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过滤膜除静电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704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孔过滤膜除静电牵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设有侧板,侧板的顶端之间设有底架,底架的顶部设有输送框,输送框的侧部位置设有输送口,输送框通过安装轴安装在底架的顶部上;底座的顶面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设有旋转攻丝,旋转攻丝的外端设有旋转轮,固定座之间设有移动座,移动座套装在旋转攻丝的外周面上;底座的侧部位置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滑座,滑座的顶面设有滑板,滑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座,滑板的外侧部位置设有延展座,延展座上设有第二定位座,第二定位座与第一定位座之间设有旋管,旋管的外端设有除静电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除静电棒可以使输送过程中的微孔过滤膜进行牵引操控,使微孔过滤膜快速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孔过滤膜除静电牵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牵引装置,特别涉及微孔过滤膜除静电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微孔过滤膜包括,混合纤维微孔滤膜、聚丙烯滤膜、聚醚砜滤膜、聚偏氟乙烯滤膜、聚四氟乙烯滤、尼龙滤膜。主要用于样品分析特别是色谱分析中流动相及样品的过滤,对保护色谱柱及输液泵管路系统和进样阀等不被污染具有良好的作用。微孔滤膜的孔径十分均匀,故为均孔膜,其与反渗透及超滤有明显的不同。其最大孔径与平均孔径的比值一般为3~4,孔径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因而常被作为起保证作用的手段,过滤精度高,分离效率高。孔隙率高,流速快。微孔膜的微孔数绚达每平方。除静电棒是固定的,接触式除静电的工具,利用了接触导电的原理。除静电棒系列可产生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团,可以将经过它离子辐射区内的物体上所带有的电荷中和掉。当物体表面所带为负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所带为正电荷时,它会吸引辐射区内的负电荷,从而使物体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模切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模切刀、钢刀、五金模具、钢线,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若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孔过滤膜除静电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板(12),底座(1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板(13),第二侧板(13)与第一侧板(12)的顶端之间设有底架(14),底架(14)的顶部设有输送框(15),输送框(15)的侧部位置设有输送口(16),输送框(15)通过安装轴(17)安装在底架(14)的顶部上;底座(1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固定座(25)与第二固定座(26),第一固定座(25)与第二固定座(26)之间设有旋转攻丝(27),旋转攻丝(27)的外端设有旋转轮(28),第一固定座(25)与第二固定座(26)之间设有移动座(29),移动座(29)套装在旋...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孔过滤膜除静电牵引装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板(12),底座(1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板(13),第二侧板(13)与第一侧板(12)的顶端之间设有底架(14),底架(14)的顶部设有输送框(15),输送框(15)的侧部位置设有输送口(16),输送框(15)通过安装轴(17)安装在底架(14)的顶部上;底座(11)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固定座(25)与第二固定座(26),第一固定座(25)与第二固定座(26)之间设有旋转攻丝(27),旋转攻丝(27)的外端设有旋转轮(28),第一固定座(25)与第二固定座(26)之间设有移动座(29),移动座(29)套装在旋转攻丝(27)的外周面上;底座(11)的侧部位置设有导轨(35),导轨(35)上设有滑座(36),滑座(36)的顶面设有滑板(37),滑板(37)上设有第一定位座(38),滑板(37)的外侧部位置设有延展座(39),延展座(39)上设有第二定位座(40),第二定位座(40)与第一定位座(38)呈竖直布置,第二定位座(40)与第一定位座(38)之间设有旋管(41),旋管(41)的外端设有除静电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以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