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性膦配体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形成碳-碳键的重要方法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更授予三位钯催化偶联反应的先驱科学家理查德德德.赫g(Heckreaction)、根岸荣一(Negishireaction)和铃木章(Suzukireaction),以表彰他们在钯催化偶联反应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在不对称合成中,手性配体与金属配位的催化体系是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合成目标产物的关键,其中手性配体更是调控手性效果不可或缺的主要成员。设计和合成高选择性、高催化活性的手性配体是当今科研工作者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然而,现有方法对于不对称催化碳-碳键的偶联反应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能应用的高效催化剂和手性配体仍很少见。近年尽管有不少手性膦配体出现,但它们都面对着不同程度的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膦配体化合物具有如下述(I)所示通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膦配体化合物具有如下述(I)所示通式:
式中,所述R1为氢基、C1-C1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1-C4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苯基、吡啶基中的一种;
所述R2、R3为含手性特性的烷基;
所述R4、R6为氢基、烷基、烷氧基、苯基、氟基、氯基中的一种;
所述R5、R5’可相同或不同,各独立选自卤素、C1-C1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3-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4或R6中,所述烷基包括C1-10的烷基,且所述R1或R2或R3或R4或R6中,所述C1-C10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和C5-C10的烷基;所述烷氧基包括甲氧基、乙氧基;
和/或所述R5、R5’中,所述烷基包括异丙基、环己基、乙基、叔丁基、甲基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4为氢基、烷基、氯基、甲氧基、三氟甲基、萘基中的一种;
和/或所述R6为氢基、烷基、甲氧基、氟、三氟甲基、萘基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
其中,R1选自氢基、C1-C1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1-C4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苯基、吡啶基中的任一种;R5及R5’可相同或不同,选自异丙基、环己基、乙基、叔丁基、甲基乙基中的任一种。
5.一种手性单齿苯并咪唑-吲哚膦配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将1-氟-2-硝基苯、含手性取代基的胺衍生物溶于乙腈中,再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在加热回流的情况下搅拌10-36h,得到N-(手性取代基)-2-硝基苯胺中间体;
步骤S02.将所述N-(手性取代基)-2-硝基苯胺中间体、催化剂及还原剂溶于四氢呋喃中,在10~50℃条件下搅拌0.5-2h,再加入稀释剂在20-50℃条件下搅拌0.5-3h,得到N-(手性取代基)苯-1,2-二胺中间体;
步骤S03.将所述N-(手性取代基)苯-1,2-二胺中间体溶于四氢呋喃中,在0~5℃条件下加入已溶于四氢呋喃中的吲哚-2-羰基氯混合液内,再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在20-50℃条件下搅拌0.5-5h,当反应完成后,加入萃取剂萃取、分离,以干燥剂干燥后浓缩有机相;将有机相浓缩后,加入酸催化剂,在加热回流的情况下搅拌20-36h,得到(1H-吲哚-2-基)-1-(手性取代基)-1H-苯并[d]咪唑中间体;
步骤S04.将所述(1H-吲哚-2-基)-N-(手性取代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福儿,李东升,蔡佩盈,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