成。导管的体部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分别与头部(1)分叉的两个支管(1-1)相通,两个支管的出口处各有一个与注射器针筒相衔接的接头(1-2);导管的尾部(3)膨出,内腔为储药室,该室与体部(2)的两个腔相通,尾部末端开口处为圆窗膜吸盘(3-1);在体部两腔的间隔内埋设一金属电极(4),该电极外端(4-1)由导管头部(1)的分叉处伸出,内端(4-2)插入储药室,其末端呈圆球形;在体部外壁上设一皮肤固定环(5)。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可靠,使用方便,效果确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经圆窗膜给药治疗内耳疾病的内耳圆窗膜给药器
技术介绍
临床上内耳疾病(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耳鸣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全身系统给药时,由于内耳血-迷路屏障的存在,许多药物的吸收与分布受到明显限制,真正进入到内耳的药物微乎其微,治疗效果既不确切也不理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包括圆窗膜在内的内耳解剖和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使得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某一局部的药物有效浓度成为可能。经圆窗膜渗透给药将成为针对内耳局部的主要给药方式,由于该方法保留完整的内耳结构、安全性较高,因而有可能对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突发感音神经性聋、噪声性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耳鸣和自发性耳鸣的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内耳局部给药的最大优势是能以较高的药物浓度发挥治疗作用而较少累及全身。圆窗膜边缘较厚,中央渐变薄,膜向鼓阶方向稍凸出。平均厚度70μm,不随年龄变化而改变。目前经圆窗膜给药的主要技术方法有①鼓室注射法优点是操作简便。患者采用特殊体位使得经鼓膜穿刺注入的药液在圆窗龛周围存留一段时间,有利于药液的渗透。缺点是药物容易经咽鼓管流失,患者所吸收的药物量不容易估计,还容易引起中耳炎和鼓膜穿孔,影响听力恢复,且若圆窗龛气泡占位,很可能使药物无法接触圆窗膜。②鼓膜切开法经鼓膜作一切口,在显微镜或耳内窥镜下,将明胶海绵或纤维蛋白胶置于圆窗龛处,可通过滴药使其中的药物缓慢渗透进入内耳。该方法药物定点准确。只需患者定时自己滴药即可。缺点同样是药物容易经咽鼓管流失,容易引起中耳炎和鼓膜穿孔。③植入式微灌注泵植入式微灌注泵植入时做外耳道鼓膜皮瓣,将微管引入鼓室,尖端置于圆窗龛内,微管和微泵相连,药物由微泵通过微管泵入圆窗龛区,微灌注泵内的药物过一定时间会失效,而且再次给药时无法将圆窗龛区残留的药液排除,降低了接触圆窗膜药物的有效浓度。④经耳蜗骨壁开孔直接于外淋巴鼓阶给药,虽然理论上不失为良好的方法。但技术相对复杂,存在内耳损害、感染等不足,目前仅在动物实验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反复给药且能保持患部药物新鲜有效的内耳圆窗膜给药器。本专利技术为一叉头状双腔导管,由头部、体部、尾部三部分组成。导管的体部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分别与头部分叉的两个支管相通,一为进药支管,另一为出药支管,两个支管的出口处各有一个与注射器针筒相衔接的接头。导管的尾部膨出,内腔为储药室,该室与体部的两个腔相通。尾部末端开口处为圆窗膜吸盘,该吸盘大小正好可以覆盖于圆窗龛周边。使用时将尾部的圆窗膜吸盘用生物胶粘贴于圆窗龛的周边,储药室的开口处被圆窗龛和圆窗膜封闭,将盛有药液的注射器与进药支管的接头衔接,并将药液注入到储药室,药物在储药室内可以通过圆窗膜持续渗透到内耳。间隔一定时间后,用衔接于出药支管口的注射器将陈旧药液吸出,再由进药支管注入新鲜的药液。根据医嘱频次如此反复给药,使储药室内药物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以利于治疗。为随时监测治疗前后听功能的变化,可在体部两管的间隔内埋设一金属电极,该电极外端由导管头部分叉处伸出,以便与电位仪连接,内端插入储药室,其末端呈圆球形以防与圆窗膜接触时伤及圆窗膜。使用时用电位仪连接电极即可监测听觉功能。为便于使用时固定本给药器,在导管的体部外壁上设一皮肤固定环。该环可以在术中用缝线缝合于耳后皮肤上,当然也可以用胶带或其他方式加以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耳圆窗膜给药器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为一叉头状双腔导管,由头部1、体部2、尾部3三部分组成。导管的体部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分别与头部1分叉的两个支管1-1相通,一为进药支管,另一为出药支管,两个支管的出口处各有一个与注射器针筒相衔接的接头1-2。导管的尾部3膨出,内腔为储药室,该室与体部2的两个腔相通。尾部末端开口处为圆窗膜吸盘3-1,该吸盘大小正好可以覆盖于圆窗龛周边。使用时将尾部3的圆窗膜吸盘3-1用生物胶粘贴于圆窗龛的周边,储药室的开口处被圆窗龛和圆窗膜封闭,之间形成一个只与体部2的注药管和出药管相通的密闭腔隙,将盛有药液的注射器与头部1的进药支管的接头衔接,并将药液注入到尾部3的储药室,药物在储药室内可以通过圆窗膜持续渗透到内耳。间隔一定时间后,用衔接于出药支管口的注射器将陈旧药液吸出,再由进药支管注入新鲜的药液。根据医嘱频次如此反复给药,使储药室内药物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以利于治疗。为随时监测治疗前后听功能的变化,可在导管体部两管的间隔内埋设一金属电极4,该电极外端4-1由导管头部1的分叉处伸出,以便与电位仪连接,内端4-2插入储药室,其末端呈球形以防与圆窗膜接触时伤及圆窗膜。使用时将电位仪连接电极4的外端4-1即可监测听觉功能。为便于使用时固定本给药器,在导管体部外壁上设一皮肤固定环5。该环可以在术中用缝线缝合于耳后皮肤上,当然也可以用胶带或其他方式加以固定根据不同的需要,本专利技术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型号。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为一叉头状双腔导管,由头部1、体部2、尾部3三部分组成。导管的体部2长度为40mm,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内径均为1mm;头部1的两个支管1-1的长度为15mm,内径均为1mm,出口与医用1ml注射器相匹配;尾部3膨出,长度为6mm,最宽处内径为4mm,尾部3的末端开口处为圆窗膜吸盘3-1,边宽为2mm,边缘柔软且覆盖有一层生物胶贴片。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在体部两腔的间隔内埋设一金属电极4,该电极总长为57mm,由头部分叉处插入直达储药室,内端4-1的长度为2mm,其末端呈圆球形直径0.5mm,外端4-2长度为15mm,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体部外壁上设有皮肤固定环5,皮肤固定环内径为8mm、外径为12mm,其余同实施例2。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的体部外壁上设有皮肤固定环5,皮肤固定环内径为8mm、外径为12mm,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为一叉头状双腔导管,由头部1、体部2、尾部3三部分组成。导管的体部2长度为50mm,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内径均为1.5mm;头部1的两个支管1-1的长度为20mm,内径均为1.5mm,出口与医用1ml注射器相匹配;尾部3膨出,长度为7mm,最宽处内径为5mm,尾部3的末端开口处为圆窗膜吸盘3-1,边宽为3mm,边缘柔软且覆盖有一层生物胶贴片。权利要求1.一种内耳圆窗膜给药器,其特征在于由头部(1)、体部(2)、尾部(3)三部分组成,导管的体部(2)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分别与头部(1)的两个支管(1-1)相通,一为进药支管,另一为出药支管,支管的出口处各有一个与注射器针筒相衔接的接头(1-2);尾部(3)膨出,内腔为储药室,该室与体部(2)的两个内腔相通,尾部末端开口处周边为圆窗膜吸盘(3-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在体部两腔的间隔内埋设一金属电极(4),该电极外端(4-1)由导管头部(1)的分叉处伸出,以便与电位仪连接,内端(4-2)插入储药室,其末端呈球形以防与圆窗膜接触时伤及圆窗膜。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在体部外壁上设一皮肤固定环(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是一种治疗内耳疾病的内耳圆窗膜给药器。它是一叉头状双腔导管,由头部(1)、体部(2)、尾部(3)三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耳圆窗膜给药器,其特征在于由头部(1)、体部(2)、尾部(3)三部分组成,导管的体部(2)纵向分隔成两个腔,分别与头部(1)的两个支管(1-1)相通,一为进药支管,另一为出药支管,支管的出口处各有一个与注射器针筒相衔接的接头(1-2);尾部(3)膨出,内腔为储药室,该室与体部(2)的两个内腔相通,尾部末端开口处周边为圆窗膜吸盘(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